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徽
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前进二路桃源居
邮政编码518126
其它名称Tsi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in Shenzhen
简称清华 清实 TESS
类型国有民办小学完全中学
隶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创办日期2002年9月1日
关闭日期2016年[注 1]
校长周杰
副校长刘凯 解巨钊
年级十二年级
学生人数一万余人
语言汉语,英语
校园面积18.16万平方米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校风行胜于言
校色紫荆色
现状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电话号码(755)27451432
传真号码(755)27451893
学校网址www.tinghuaschool-sz.com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Tsi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in Shenzhen)是一所于2002年至2016年期间存在的国有民办制[注 2]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注 3]联合创办,[1] 是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和“体育特长生培养基地”。学校依山[注 4]而建,景色优美、建筑红白端庄,绿化率达100%。2016年后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接手,并更名“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历史

2001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联合创办了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学校性质为国有民办,开设一至十二年级的课程,是清华大学在外地兴办实行走读寄宿的唯一基础教育学校。8月10日签订合作意向书,9月29日举行正式签约仪式。学校设立理事会,其成员由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专家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组成。学校校长由清华大学调派,最终决定由时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周杰女士(现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校长)出任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长。当年春季学校第一期工程开始动工,4月5日打下第一根桩,12月21日举行奠基仪式。

2002年,4月10日招生工作在邻近社区桃源居售楼处开始进行,8月28日学校首期工程验收完成,总共历时146天,9月1日正式开学。[1]由于当时校舍设施并未完全落成,校方决定全校半数教师率1,600余名新生赴“深圳国防教育基地”参加为期9日的军训,9月10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时任多米尼加教育部部长罗斯福·斯凯里特参访学校,是学校接待的第一名外国来宾。10月,教职工成立“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工会”。12月,举行首次“校园开放日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参观。

2003年,举办首届“国际语言村”,近500名学生参加,是全市最盛大的英文夏令营活动。8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视察参观学校,向刚刚成立的学校进行工作指导。7月,在“2003年全国‘建桥’杯射击比赛”中学校射击队第一次代表比赛中举取得四项冠军。10月学校第二期工程竣工高。11月13日,学校于大操场举办首届田径运动会

2004年,学校招生首破5,000人

2006年,学校迎接首次高考,有两人考入清华大学,高考进步率及本科进步率皆列宝安区第一。11月20日第一次承办宝安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007年,学校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1]5月举行五周年校庆典礼,出版纪念文库《清韵》,

2008年,学校向汶川大地震捐款总计83万元供灾区重建及灾民善后工作,并接收灾区学生。学校学生人数破7,000人。

2009年,学校获得“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称号。

2012年,学校十周年校庆,由校长周杰主编出版纪念文集《华年》和《成长》(Growth)。同年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因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注 5]不符合法律要求,被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勒令整改,整改期限为三年。[3]

2013年,高中部本科(含重本)升学率达历史最高——30%

2016年,整改期限已满但学校仍不符合法定要求,经过深圳市人民政府、宝安区人民政府多个部门协调,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注 6]接手负责,性质变更为民办学校,并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学部

学校早年仅仅分为小学部以及中学部。随着不断发展,2005年将中学部细拆分为初中部以及高中部,最后于2008年确立学校“四部”基本架构,各学部介绍如下:

公立部
公立部是由宝安区教育局委托学校举办的,为学校所在的“桃源居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教育学位。该部可细分为“公立小学部”和“公立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双语部
双语部又称民办部,在当时的办学特色为聘请外教教学,为学生提供中文和英语双语教学环境,亦有和加拿大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中加班”。该部可细分为“双语小学部”和“双语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高中部
高中部又简称“普高”,开设十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负责教学准备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该部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
海外部(International School Section, ISS)
海外部又称国际部,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部,成立于2003年。以“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为使命,该部主要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亦开办港人子弟台商子女教学班。该部可细分为“海外部小学”、“海外部初中”和“海外部高中”,共开设一至十二年级。学部特色活动包括每年6月1日举行的School Fair园游活动,学生必须使用英文进行交易活动,并有“语言警察”负责对违规的学生进行“罚款”、10月举行万圣节装扮环校游行和12月耶诞节期间举行活动,更有“英文戏剧节”供学生展现自我及培养双语能力。

