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智能卡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2月7日) |
非接触式智能卡是一种与信用卡大小相同并使用13.56 MHz 无线信号的智能卡,当中的嵌入式集成电路能够存储和传送数据,并能够通过无线电波的终端进行通讯。它们共分成两大类。记忆卡包含非易失性的记忆存储部分以及可能有特别特定的保安编码。非接触式智能卡包含只读式RFID和CSN(卡序列号)或UID,能够透过无线电波转换并重写智能卡上面的芯片。
概览
免接触式智能卡的特点如下:
- 尺寸一般为信用卡的大小。它们采用ISO/IEC 7810 标准,ID-1;大小为 85.60 × 53.98 × 0.76 mm (3.370 × 2.125 × 0.030 in).[1]
- 包含保安系统例如防篡改措施(例如安全加密处理器 、安全文件系统, 容易辨认的特征)以及 提供安全服务 (例如在储存装置中的加密性)。
- 财产由中央管理系统或应用程序管理,它会相换卡的信息和接收或进行管理。后者包括卡应用程序和数据的更新。
- 透过使用卡读写器把卡数据使用无线电波传送至中央管理系统,例如自动柜员机、门禁控制、考勤记录以及查询汽车位置。
优点
免接触式智能卡可以用于识别,认证和储存数据[2]。它们亦提供一个更有弹性和安全的商业交易方式,同时能够减少人为介入而导致的失误。
通讯协定
名称 | 说明 |
---|---|
ISO/IEC 14443 | APDU ISO/IEC 14443-4[3] |
应用
交通
自从韩国在1996年6月开始使用UPass之后,不少城市开始推出并使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就如自动售票机系统。 [4] 在不少例子当中这些智能卡能够储存在电子钱包中,并能够在支付小额交易时使用.
非接触式银行卡
由2005年开始,非接触式技术获信用卡和扣账卡广泛采用,主要例子如下:
2005年首次在美国推出,随后在2006年在部分欧洲和亚洲地区(新加坡)推出[5]。在美国非接触式(没有PIN)式交易范围为5至100美元。
一般有两种类型的非接触式银行卡:磁条数据卡(MSD)和非接触式的EMV。
参见
资料来源
- ^ ISO/IEC 7810:2003 Identification cards —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28).
- ^ Multi-application Smart Car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 ^ ISO/IEC 14443-4:2008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 Proximity cards – Part 4: Transmission protocol.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4).
- ^ Scannable Id.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6).
- ^ ComfortDelgro introduces contactless credit card payment. contactless credit card payment.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