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地 (大溪郡)
新竹州大溪郡蕃地于大正九年(1920年)成立,辖区包括今桃园市复兴区与新竹县尖石乡玉峰村一部分。
大正十三年(1924年)5月6日,以下大溪郡蕃地的地区改编入大溪街三层:“旧柑坪”、“下水井”、“石门”与“大湾坪”合并为小字柑坪;“二层坪”、“旧阿姆坪”、“大溪坪”与“枕头山”合并为小字阿母坪;“石龟坑”、“脑窟寮”、“湳子沟”、“东隘山脚”与“八结”合并为小字八结;“分水岭”、“十三分”与“水流东”合并为小字十三分。另外“金瓜坑”改编入大溪街乌涂窟。
昭和二年(1927年)1月9日,大溪郡蕃地的“七十二分坑”改编入大溪街乌涂窟。2月1日,大溪郡蕃地的“タバホ社”(田埔)、“シボツケ社”(控溪/秀峦)与“タイヤカン社”(泰亚岗)改编入竹东郡蕃地。
昭和四年(1929年)4月23日,大溪郡蕃地的“マカガオン社”(煤源)改编入竹东郡蕃地。
行政区划
辖域内分为:
- キヤコバイ社(基国派)、シッケイ社(志继)、角板山社、ヨウハブン社(优霞云)、ハブン社(哈盆/霞云坪)、コーヨー社(高绕)、チクトウカタ社(竹头角/长兴)、ケイフイ社(奎辉)、ラハウ社(拉号/溪口台)、キヨバン社(雅邦/罗浮)、ウライ社(宇内/小乌来)、ギヘン社(宜亨/义兴)、カソノ社(嘎色闹)、カウボー社(高坡)、シブナオ社(雪雾闹,1941年部分并入宇内)、ピヤワイ社(比亚外)、カウイラン社(高义兰)、ソロ社(苏乐)、サルツ社(砂仑子)、テイリツク社(铁立库/复华)、ブトノカン社(武道能敢/三光)、エヘン社(爷亨)、バロン社(巴垄/巴陵)、ハカワン社(哈嘎湾/光华)、クル社(古鲁,1932年~1933年并入嘎色闹)、カラホ社(嘎拉贺/新兴,1932年~1933年部分并入嘎色闹)
设施
神社
地景
- 水流东
- 角板山(圆山)
- 角板山段丘
- 拉号(ラハウ)段丘
- 牌仔山
- 哈盆(ハブン)段丘
参考来源
- ^ 1.0 1.1 金子展也.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 由陈娴若翻译. 新北市: 野人文化. 2020. ISBN 9789863844372 (中文(台湾)).
这是一篇与台湾历史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