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五首民族风小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首民族风小品(德语:5 Stücke im Volkston),作品102,是罗伯特·舒曼作于1849年的作品[1],由大提琴、钢琴所演奏。

背景

民谣精神

18、19世纪之交,欧洲开始兴起民族主义,各地人民热衷于自我与民族素材的搜罗,民谣音乐亦是其中一环。“借由连结伟大的国族特色,使这些歌曲获得了独特的价值。”[2]:2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在浪漫主义时期,认为“真正的”民谣应是来自民间,经受时间洗练,富有民族精神的作品,而非新作的音乐,其观点和启蒙时期又有所不同[2]:3。在这样的思路下,民谣和具备“民谣风”的创作也因此有所区别。

关于舒曼此曲的中译方式,考虑到作者的国族认同与创作的时空环境,译为“民族风小品”可能更为切合其原意[2]:2。音乐学家主张,诠释此类音乐尤其必须着重于其中的“隐藏内容”[1]

作曲

舒曼用了两周时间完成作品[3]。除了原本的大提琴版本之外,舒曼也作有部分的小提琴演奏版本,但并不完全[1]

分析

五首小品分别如下:

  1. 幽默的(Mit Humor),A小调,
  2. 缓慢的(Langsam),F大调,
  3. 不太快,以丰厚的音演奏(Nicht schnell, mit viel Ton zu spielen),A小调-A大调,
  4. 不太急促的(Nicht zu rasch),D大调,
  5. 强而明确的(Stark und markirt),A小调,

在曲式上,所有小品皆是三段体,第五曲则特别使用轮旋曲式。

此套曲目另有“虚空的虚空”(Vanitas vanitatum)的副标题,语出旧约传道书第一章第二节:“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vanitas vanitatum dixit Ecclesiastes 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2]:9此语散见于部分版本的乐谱[a],反映了舒曼作此曲时的时空与心境。

注释

  1. ^ 另说此副标仅属于第一曲,而非指称全部的曲子,亦确有部分版本的乐谱如此记载。

参考资料

参照
  1. ^ 1.0 1.1 1.2 Wolf-Dieter Seiffert. Fünf Stücke im Volkston op. 102 (Five Pieces in Folk Style). G. Henle Verlag.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英语). 
  2. ^ 2.0 2.1 2.2 2.3 高琦惠. 一八四九年動亂中的虛空與幽默:舒曼大提琴與鋼琴五首民族風小品 (硕士论文). 国立交通大学. 2009年. 
  3. ^ Steven Isserlis. Fünf Stücke im Volkston, Op 102 (CD notes).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英语). 
论文
  • 高琦惠,《一八四九年动乱中的虚空与幽默:舒曼大提琴与钢琴五首民族风小品》,国立交通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2009年(PDF档
乐谱
  • Int'l Music Co. No. 1520 © 1954.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