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5年8月19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於1973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6月1日從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太平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颶風艾娃是本季最重要的天氣系統,其強度刷新了太平洋颶風的紀錄。另外有多個強度較弱的熱帶氣旋曾接近或登陸墨西哥太平洋海岸,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颶風艾拉,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部分地區導致供電和通訊線纜中斷;其它登陸過的風暴引起降水和洪災。本季沒有人員因氣旋喪生。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起步較快,但後期活躍程度很低。全季共形成12個獲得命名的熱帶天氣系統,低於長期平均值。有7場風暴達到颶風強度,其中3場成為大型颶風。本季的所有熱帶氣旋都是在東北太平洋形成,其中大部分都在墨西哥近海。絕大多數系統遵循北半球熱帶氣旋的慣例,總體保持向西或西北方向前進,其中有兩個一直行進到夏威夷群島以南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