教学楼

各个学部分别拥有不同的教学位置,教学楼(Teaching Building)互相连通。建筑命名以清华大学教授、学者为主,称为“[注 7]”旨在铭记先贤、立志明德。

海外部

双语部

高中部

公立部

道路和校门

学校面积庞大,是全市最大型的民办学校之一,当中有六条主要校园道路连接各个学部教学区。校门方面除主校门外,建有设计风格类似二校门澄心[注 9]公立部教学区旁)门前有“水木清华”花坛,台阶两侧为校训,挂有学校书法校名直式牌匾以及中学部的入口洞心[注 10]体育馆旁)。

学府路(Xue Fu Road)

为学校连接桃源居社区的侧门道路[4],于2004年落成,初为临时通道。沿道路两侧放置102名古今中外名人简介,地面铺有2004年在校学生所印制的脚印花岗岩地砖,侧门铁闸设计为一本翻开的硕大书本,门上则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

环东路及环西路(Huan Dong and Huan Xi Road)

澄心门为分界起点,东西向分别通往位于平峦山处的海外部以及双语部初中

思成路(Si Cheng Road)

以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梁思成先生命名,是体育馆图书馆之间的道路。

马约翰路(Ma Yuehan Road)

以运动员、清华大学教授、前体育部主任马约翰先生命名,是运动场观礼台后方,卓如苑、寅恪苑及宜仲苑前的道路。

自淸路(Zi Qing Road)

以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朱自清先生命名。是由清韵广场澄心门的一段道路

环校跑活动

每年学校会利用校园道路在下午时段进行教职工环校跑,路线以清风广场为起点经环西路大操场环东路回到起点。

主要设施

行政楼

是总校领导办公和全体教师举行会议的行政场所。楼前为清风广场(Qing Feng Square),设有喷水池以及停车场,两侧草坪放置了若干名人铜像以及简介。

图书馆[注 11]

是学校藏书(藏书量约十万)供师生阅览的地方,馆长为王琼女士。建筑总面积3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余名读者。位于环西路思成路下段之间,建筑连接信息楼。馆前为清韵广场(Qing Yun Square),设置刻有象征深圳清华实验北京清华两校一脉相承、科学及城市发展的三幅墙壁雕刻,正中为学校校徽的喷水池[注 12]。广场中央则为中国地图花坛。

植物园

是供学生休憩、研究生物科学的山水式花园。位于图书馆旁山坡上,被卓如苑信息楼图书馆所包围,分别于思成路环西路各有出入口。内部景观雅致,湖泊、树木花草齐备,放置有朱自清先生的座像及简介碑文。

体育馆 (Gymnasium)

又称“文体中心”,位于思成路上端。为学校举办大型庆祝活动以及室内体育赛事场所。 操场/运动场

学校设有两处大小操场,皆位于环东路旁。面积较小的操场主要供公立部使用,其环东路对侧则有篮球场。而面积较大的操场(大操场)则为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及升旗典礼的地方。设置有观礼台、器材室、医务室[注 13]、单杠场、跳远沙坑、铅球场以及400米跑道,邻近马约翰路

多功能厅 A

简称“多A”,又称“影视演艺中心”。位于公立部操场旁,为学校举行会议联欢活动、戏剧表演的另一处双层礼堂,连接庆来苑锺书苑

多功能厅 B

简称“多B”,位于环西路末端,为面积较小的学部礼堂,连接寅恪苑

多功能厅 C

简称“多C”,位于海外部教学生活区内。为阶梯式礼堂,可供学部进行考试、周五集会[注 14],连接学森苑。

科学楼及信息楼

位于澄心门环西路一侧,科学楼内部设置各式艺术文化、社团中心。而信息楼连接图书馆,内部设有各种媒体、电脑电子资讯设施,学校校园电视“清风电视台”(QFTV)便在此进行制作放送。

海外部[注 15]文体中心(ISS Arts&Sports Center)

于2014年落成,为海外部附属设施,同时是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最后所兴建的建筑工程。建筑高19.95米,占地1,395平方米,内部设置跆拳道、射击、武术、健身、羽毛球以及音乐舞蹈室,外部则有网球场及篮球场。

锦馐[注 16]厅(Jin Xiu Cafeteria)

