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淞大桥

坐标31°22′13″N 121°29′25″E / 31.37020°N 121.49021°E / 31.37020; 121.4902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淞大桥

吴淞大桥又称上海吴淞大桥上海市吴淞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宝山区一条跨越蕴藻浜的桥梁,它南连逸仙路,北接同济路。桥梁全长968.7m,桥面总宽40m,桥高12.5米。[1][2]

历史

它最初是一座建于1899年的木质桥梁。这座桥长约90米,宽5.3米。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从闸北庙行一带进攻吴淞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为抵挡日军进攻而将大桥炸毁。1932年5月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日军抢修桥梁,并以白川义则作为桥名。[3]

1953年9月,当局又新造了一座跨越蕴藻浜的公路大桥,定名吴淞蕴藻浜大桥。该桥总长126米,宽16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荷载为20吨。1963年,桥台下沉,当局加固了桥梁。后来由于吴淞蕴藻浜大桥出现大量裂缝以及桥面狭窄,当局决定建一座新的桥梁。为了筹措新桥资金,当局自1991年12月1日起对桥梁上的车辆收费。[3]

新桥于1992年3月开工,同年11月27日合拢,西侧半座桥于12月10日建成通车。桥名定名为吴淞大桥[3][2]当时吴淞大桥的宽度和载重量超过了南浦大桥,该桥在当时也被视为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之后的上海第三座大桥。[1]2015年4月,有人在引桥上发现了一个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窟窿,7月3日22时起,吴淞大桥接受为期11个月的整体大修[4]。2021年,吴淞大桥的外观更新。[5]

参考资料

  1. ^ 1.0 1.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当代上海研究所编,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图志 区县卷 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第394页
  2. ^ 2.0 2.1 《中国市政工程设计通志》编委会编,中国市政工程设计通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07,第530页
  3. ^ 3.0 3.1 3.2 陶人观主编,宝山史话精选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第102辑,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2002.01,第171页
  4. ^ 吴淞大桥为何22年后破洞连现. 解放网,上观新闻-站上海,观天下. 2015-07-04 [202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中文). 
  5. ^ 这座“百年大桥”提亮焕新!一起来见证她的今昔_图片集锦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21-09-17 [202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