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努西·巴奈
萨努西·巴奈 Sanusi Pane | |
---|---|
出生 | 1905年11月14日 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慕哇拉希朋义 |
逝世 | 1968年1月2日 印尼雅加达 | (62岁)
职业 | 作家、记者、史学家 |
语言 | 印尼文、荷兰文 |
国籍 | 印尼 |
体裁 | 诗歌、剧本 |
萨努西·巴奈(印尼语:Sanusi Pane,1905年11月14日—1968年1月2日),已故印度尼西亚(印尼)作家、记者、史学家[1];生前活跃于文坛,参加过多份杂志的编务,被誉为独立革命之前东印度群岛最重要的剧作家。
生平
萨努西·巴奈在1905年11月14日生于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打板努里慕哇拉希朋义(Moeara Sipongi,今属北苏门答腊省曼代灵纳塔尔县),家人都是穆斯林[1]。他曾经在实武牙两所小学就读,随后转到巴东、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完成中学课程,并于1922年毕业[2]。他在巴达维亚学习期间向《苏门答腊青年》(Jong Soematra)杂志投稿,发表自己的诗歌处女作〈祖国〉(Tanah Air)[3]。中学毕业后,巴奈曾经在1922年至1925年期间入读古农沙里师范学院(Gunung Sari Teachers' College);之后他既当过学院教师,也修读过法学课程[2]。
巴奈在1929年到印度考察印度文化,为期一年[4]。他在1930年返回东印度群岛,随后加入《出现》杂志的编辑部,担任编采人员,同时兼任教职[2],还在1933年接受身为作家的胞弟尔敏·巴奈的邀请,参加文学杂志《新作家》的编务[5]。他是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党员,所以在1934年被任教的学校解雇[2]。
被解除教职之后,巴奈仍然是文坛的活跃分子。他曾经在1936年至1941年期间与穆罕默德·亚明共同担任华人创办的报刊《觉醒报》(Kebangoenan)的编辑[3][4];在1937年12月13日与尔敏、阿当·马力克、苏马郎合办安塔拉通讯社(后来成为印尼的国营通讯社)[6],还在1941年至1942年期间加入国营出版社图书编译局,参加《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杂志的编务[3][4]。图书编译局提供的员工福利包括免费米粮以及接驳交通,不过巴奈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拒绝享用员工福利,坚持徒步上班,用积蓄购买米粮[1]。
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之后,巴奈曾经当过“启民文化指导所”的所长[4]。
巴奈于1968年1月2日在雅加达病逝[4]。生前巴奈希望自己的丧礼以印度教仪式进行,不过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违反伊斯兰教的教义,拒绝了这个请求[1]。印尼作家、文学评论家穆罕默德·巴尔法斯认为,巴奈是独立革命之前东印度群岛最重要的剧作家[7]。
风格
巴奈写诗的时候,会采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词语(包括外来语)。他在写作的时候会抑制自己,尽量不使用印尼的本土语言(包括他的母语——巴塔克语)。他的诗歌在结构上跟马来传统诗歌板顿很相似(虽然他还写过几首十四行诗)[8],在题材上多数与哲学议题有关[9]。印尼作家、文学评论家穆罕默德·巴尔法斯认为,巴奈是“第一个藉着诗歌表现自我的(印尼诗人)。”[10]
观点
巴奈认为西方文化过于重视物质,着重于物质生活,另一边厢的东方文化则比较注重于精神生活。他认为两种文化的特质会影响人们与大自然互动的形式——西方人偏向于征服大自然,东方人则偏向于适应大自然[1]。有一次巴奈在论战中反驳《新作家》月刊的主编、西方文化的坚定支持者苏丹·达迪尔·阿里夏巴纳,比喻西方文化是为了追求尘世的欢乐、知识,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还比喻东方文化是追求精神真理的阿周那。然而,巴奈同意西方科技可以带来良好的影响[9]。
个人生活
萨努西·巴奈其中一位胞弟是尔敏·巴奈,另一位胞弟则是印尼伊斯兰教大学生协会的创办人拉弗兰·巴奈。萨努西·巴奈已婚,育有五名子女[1]。巴尔法斯形容,巴奈的宗教观念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苏非派,以及爪哇教思想的混合体[11]。
报导指出,巴奈为人非常谦虚。J·U·纳苏蒂安(J. U. Nasution)本来要为巴奈立传,不过巴奈跟他说,自己默默无名,不应该接受访问。苏卡诺总统向他颁授文化奖章,巴奈拒绝了,因为他说印尼为自己奉献一切,自己对印尼却没有半点付出[1]。
作品
剧本
- 《阿伊朗加》(Airlangga;1928年)
- 《迦楼罗的孤行》(Eenzame Garoedavlucht;1929年)
- 《克达查雅》(Kertadjaja;1932年)
- 《麻喏巴歇的黄昏》(Sandhyakala ning Madjapahit;1933年)
- 《新人》(Manoesia Baroe;1940年)
诗集
- 《彩云》(Puspa Mega;1927年)
- 《流浪者之歌》(Madah Kelana;1931年)
其他
- 《印度尼西亚史》(Sedjarah Indonesia;1942年)
脚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9, Sanusi Pane.
- ^ 2.0 2.1 2.2 2.3 Jassin 1963,第267页.
- ^ 3.0 3.1 3.2 Siregar 1964,第114页.
- ^ 4.0 4.1 4.2 4.3 4.4 Jakarta City Government, Sanusi Pane.
- ^ Foulcher 1991,第19–21页.
- ^ Setiyardi 2002, In deep water.
- ^ Balfas 1976,第66页.
- ^ Siregar 1964,第115页.
- ^ 9.0 9.1 Sutherland 1968,第120–122页.
- ^ Balfas 1976,第45页.
- ^ Balfas 1976,第46页.
参考资料
- Balfas, Muhammad. L. F., Brakel , 编. 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 1. Leiden, Netherlands: E. J. Brill. 1976. ISBN 978-90-04-04331-2.
- Foulcher, Keith. Pujangga Baru: Kesusasteraan dan Nasionalisme di Indonesia 1933–1942 [Pujangga Baru: High Literature and Nationalism in Indonesia 1933-142]. Jakarta: Girimukti Pasaka. 1991. OCLC 36682391 (印度尼西亚语).
- Setiyardi. In Deep Water. Tempo (Jakarta). 2002-09-02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 Jassin, Hans Bague. Pudjangga Baru Prosa dan Puisi [Pudjangga Baru Prose and poetry]. Jakarta: Gunung Agung. 1963. OCLC 9399495 (印度尼西亚语).
- Sanusi Pane. Language Centre. Jakarta: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9-07-15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印度尼西亚语).
- Sanusi Pane. Encyclopedia of Jakarta. Jakarta: Jakarta City Government.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印度尼西亚语).
- Siregar, Bakri. Sedjarah Sastera Indonesia 1. Jakarta: Akademi Sastera dan Bahasa "Multatuli". 1964. OCLC 63841626 (印度尼西亚语).
- Sutherland, Heather. Pudjangga Baru: Aspects of Indonesian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1930s.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68-10, 6: 106–127 [2020-09-18]. doi:10.2307/33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