位于大操场旁,主要供山上宿舍区寄宿学生使用的食堂,设置有教师餐厅。2016年后改建为“科创信息中心”。 味源厅(Cafeteria) 位于山下(温馨家园)生活区内,供山下生活区住宿学生使用,亦设置有教师餐厅。

生活区

学校除为海外部双语部以及高中部学生提供寄宿,更建有教职工宿舍紫烛斋[注 17]。学生生活区(Living Area)主要分为两大片区,分别位于山上及山下邻近各学部教学区。

山上生活区

位于海外部区域,主要供该部学生使用。

  • 留学生公寓(International Students Apartment)
  • 凌志楼
  • 明德楼
  • 紫云斋[注 18]

山下(温馨家园[注 19])生活区

位于清风广场左侧,主要供双语部以及高中部使用。小学宿舍楼围院大门书东晋诗人谢混所作:“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诗句(游西池)

  • 成志楼
  • 明礼楼
  • 弘志楼
  • 铭志楼

“清华”文化记忆

学校环境钟灵毓秀,秉持“水木清华”的文化底蕴,强调“清华(实验)人”身份。因此学校在校园里放置许多有关“清华”象征的装饰物,有多功能厅 B前的“行胜于言”校风石雕日晷、洞心门旁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2008届高中部高三全体师生致赠母校的“秋实”石碑,上面刻有清实的校徽[注 20]清华大学校徽校歌石碑[注 21]、以“静”(静而可思,思而得智)、“善”(服膺守善,善心无远)、“索”(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为主题的箴言石......

2016年学校更名前,各学部教学楼均会在外墙以直书中英文书写楼宇名称,并于之上挂上蓝底的清实白校徽图案。行政楼门旁放置清华大学二校门浮雕,学校领导、外宾来访一般于此进行合影。家校联络手册每页上印有清华大学相关人物、其他名人的名言。

现状

201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校园改造升级,一方面将学校旧有建筑上的“清华”字样及标识一并抹去,另一方面为学校修建了新的教学楼、科技楼等改善教学环境。[5]而桃源居社区居民在学校改制更名后,因为公立部民办部教学资源不公[6]、学校扩建侵占社区公共用地[4]等问题,呼吁将公立部脱离“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管理,独立办成公立学校

注释

  1. ^ 2016年后清华方退出,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制更名。
  2. ^ 国有民办制,相对于单纯民办学校,国有民办学校举办者中有政府(公立学校)投资的一部分,教学资源也会得到公立学校的援助。
  3.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的科研机构,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不是同一个机构。
  4. ^ 宝安区平峦山
  5. ^ 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可变相理解为公司投资者持股比例。因为国有民办学校为非营利组织,所以学校投资者的份额被称为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
  6. ^ 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要控股人都为李爱君,学校权属变更的实质是清华方退出,民办方完全接管学校。
  7. ^ 苑字,意思为学术、文艺汇集的地方。
  8. ^ 学校游泳池设置于此。
  9. ^ “澄心”意思为使情绪清净澄明。
  10. ^ “洞心”意思为潜心学习。
  11. ^ 2016年后校方于较低楼层改建为“文化餐饮中心”,图书馆楼层进行翻新。
  12. ^ 初时壁雕为红色调,后期改为乳白色调。
  13. ^ 另一处医务室位于山下(温馨家园)生活区内
  14. ^ 英文名称为:“Friday Forum”
  15. ^ 即使在学校更名后,海外部改称“国际部”。海外部文体中心仍维持原名不进行更改,算是某种校园记忆。
  16. ^ 馐字,意思为“精美的食物”。
  17. ^ 斋字,意思为学舍、书房。
  18. ^ 斋字意思同上。
  19. ^ 山下住宿区的正式名称
  20. ^ 学校在更名后现存为数不多(甚至唯一)仍存留的清实校徽图案
  21. ^ 近年已被“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校方改造校舍中拆除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深圳市宝安区清华实验学校. 中考网.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2. ^ 2.0 2.1 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城市惠.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3. ^ 深圳市民办小学前五-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学识吧.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4. ^ 4.0 4.1 李媛. 深圳一学校为扩建大门拆墙封路?市民质疑施工合法性. 奥一新闻.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5. ^ 斥6.9亿巨资全面升级的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搜狐.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6. ^ 关于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公立部转为公立学校的公开信. 搜狐.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