用戶:Legolas1024/漢魏洛陽城
漢魏洛陽故城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河南省洛陽市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東漢 北魏 |
編號 | 1-153 |
認定時間 | 1961年 |
漢魏洛陽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市區以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濱洛水,曾是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都城。最初興建於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後經歷代增修、破壞和重建。隋煬帝時,於洛陽城以西修築新城,因此原址又被稱為漢魏洛陽城。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
歷史
初建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為避王子朝之亂,繼任的周天子姬匄自王城出奔東居於翟泉,並稱為「成周」[2]。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大夫萇弘建議擴建成周城,敬王派遣富平、石張持天子書至晉國,請求幫助完成擴建。晉國魏獻子集合諸侯國,在翟泉盟誓並擴建了成周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周王室遷回王城。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因呂不韋有擁立莊襄王的功勞,拜其為相國,封文信侯,並食邑洛陽十萬戶,以成周城為食邑之所。呂不韋遂擴建成周城,經過本次擴建,洛陽城東西達6里,南北為9里。秦初設置三川郡,郡治在成周城。
漢代擴建與修復
漢朝初年,漢高帝劉邦一度欲定都洛陽,經婁敬和張良的勸諫最終定都長安,並改三川郡為河南郡。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王莽下詔升洛陽為東都。更始元年(公元23年),更始帝擬遷都洛陽,特命劉秀為司隸校尉整治洛陽宮府。兩年後的六月,劉秀在鄗(今河北省柏鄉縣)稱帝,改元建武。十月,漢光武帝車駕入洛陽,並定都於此,依據五行,改洛陽為「雒陽」。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漢光武帝在雒陽建立高廟、社稷和郊壇。建武五年,又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設立太學,河南尹王梁修築穿渠引谷水灌溉雒陽城外。建武十四年(38年)正月,興建南宮前殿。中元元年(56年),雒陽城南興建起包括明堂、靈台、辟雍等禮制建築。永平三年(60年),漢明帝命人繪鄧禹等二十八功臣像,並懸掛於南宮雲台,同時開始修築北宮。至永平八年(65年),北宮落成,南北兩宮中通過三組平行的復道相連,其中中間一組為御道。永平十一年(68年),隨着佛教傳入中土,漢明帝令在雒陽城西雍門外三里的御道北側修建寺廟,並因所傳經書由白馬所駝,得名白馬寺。
永建六年(131年)九月,考慮學舍荒蕪日久,時任將作大匠的翟酺奏請修繕太學,順帝詔準,並於次年八月竣工,工程共用徒十一萬兩千人[3]。陽嘉元年(132年),興建西苑[4]。永和五年(140年),雒陽城人口首次突破100萬人[5]。
自延熹元年(158年)起,漢桓帝、漢靈帝兩朝在雒陽先後設置諸多宮苑,如鴻德苑、顯陽苑、萬金堂和翻車渴鳥等觀賞設施,這系列的舉措加重了漢末政治的動蕩。不過,在熹平四年(175年),漢靈帝考慮儒家經典傳抄過程中往往出現錯漏字,為統一文本,漢靈帝詔令諸儒生正五經文字,並命蔡邕以隸書書寫後刻石,立於太學講堂前。共刻有46塊(一說48塊),耗時達8年,史稱「熹平石經」。
董卓焚洛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崩於南宮嘉德殿,崩前欲立劉協為皇太子。隨後蹇碩受令欲扶立劉協,並欲誅殺劉辯之舅大將軍何進。何進在採納袁紹建議後,入宮誅殺宦官。確立了劉辯的帝位,但袁紹卻又建議詔令四方將領入京勤王。隨後,何進又因處理宦官一事不當,反遭誅滅。袁術為逼迫宦官出宮城,遂放火焚毀南宮青瑣門。宦官張讓、段珪挾持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沿復道逃往北宮。又由於袁術繼續追趕,遂出城至小平津。此事後,董卓乘亂入京,並於北邙山下迎回漢少帝和陳留王。隨後,董卓廢漢少帝,立陳留王為帝。同時放縱西涼兵在雒陽城內燒殺搶掠,最終激發各州牧、刺史的反抗,雙方於初平元年(190年)三月,在虎牢關發生會戰。最終,董卓敗退,為避關東諸侯鋒芒,決定遷都長安,並遷徙雒陽百萬人。為阻止民眾返回雒陽,董卓下令將雒陽各處宮殿、官府、民宅和宗廟等所有建築焚毀,並發掘雒陽周圍諸帝陵寢和公卿墓塚,雒陽自此荒廢。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設計誅殺董卓,但隨即遭董卓部將李傕報復。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下詔修繕雒陽宮殿,並自長安返回,並居南宮楊安殿。後因雒陽已成廢墟,曹操遂遣曹洪迎獻帝至許昌,並改稱許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漢獻帝禪位魏王曹丕。曹丕下詔營建雒陽宮,同時因魏朝為土德,故將「雒陽」改回「洛陽」。
曹魏復建
魏黃初元年(220年)十二月,曹丕以北宮為基礎營建洛陽宮,並於當月車駕幸洛陽。黃初二年(221年),在宮城北側修築陵雲台,作為宮內武器貯藏之所。黃初五年(224年)三月,魏文帝自許昌還洛陽宮,夏四月,在原址上重建太學。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在洛陽營建宗廟。兩年後,宗廟落成,原在鄴城宗廟的神主移至洛陽宗廟供奉。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下詔將魏文帝所著《典論》刻石,並設立於宗廟門外和太學之內。
