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
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是一种系统化学命名法,用于命名不超过十元的杂环母体氢化物。[1]一些常见的杂环化合物保留了特殊名称,不遵循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2][3]
汉奇-威德曼名称必定有一个前缀,表示环中杂原子的类型,以及一个词干,表示原子总数和双键的存在或不存在。如果某化合物含有多于一种杂原子,则其名称会有多个前缀。如果有多个相同类型的杂原子,则使用乘法前缀。它也会使用位置词干,表示不同原子的相对位置。汉奇-威德曼名称可以与其他有机命名法结合,以表示取代或稠环系。此命名系统以化学家阿图尔·鲁道夫·汉奇和卡尔·奥斯卡·威德曼 命名。
前缀
汉奇-威德曼前缀表示环中杂原子的类型。它们形成一个优先级序列:如果环中含有多于一种杂原子,则列表中较高的前缀位于列表中较低的前缀之前。即,杂原子优先级以此顺序依次降低:F、Cl、Br、I、O、S、Se、Te、N、P、As、Sb、Bi、Si、Ge、Sn、Pb、B、Al、Ga、In、Tl、Hg。例如,在名称中,oxa(氧)必定出现在aza(氮)之前。
该优先级顺序与替代命名法的相同,但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推荐用于一组较为有限的杂原子。[3][note 1]
所有前缀都以a结尾:在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中,前缀出现在元音之前时,则会省略结尾的a(此规则不适用于一些其他杂环命名法)。
构建名称时会假设杂原子具有有机化学的标准成键数。卤素的标准成键数为1,因此杂原子为卤素的杂环应具有正电荷。[4]原则上,Lambda命名法可用于指定杂原子的非标准价态[3],但这种用法实际上很少见。
元素 | 英文前缀 | 国立编译馆
《化学命名原则》[5] |
中国化学会
《有机化合物中文命名原则》[6] |
---|---|---|---|
氟 | fluora | 氟 | 氟杂 |
氯 | chlora | 氯 | 氯杂 |
溴 | broma | 溴 | 溴杂 |
碘 | ioda | 碘 | 碘杂 |
氧 | oxa | 氧/㗁 | 氧杂/𫫇 |
硫 | thia | 硫/噻 | 硫杂/噻 |
硒 | selena | 硒 | 硒杂 |
碲 | tellura | 碲 | 碲杂 |
氮 | aza | 氮/吖 | 氮杂 |
磷 | phospha | 磷 | 磷杂 |
砷 | arsa | 砷 | 砷杂 |
锑 | stiba | 锑 | 锑杂 |
铋 | bisma | 铋 | 铋杂 |
硅 | sila | 硅 | 硅杂 |
锗 | germana | 锗 | 锗杂 |
锡 | stanna | 锡 | 锡杂 |
铅 | plumba | 铅 | 铅杂 |
硼 | bora | 硼 | 硼杂 |
铝 | aluma | 铝 | 铝杂 |
镓 | galla | 镓 | 镓杂 |
铟 | indiga | 铟 | 铟杂 |
铊 | thalla | 铊 | 铊杂 |
汞 | mercura | 汞 | 汞杂 |
词干
词干(词尾缀)的选择相当复杂,且不完全标准化。主要标准为:
- 环中的原子总数,包括碳原子和杂原子(“环大小”)
- 任何双键的存在(环的饱和度)
- 杂原子的性质。
环大小 | 不饱和[note 2][note 3] | 饱和 | |||||
---|---|---|---|---|---|---|---|
英文[note 4] | 国立编译馆
《化学命名原则》[5] |
中国化学会
《有机化合物中文命名原则》[6] |
英文[note 4] | 国立编译馆
《化学命名原则》[5] |
中国化学会
《有机化合物中文命名原则》[6] | ||
第一方案 | 第二方案 | ||||||
3 | -irene
-irine[note 5] |
吮 | 环丙烯 | 环丙熳 | -irane
-iridine[note 5] |
𠰂 | 环丙烷
丙啶[note 5] |
4 | -ete | 唉 | 环丁二烯 | 环丁熳 | -etane
-etidine[note 5] |
呾 | 环丁烷 |
5 | -ole | 呃 | 环戊二烯 | 环戊熳 | -olane
-olidine[note 5] |
𠷬 | 环戊烷
唑烷[note 6] 唑啉[note 7] |
6 | -ine[note 8]
-inine[note 9] |
𠯤 | 环己三烯(苯) | 环己熳 | -ane[note 10]
-inane[note 11] |
𠮿 | 环己烷 |
7 | -epine | 呯 | 环庚三烯 | 环庚熳 | -epane | 𠰢 | 环庚烷 |
8 | -ocine | 㖕 | 环辛四烯 | 环辛熳 | -ocane | 咁 | 环辛烷 |
9 | -onine | 咛 | 环壬四烯 | 环壬熳 | -onane | 喃 | 环壬烷 |
10 | -ecine | 噙 | 环癸五烯 | 环癸熳 | -ecane | 啿 | 环癸烷 |
历史
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以德国化学家阿图尔·鲁道夫·汉奇和瑞典化学家奥斯卡·威德曼命名,他们分别于1887年和1888年独立提出相似的杂环化合物系统命名方法。[7][8]它是许多常见化学名称的基础,例如二𫫇英和苯二氮䓬。
