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叶华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叶华成
企业家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3-03-08)1913年3月8日
 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
逝世2002年11月22日(2002岁—11—22)(89岁)
台湾台北市北投区
籍贯福建省金门县
国籍 中华民国
儿女叶曼青、叶曼芳、叶竞荣、叶竞茂、叶竞蔚、叶竞蓝、叶竞英、叶曼丽、叶曼𬞟[1][2]
经历

叶华成(1913年3月8日—2002年11月22日)[3],生于南洋,后来返回老家福建金门成为酿酒专家,为金城酒厂之创立者,九龙江酒厂(金门酒厂前身)的首任技术员,金门高粱酒祖师,后成为英文教师。

生平

叶华成因父亲经商而于1913年3月8日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后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精通七八种语言,1936年回福建金门成婚,次年再赴新加坡从事钟表贸易,太平洋战争时受波及,1948年返回祖居金门投入酿酒事业[3]。叶华成在客家籍的退伍军人廖光中指导下,花了一两多金子买东山岛撤退时带过来的酒,利用三千多斤的白米进行发酵酿酒,不料酒曲早已受海水浸泡而失效,大批白米发酵失败成了馊水,倾囊的老本就此泡汤。[4]

不幸遭遇如此逆境,叶华成先到庄天德在后浦城市场的小酒坊观摩制米酒过程,接着变换制酒的种类,改酿高粱酒,并请教许多北方军人的意见,最后才成功地制造出好酒[4]

根据《金门县志》记载,金门很早就有高粱,但古法酿的高粱有酒糟味不能喝,只能作泡药酒用,因此并未量产,金门人只酿地瓜酒及米酒。由于金门米很少大部分靠进口,而叶华成这时已无钱再买米,于是想用家门前种的高粱试酿北方白酒,但朋友告诉他会有酒糟味。为克服高粱酒的酒糟味自己买洋文书来参考,摸索出小麦麹酿法。[2]

叶华成像,在金门高粱酒厂前

1950年叶华成第一次在金门酿出高粱酒。当时多家酒厂中,就属他在六路大厝开设的金城酒厂生意最好,厂内的高粱酒一瓶可卖二十块。当时中华民国国军刚撤迁到金门,经费十分拮据却需养十三万大军,胡琏经军人推介无意间喝到叶华成的高粱酒,大赞好酒,又见金城酒厂的生意实在好,就兴起经营酒厂的念头。叶华成的儿子叶竞荣回忆当时胡琏先下令私人不准酿酒,并派三、四位副官每天到叶家里来要求叶华成帮忙公家盖酒厂,之后更直接于1952年9月3日下了一道军令派叶华成为金门经管组附设酒厂技术课长,叶华成无法违反军令只好接受。1953年金城酒厂原址成为后来的九龙江酒厂。胡琏于1952年10月嘱咐叶华成择地另建新厂。叶华成选择现今金门南门城外之处,叶华成因此也从自己作老板变成为公家赚钱的伙计,为补偿叶华成,当时厂长周新春月薪九百元,身为底下课长的叶华成月薪高达三千元。[3][4][5][2]

由于军方需钱孔急,根据金酒网页历史记载厂未建成前先在金城酒厂借用叶家小麦麹(养成需2~3月时间)及设备生产,才能于民国42年2月1日(这个时间是叶华成故意安排的,因2月1日是叶华成的农历生日)宣布正式量产上市。民国42年3月1日金门经管组改组,附属酒厂正式定名为‘九龙江酒厂’,全厂课长及技士名称也全改变。由于当时金门高粱产量不敷大量酿酒所需,而战时进出口极为困难,叶华成乃建议胡琏以“一斤高粱换一斤白米”的措施鼓励农民种植高粱,除可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之外,也可造福百姓,此政策后来改为保价收购。[2]

《金门县志》(2007年续修),对于金城酒厂征收一事有不同的记载。《金门县志》记载,1952年9月3日,中华民国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以公文强行指派叶华成担任金门经济管制组附设酒厂技术课课长,暂以金城酒厂原址作为临时厂房。1953年1月14日,金门城外的九龙江酒厂新厂房落成,1953年2月,正式量产[6]

金酒大卖,叶华成还改善锅炉及凝结器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应付市场需求,成为民国42年5月报纸的大新闻,但由于金酒太受台湾六十万大军喜爱,销路太好,偷酒严重,酒厂内的“黑衣人”越来越多,而他却被厂长赋予兼管库存量的责任背黑锅。[2]

叶华成个性刚毅,不易妥协,在酒厂日上轨道后,酒厂内的“黑衣人”越来越多,因此他成为那些人的眼中刺,承受了诸多压力的他在1954年离开了九龙江酒厂[4]

离职后因军队这时有钱吃猪肉,金门猪价很好,叶华成起初养猪,却因胡琏大量由台湾进口猪只害叶华成血本无归。于是转至金门中学教英文,民国47年823炮战随金中迁台,余生在台湾教英文,曾为台北美尔敦英语补习班的名师。[2]

开过英语补习班时还教过王永庆的两位女儿[3]

晚年定居台北市石牌,至死不回金门[7]。在当时金门酒厂酒史馆的记载,他只不过是金门高粱酒史中,最早的一位酿酒师父。当《新台湾新闻周刊》记者在2002年问八十九岁的他如果可以回福建金门,最想去哪里?叶华成只见说了一句:“除了金门酒厂之外,别的没有地方,因为我要收复我的酒厂。” [5]同年,病逝于石牌[3]

身后

近年叶家故居整建为金门高粱酒史馆,展示半世纪以前酿酒原貌,金酒公司斥资新台币1,740万元整修,2009年正式揭牌启用[1]。为感念“金酒鼻祖”叶华成贡献,酒史馆竖立其雕像,不过老金门人有不同看法:“本来自己当老板,被征召变员工,屋子也变公家酒厂,你说会乐意吗?”[7]

编作

曾与女儿合编一本英文文法书《英文法速成秘笈》[8]

参考

  1. ^ 1.0 1.1 李增汪. 紀念金酒鼻祖葉華成金門酒史館揭牌. 《金门日报》. 2009-11-08 [2015-01-15]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部落格:金門旅遊--金門高粱酒--葉華成--金酒鼻祖--千古流芳.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3. ^ 3.0 3.1 3.2 3.3 3.4 杨肃民. 〈金酒鼻祖葉華成〉. 《君自故鄉來:些金門人.金門事》. 台湾: 秀威资讯. 2011-07-01. ISBN 9789574182503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金門高粱酒. 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2015-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7) (中文(台湾)). 
  5. ^ 5.0 5.1 宋亨新、黄国维. 〈五十年高粱夢剪不斷理還亂〉. 《新台湾新闻周刊》 (台湾: 本土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03-08, (第284期) (中文(台湾)). 
  6. ^ 杨秉训. 〈經濟志〉、〈農業志〉. 《金門縣誌》96年續修 第七册. 金门: 金门县政府文化局. 2009-12: 55页. ISBN 9789860205794 (中文(台湾)). 
  7. ^ 7.0 7.1 王晓铃. 把酒閒聊-金酒鼻祖 葉華成至死不回鄉. 《中国时报》. 2013-05-11 [2015-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台湾)). 
  8. ^ 叶华成、叶曼丽. 《英文法速成秘笈》. 台湾: 三思堂出版. 1998-09-15. ISBN 978957500390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