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市政公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山市政公园
Parque Municipal da Colina da Guia
基本资料
类型公园
位置澳门半岛东望洋山
面积约103,056平方米[1]
建立1997年
管理者市政署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图
地图

松山市政公园(葡萄牙语:Parque Municipal da Colina da Guia,英语:Guia Hill Municipal Park)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的多功能公园

沿革

原因形似卧,故称琴山,本为荒芜山岗。澳葡政府早在19世纪,已在此山进行绿化工作,由于以松树为种植对象,故被称为松山。1931年,由葡萄牙军人库尼亚少尉在此建造防空洞隧道,部分地区成为军事禁区。其后于1997年,山顶部分被开辟为松山市政公园。公园占地约143000平方米,原为荒芜的山岗,在19世纪末,总督罗沙推行绿化政策,经过多年绿化工作,种植以华南地区松树为主,故这里又称为松山。1980年代,公园曾修筑水库,以改善澳门供水。公园内除设有石刻壁画、观景台、自然资讯站、眺望台、健康径、烧烤场、儿童游乐场、螺旋水池、综合球场、半山亭外,还有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松山灯塔、圣母雪地殿教堂及炮台,更有防空洞隧道及33弯环山跑道等。

地理位置

松山市政公园是位于澳门半岛最高峰的东望洋山山腰及山顶上,占地约14.3万平方米。

利用情况

松山市政公园是澳门居民主要运动场所

由于松山位于澳门半岛中央位置,交通便利,加上市政公园有大量植被覆盖,空气清新。因而是此公园是澳门市民平日运动的首选的地点,尤其是在早上傍晚时份,有不少的澳门市民来此公园健康径运动。而且因为东望洋灯塔也位于此公园中,所以也有不少游客来到此公园。

设施

原称松山防空洞展示廊的A组隧道

松山军用隧道

松山防空洞是有地理上的军事防御设施,四组军事隧道与贯通的炮台和兵房等设施,组成军事防御网。防空洞隧道建成于1931年,由葡萄牙军人库尼亚少尉设计和指挥建造。四组防空洞隧道最长为456米,最短则只有47米。防空洞内曾存放发电机海岸炮和各样的武器弹药。防空洞隧道建成后,隧道及附近范围乃军事禁区。直至1962年,葡萄牙军队撤离;1980年代开始向游人开放。 澳门政府对军事隧道进行修葺并改成旅游展示廊,摆放珍贵历史图片和介绍,整个松山军用隧道分为A、B、C、D共 4组,其中A、B、C组由市政署管理,现时A、B两组军用隧道免费对外开放。

松山军用隧道A组

A组隧道启用时称为:松山防空洞展示廊,位于松山炮台正下方,是松山军用隧道中最短的一条,全长47米,设有两个入口,于2003年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现时9:00至17:30开放,逢星期一休息。

松山军用隧道B组

B组隧道,位于松山自然资讯站附近,长度是松山军用隧道A组的4倍,全长207米,设有7个入口,于2013年11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逢周六、日15:30至17:00开放,并提供免费导赏服务。

松山军用隧道D组

位置于山下松山花园后面,因兴建松山花园而回填。

缆车

山上缆车站

松山缆车的山上缆车站设于公园综合球场旁边,缆车通往山下的二龙喉公园。登山缆车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启用,每缆车车厢可乘载4人。现时成人双程票价为:MOP3 ,小童、长者、学生双程票价为:MOP2 ,普通单程票价为:MOP2。

松山露天广场

松山露天广场

松山露天广场,俗称:鳄鱼潭,是松山市政公园中的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活动场地,广场中设有一个儿童游乐区,四个羽毛球场,一个门球场,一个回力球场以及观众看台。

2015年11月下旬,门球场正式对外开放[2]

2016年至2017年,综合广场部分位置增设六个标准羽毛球场,并采用可折叠和移动的活动羽毛球网支架。同时计划在靠地厘古工程师马路侧设置两米高的围网,以及在儿童游乐区旁的小空地和门球场旁的三角形空地,铺设环保竹木地台和加设桌椅,优化设施[3]

2019年7月下旬,市政署开展松山市政公园综合广场及看台优化工程,翻新设施并增建大型荫棚,期间广场范围暂停开放,相关工程为期80个工作日[4]

2021年6月8日,市政署展松山市政公园综合广场优化工程,包括翻新广场内之儿童游乐场、设置六个标准羽毛球场、增加休憩空间及遮阳设施等,工程期间除广场看台底下综合球场及公厕维持开放,其他设施将暂停使用[5]

其中儿童游乐场翻新工程,包括更换儿童游乐设施,设置多座形式多样以攀爬为主具挑战性的游乐设施,主要适合五至十二岁儿童游玩,以满足各年龄段的儿童需求,并于2022年3月5日起重新恢复开放[6][7]

松山自然资讯站

松山自然资讯站

松山自然资讯站,位于山上缆车站旁边,2003年开放。馆内定期设有不同主题展览以及举办自然工作坊,让澳门市民和游客能够认识及了解本地动植物的资讯。

松山健康径

健康径全长约1100米,在33弯曲径入口处沿着水池马路直上,至半路后转往左方即可到达。这里设有20个健康分站,包括攀爬、跳跃、肢体锻炼等,形式可谓多种多样,而其内亦设有儿童健身场地,可使一家老少同时得到锻炼。步行径内分支路不多,几乎全都是通往松山灯塔的。

其他设施

  • 贮水库
  • 观景台
圣母雪地殿教堂和东望洋灯塔

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

  1. ^ 松山市政公园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政总署
  2. ^ 松山新建門球場啟用. 华侨报. 2015-11-21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3. ^ 松山廣場擬增運動休憩設施. 澳门日报. 2016-08-11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4. ^ 市政署開展松山綜合廣場看台優化工程. 市政署.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9-07-26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5. ^ 松山公園綜合廣場下周二起開展優化工程 工程期間大部分設施暫時關閉. 力报. 2021-06-04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6. ^ 松山公園兒童遊樂區優化工程爭取首季完成. TDM 澳广视新闻. 2022-02-13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7. ^ 松山綜合廣場兒童遊樂場本周六重新開放. 市政署(IAM).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2年3月4日 [2023年3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