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罪聚
没有或很少条目链入本条目。 (2017年11月25日) |
五罪聚(梵语:pañca-apattikkhandhā),又称五众罪、五篇罪、五犯聚、五种罪聚,佛教名词,一种对于佛教戒律的分类法,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将戒律分为五大类,依此给与不同的处罚。
字源
梵语:āpatti,音译阿跋提,是违犯的意思。与法(dharma)不相应,与毗尼不相应,这些违犯,就是过失,因此又译为罪[1]。
khandhā,音译犍度,是聚合之意。五种违犯的集合,就称为五犯聚或五罪聚。
概论
早期佛教律师对于波罗提木叉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五篇,五罪聚指的是这五篇的分类方式,分别为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越毘尼罪等五者[2][3],这五种罪,总摄一切波罗提木叉[4]。
随着戒律的增加与复杂化,五罪聚不再能统摄所有戒律,各佛教部派也随之改变。如说一切有部与大众部,将五罪聚中的突吉罗扩大与弹性解释,以容纳其他四种不能含摄的戒律;有的部派,如铜鍱部,在五罪聚的基础上扩大,形成七犯聚。
注释
这是一篇关于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