备注
- ^ 2004年草稿建议提议对汉奇-威德曼杂环命名系统的杂原子列表增加铝(aluma)、镓(galla)、铟(indiga)和铊(thalla),并移除汞。
- ^ 不饱和环系的母体化合物是具最大非累积双键数(maximal number of non-cumulated double bonds,可缩写为mancude环系统,又称熳环系统)的环系。
- ^ 化合物具有的双键数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称为熳环的氢化衍生物。如1,4-二𫫇烯的学名称作“2,3-二氢-1,4-二𫫇环己熳”。
- ^ 4.0 4.1 当整个物质转为官能团,名称作为前缀使用时,非粗体部分消失并后接“-”
- ^ 5.0 5.1 5.2 5.3 5.4 用于杂原子为N时。
- ^ 6.0 6.1 6.2 6.3 6.4 6.5 用于杂原子为N时,并略去对应杂原子前缀
- ^ 用于杂原子为N且半饱和时,并略去对应杂原子前缀
- ^ 用于杂原子为O、S、Se、Te、N、Bi、Si、Ge、Sn、Pb、Hg时
- ^ 用于杂原子为F、Cl、Br、I、P、As、Sb、B、Al、Ga、In、Tl时
- ^ 用于杂原子为O、S、Se、Te、Bi、Hg时
- ^ 用于杂原子为F、Cl、Br、I、N、P、As、Sb、Si、Ge、Sn、Pb、B、Al、Ga、In、Tl时
- ^ 用于杂原子为O时,并略去对应杂原子前缀
- ^ 用于杂原子为S时,并略去对应杂原子前缀
参考文献
- ^ 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术语概略,第二版。(金皮书)(1997)。在线校正版: (2006–) "Hantzsch–Widman name"。doi:10.1351/goldbook.H02737
-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Revision of the Extended Hantzsch–Widman System of Nomenclature for Heteromonocycles (Recommendations 1982), Pure Appl. Chem., 1983, 55 (2): 409–16 [2022-01-18], doi:10.1351/pac1988550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 ^ 3.0 3.1 3.2 Panico, R.; Powell, W. H.; Richer, J. C. (编). Recommendation 2.3.3. A Guide to 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IUPAC/Blackwell Science. 1993: 40–44. ISBN 0-632-03488-2.
-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Revised nomenclature for radicals, ions, radical ions and related species (Recommendations 1993), Pure Appl. Chem., 1993, 65 (6): 1367–1455, doi:10.1351/pac199365061357.
- ^ 5.0 5.1 5.2 国立编译馆, 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 化學命名原則 第四版. 台北市: 国立编译馆. 2009: 62–63. ISBN 9789860208269.
- ^ 6.0 6.1 6.2 中国化学会, 有机化合物命名审定委员会. 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 2017.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01: 49–54. ISBN 978-7-03-055295-2.
- ^ Hantzsch, A.; Weber, J. H., Ueber Verbindungen des Thiazols (Pyridins der Thiophenreihe), Ber. Dtsch. Chem. Ges., 1887, 20 (2): 3118–32 [2022-01-18], doi:10.1002/cber.1887020022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德语).
- ^ Widman, O., Zur Nomenclatur der Verbindungen, welche Stickstoffkerne enthalten, J. Prakt. Chem., 1888, 38: 185–201 [2022-01-18], doi:10.1002/prac.188803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