青龍三年(235年),魏明帝大規模修建洛陽宮,並築太極殿、昭陽殿、閶闔門,由當時著名書法家韋誕題寫殿名。又整修銅駝大街,興建總章觀,擴築城門,並於城西北建築金墉城,擴建華林苑,並更名芳林園,修建陂池、建築景山。工程完工後,洛陽基本恢復了京城的規模和風貌。次年,魏明帝置崇文觀。景初元年(237年),下詔以城南委粟山營建圜丘。鑄造兩座銅人,稱為翁仲,置於司馬門外。正始二年(241年),魏帝曹芳在太學門外刊刻石經二十八塊,並以古書、小篆、隸書三種字體刻成,史稱「正始石經」。
晉代的擴建與被毀
晉代繼承魏代的洛陽,大體依循舊制,主要對宮城和禮制建築進行了調整。晉代在宮中各主要殿宇前設置有「宮闥」,並在大夏門內設有宣武觀,門外設宣武場作為演兵處。咸寧四年(278年),在金墉城東設立芳疏園,種植菜蔬。太康八年(287年),因原太廟地陷梁折,在宣陽門內重建太廟,直至太康十年完工,新廟為一廟七室。晉武帝時期,採納王肅的建議,將南北郊與圜丘、方丘和二為一。西晉的帝陵則分佈於邙山東北和南側。
由於晉武帝的駕崩,繼任的晉惠帝資質極平,在經過一番運作,最終朝政為皇后賈南風控制。元康九年(299年),賈皇后廢太子司馬遹為庶人,幽閉金墉城,關內侯索靖因而感歎宮門銅駝「會見汝在荊棘中」。永康元年(300年),皇后賈氏殺廢太子司馬遹,從而引發八王之亂,賈氏為進京的趙王司馬倫所殺。此後洛陽多次易主,直至永嘉五年(311年)。匈奴人劉曜、漢人王彌、羯人石勒寇洛陽,俘虜晉懷帝。劉曜以天下未定,洛陽四面受敵,遂命部將呼延晏焚燒東陽門、諸官府宮廟,發掘誅帝陵後,又焚掠洛陽城。洛陽及中原士民紛紛南渡,史稱「永嘉南渡」。
此後,洛陽成為石勒與劉曜等人逐鹿的戰場。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石虎征發周邊各州26萬人,重修洛陽宮室。
北魏的復興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下詔令蔣少游赴洛陽測繪魏晉洛陽城的基址。次年,孝文帝以平城偏居一隅,以伐齊為名幸洛,並定都於洛陽。詔令司空穆亮、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等人經劃洛陽。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遷太廟神主至洛陽。次年,洛陽金墉宮成,諸宮官府均遷至洛陽。同時,在洛陽設立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在少室山山陰興建少林寺。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應廣陽王元嘉上奏,征發數萬人在洛陽興建323里坊,並增築了洛陽外郭城。至此,洛陽北至邙山,南濱洛水,東至七里橋,西至張方溝,總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景明三年,宮城太極殿落成,命中書舍人沈含馨以隸書書寫殿名,後以江式的大篆替換。永平二年(509年),宣武帝在式乾殿為諸僧、朝臣宣講《維摩詰經》,洛陽佛寺逐漸興盛。延昌三年(514年)十二月,在洛陽興建明堂。熙平元年(516年),孝明帝元詡即位,其母胡太后攝政。胡太后崇佛,於洛陽興建永寧寺 (洛陽)及永寧寺塔。
神龜二年(519年),胡太后在洛陽大建佛寺,次年為宦官劉騰、侍中元乂所幽。正光二年(521年),於洛水南岸興建四夷館,安置四方歸附之人。後為了與各國通商,又於洛水南岸設置四通市。正光四年,自景明初年開鑿的龍門三座石窟完成,即後世所稱景明三窟。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元詡崩,爾朱榮入洛弒胡太后和嗣皇帝元釗。此後洛陽又再度陷入混亂。
廢敗
北魏孝武帝永修三年(534年)二月,永寧寺塔受到火災,經歷三個月不滅。時人稱「永寧見災,魏不寧矣」。秋七月,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高歡入洛,扶植清河王世子元善見即位,並遷都於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此後東西魏在洛陽附近展開拉鋸。538年,東魏侯景攻陷洛陽,火燒洛陽城,城內建築剩餘二、三成。隨後,高歡又自晉陽至洛,攻陷金墉城後將之焚毀。東魏武定四年(546年),高澄遷洛陽太學石經52塊至鄴城。次年,楊衒之過洛陽,因感昔日京師淪為荊棘之地,寫下《洛陽伽藍記》五卷。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周宣帝下詔發山東諸州兵起洛陽宮,二月又將石經遷回洛陽。次年五月,洛陽宮城的建設被暫停。
隋煬帝即位後,在洛陽城西新建東都洛陽城,即隋唐洛陽城。隋末起義,瓦崗寨首領李密佔據原金墉城與隋軍對抗。唐高祖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後,置洛州,並和洛陽縣治共設於金墉城內。唐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詔令洛州、洛陽縣移入隋唐洛陽城內。至此,漢魏洛陽城徹底廢棄。
參考文獻
參見
前任者: 長安(今西安市) |
中國首都 25年-190年 220年-313年 |
繼任者: 長安(西晉) 建康城(東晉) |
外部連結
Category:中國歷代國都遺址
Category:河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洛陽城池遺址
Category:洛陽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東漢建築
Category:曹魏建築
Category:北魏建築
Category:絲綢之路世界遺產點
Category:國家考古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