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
彭炳(1881年—1914年8月),字德武,一字德五[1],四川省成都府新津县[2]普兴乡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大阪高等工业学校。[3][4][5]
生平
幼时家贫。仪有薄田数亩。常寄居亲戚潘敬堂家中,与潘子同就读于潘家私塾。彭甚聪敏,为潘所喜爱,时供与衣食、书籍费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彭赴日留学[6]。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彭炳官费留学日本,先在大阪工业预备学校学习,后转入大阪工业专科学校。
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二日,内阁奉上谕:彭炳著赏给工科进士[7][8]。
彭回国后任教于成都石室中学。
民国元年(1912年),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0]。
民国元年(1912年),四川省教育司制定《职业学校办法程式》,四川省民政司于2年1月委派彭炳筹办省属四川职业学校。2年4月1日,在彭炳先生积极筹办的四川第一所示范性实业学校——四川职业学校筹组成功正式开学,彭炳任校长。2年秋改校名为四川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民国2年(1913年),彭因尽心办学,经省民政长官胡景伊呈文大总统褒奖:“四川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彭炳于民国二年由前兼民政长胡景伊聘任创办该校,彭校长受事以来,于校舍校务,经营规划,钜细不遗,既恐虚耗财力,又虑有坏学规;建筑设备力求朴素、深坚,管教规程务期谨严详密,筹办甫阅一年,规模已形大备,现开办应用化学、染织两科,学生170余人,胥秩然就范,而各属向学之子,犹延颈企踵盼该校之筑成。前途发展,又可预卜,此该校长彭炳办学得力之情形也。”
民国3年(1914年)8月,彭炳因积劳成疾,病逝。
身后
《四川政报》赞其“学问渊深,品行端粹,自任斯职,对于校务,罔不竭虑殚精,力谋完备,其高尚廉洁,尤堪矜式”;为“感悼彭炳,以彰劳勋”,四川省民政公署特拔银千元治丧。
参考文献
- ^ “成都之学生-东洋留学生姓名-新津县”,《成都通览》,傅崇榘编,宣统元年成都通俗报社石印本,四川大学图书馆藏
- ^ 《宣统四年春季职官录》,内阁印铸局编印,京师翰林院,第6页
- ^ “彭炳传”,《新津县志》编纂委员会.《新津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1034-1035页
- ^ “彭炳传略”,《新津县教育志 下册》,四川省新津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第462页
- ^ 我校(成都工业学院)第一任校长——彭炳[永久失效链接]
- ^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四日,从成都高等学堂选派的学生冉献璞、江树、张荫棠、朱大镛、谢炳筠、彭炳、印焕门、王锡文、周世屏、黄璋、陈绍仁等11人,其中江树、黄璋、冉献璞三名系优级理科师范学生,辞别四川总督,东赴日本学习实业教育”。《辕门抄录》,《四川官报》乙巳第8册,附录第2页
- ^ 彭炳,年三十岁,四川附生,游学日本毕业,“阿穆尔灵圭等为请分别给予游学毕业生等第及出身事奏折”,《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
- ^ 《政治官报》,宣统二年九月初三日,第1055号,第2页
- ^ 上谕:此次引见之廷试游学毕业生进士江古怀、何育杰、锺世铭、刘冕执、俞同奎、高胜儒、凌春鸿、吴乃琛、孙昌润、罗忠诒、刘国珍、刁作谦、陈祖良、梁赉奎、陈训昶、董如奉、林葆恒、叶可梁、朱天奎、韩楷均著授职翰林院编修;诸翔、王蔚文、谢培筠、季新益、罗听余、汪果、孙多钰、薛宜琪、崔潮、吴鼎昌、刘先䳲、沈王桢、方擎、刘庆绶、赵世瑄、廖炎、杨寿桐均著授职翰林院检讨;朱公钊、张嘉森、胡骧、黄曾铭、唐在贤、锺伟、薛楷、方时简、韩振华、江顺德、屠密、严恩棫、彭炳、张修敏、杨德森、朱葆勤、黄瀛元、席聘臣均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宣统三年五月十一日”,《两广官报》
- ^ “1912至1927年四川历届省议会组成人员名单”,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军阀史料 第二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04月第1版.第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