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者减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者减钟
艺术家未知
类型青铜
尺寸44.6 cm × 22.5 cm(17.6英寸 × 8.9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者减钟为一件春秋晚期吴国青铜甬钟文物[1],出土于中国江西省临江[2]

历史

从铭文上来看,该文物器主“者减”为春秋晚期吴王“皮㸐”之子。有学者认为“皮㸐”即为吴王阖闾,者减即为公子波[3]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国江西省的农民在耕地中发现了11件古钟,巡抚将其进呈乾隆帝,者减钟即为此批文物之一。这批文物出土时,正好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因此被视为祥瑞之征。当时乾隆将这11件钟视为一套,自己再补铸一件,将其称为“古代十二律”,并以相对应的古律取名,而者减钟则因此被称为“蕤宾”。该文物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2021年被指定为中华民国重要古物[2]

铭文

隹正月初吉,丁亥,工䲣王皮㸐之子者减择其吉金,自作□钟,不白不□,不泺不淍,协于我霝籥,卑龢卑孚,用祈眉寿□釐,于其皇祖皇考,若召公寿,若参寿,卑汝□□音音,龢龢仓仓,其登于上下,闻于四方,子子孙孙永保是尚。

参考文献

  1. ^ 春秋晚期 者減鐘. 故宫Open Data 专区. 
  2. ^ 2.0 2.1 春秋晚期 者減鐘(故銅002378).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 ^ 李家浩. 攻敔王者彶虜劍與者減鐘 (PDF). 《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 2012年3月 [2023-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