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布朗热
乔治·埃内斯特·让-马里·布朗热 | |
---|---|
战争部长 | |
任期 1886年1月7日—1887年5月31日 | |
前任 | 夏尔·德·弗雷西内 |
继任 | 泰奥菲勒·费龙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法国伊勒-维莱讷省雷恩 | 1837年4月29日
逝世 | 1891年9月30日 比利时布鲁塞尔 | (54岁)
专业 | 军人 |
乔治·埃内斯特·让-马里·布朗热(法语:Georges Ernest Jean-Marie Boulanger,法语发音:[ʒɔʁʒ ɛʁnɛst ʒɑ̃ maʁi bulɑ̃ʒe],1837年4月29日—1891年9月30日),法国将军、政治家,曾利用法国民众的反德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自己的高度支持,险些颠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后身败名裂,自杀身亡。
早年生平
布朗热生于雷恩,父亲埃内斯特·让-马里·罗萨利·布朗热(Ernest Jean Rosalie Boulanger)是布列塔尼的资本家,母亲马里·安·韦布·格里菲思(Mary-Ann Webb Griffith)出身加莱贵族。[1]早年就读圣西尔军校,1856年入伍,曾先后参与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意大利、交趾支那等地的军事行动,在意大利因负伤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2]1864年与露西·雷诺出于利益关系结婚。[3]普法战争、镇压巴黎公社之后逐步高升,在奥马勒公爵亨利(前国王路易·菲利普之子)举荐下1880年成为准将[4]。次年作为法国代表参加美国独立百年庆祝活动。1882年被任命为步兵总监,两年后被派往突尼斯任当地驻军司令,因与当地法国外交官不和,很快便返回巴黎。
步入政坛
战争部长
在早年同学乔治·克列孟梭的推荐下,1886年布朗热出任弗雷西内内阁的战争部长。他于任内推广了勒贝尔M1886步枪,并改善士兵待遇,允许士兵留胡须,颇得军心。德卡兹维尔发生工人罢工时,他也令军队不得武力镇压,而是赠送物资,从而获得了左派人士的好感。他还签署命令,褫夺了过去的法国君主奥尔良家族的军职(包括曾支持他的奥马勒公爵亨利,不过亨利保住了名位),被视为共和派。
布朗热还大搞反德宣传,鼓吹民族主义,经常举行阅兵,要求夺回普法战争中的失地阿尔萨斯-洛林。中法战争之后,他的人气继续攀升,在同年底弗雷西内内阁倒台后仍然留任戈布莱内阁。此后他对德国的挑衅也开始升级,准备在贝尔福建立军事设施来控制对德国的马匹出口,甚至直接利用自身人气同俾斯麦叫板。1887年5月30日戈布莱内阁倒台,布朗热不再留任。
布朗热狂热
同年在并未实际参选的情况下,布朗热在塞纳省一次地方选举中获得了十万多张选票。法国政府深受震动,调他去克莱蒙费朗当一名地方军指挥。6月8日出发之时,近万人在里昂车站发动挽留活动,阻止火车出发。布朗热只得搭上一节火车头偷偷离开。不久总统格雷维因裙带关系丑闻辞职,但新总统卡诺和总理提拉尔并没有让布朗热官复原职。
此后布朗热开始集合各种保守政治势力,尤其是保皇党。1888年6月他在瑞士接洽了波拿巴家族,不久又获得了奥尔良家族领袖巴黎伯爵的支持。早在当年3月脱离军职后,布朗热及其支持者就已开始活跃于各级选举,他本人获选入诺尔省议会,在选举中因与外长夏尔·弗洛凯发生冲突,在决斗中负伤。次年1月他参与众议院补选,提出“解散议会、修订宪法、制宪议会”的口号并再次获胜。此时他的声望和民众狂热达到顶峰,甚至有人以他的名字创作颂歌。支持者希望他武力夺取总统权力,但布朗热此时动作过于求稳,无意采用非法方式,甚至沉迷于与情妇玛格丽特·克鲁泽鬼混。他开始失去原本共和派支持者的支持。
失势
此时以茹费理为首的共和派们严重感到了布朗热的威胁,内政部长恭思当很快开始调查布朗热当选内幕,并取缔支持布朗热的极右翼爱国者联盟。1889年4月1日内政部以阴谋和叛国为由对布朗热下达了逮捕令,并要求褫夺其议员豁免权。布朗热被迫逃亡布鲁塞尔。8月参议院宣布对其及部分支持者处以流放。
在泽西躲了一段时间后,布朗热最终返回布鲁塞尔,1891年9月30日绝望的他在当地已去世的玛格丽特·克鲁泽墓前以手枪自杀。
参考来源
- ^ Registre des naissances (2000) Archives municipales de Rennes, cote 2E45, p. 88.
- ^ 法國政府記錄網頁. [201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 Briais, Bernard. Au temps des frou-frous. Les femmes célèbres de la Belle Époque. France-Empire. 1985: 283.
- ^ Fabrice Fanet, Jean-Christophe Romer. Les Militaires qui ont changé la France. Le Cherche Midi. 201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