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齐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齐妫(405年—440年9月8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父袁湛,母王氏。生太子刘劭以及东阳献公主刘英娥

生平

她是袁湛庶出的女儿,母亲王氏地位卑贱,因此一直到五六岁的时候,才得到抚养。

起初,袁齐妫被选为宜都王妃。景平元年(424年),丈夫刘义隆登基,改元元嘉。元嘉元年(424年)九月丙子,立袁齐妫为皇后[1]。同年,袁齐妫生下刘义隆的长子刘劭。袁齐妫仔细端详刘劭后,派人告诉刘义隆说:“这孩子长相异常,以后必定破国亡家,不能把他养大。”遂要杀儿子。刘义隆得知后,狼狈的赶到皇后殿外,才停止她的举动。

刘义隆对待袁齐妫,相当有礼数。因为袁齐妫的娘家贫穷,便常请求刘义隆拿钱资助,但刘义隆生性节俭,给的钱也只是三万五万而已。后来潘淑妃很得刘义隆宠爱,常自称只要请求皇上,没有什么得不到的。袁齐妫听说这事,不知真假,便假借潘淑妃的名义向刘义隆要求三十万回家,没想到才一晚上刘义隆就将钱拨下来了。为此袁齐妫感到相当怨恨,假托自己身体不适的名义,不再与刘义隆见面。刘义隆每次要来见她,她就回避到别处;刘义隆屡次伺机想要见她,也见不到她的面。连潘淑妃儿子始兴王刘濬与其他庶子要来探望她,她都不见。最后袁齐妫终于怨恨成疾,病危之际,刘义隆前来,哭着执起她的手,并且问她有什么遗言要交代的。袁齐妫只是看着刘义隆,一句话也没说,过了许久,便用被子把头蒙起来,再也不想看他。

元嘉十七年七月壬子(40年9月8日),袁齐妫在显阳殿去世[2][1][3],时年虚岁三十六。袁齐妫安葬于长宁陵[1]。其坟墓又称袁后陵、宋文帝袁后陵,今已不存。当代研究者认为,是以长宁陵陵园内异处筑坟的方式安葬[4]:41

袁齐妫死后,刘义隆相当哀痛,命颜延之作一篇哀策,文字相当华丽[3],刘义隆并以“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致意。有司单位建议给她谥号“宣”,后来刘义隆亲自定其谥号为“元”,故称其为“文元皇后”。

在她死后来留下一则逸话,说是常有显灵之事。刘义隆还有一位侧室沈容姬,曾经因为一些小过失被责骂,使刘义隆气得想要处死她。宫中的徽音殿为皇后正殿,自从袁齐妫逝世后就关闭起来。沈容姬来到徽音殿前哭喊:“今天我没有罪而要被处死,如果先后在天有灵,应当知道这件事!”结果徽音殿里每个窗户竟然都应声而开。侍从随即将此事禀报刘义隆,刘义隆惊讶的前往去看,认为是皇后显灵,遂饶过沈容姬的罪。

大明五年(461年),刘骏下令追赠袁齐妫之母王氏为豫章郡新淦县平乐乡君,并且派人洒扫其墓园。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11》,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御太极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九月丙子,立妃袁氏为皇后。[……]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蚀之。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长宁陵。
  2.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壬子,皇后袁氏崩。
  3. ^ 3.0 3.1 文选·卷五十八·宋文元皇后哀策文》: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粤九月二十六日,将迁座于长宁陵,礼也。龙輁纚綍,容翟结骖。皇涂昭列,神路幽严。皇帝亲临祖馈,躬瞻宵载。饰遗仪于组旒,沦徂音乎珩佩。悲黼筵之移御,痛翚褕之重晦。降舆客位,撤奠殡阶。乃命史臣,累德述怀。其辞曰:伦昭俪升,有物有凭。圆精初铄,方祇始凝。昭哉世族,祥发庆膺。秘仪景胄,图光玉绳。昌晖在阴,柔明将进。率礼蹈和,称诗纳顺。爰自待年,金声夙振。亦既有行,素章增绚。象服是加,言观维则。俾我王风,始基嫔德。惠问川流,芳猷渊塞。方江泳汉,载谣南国。伊昔不造,鸿化中微。用集宝命,仰陟天机。释位公宫,登曜紫闱。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孝达宁亲,敬行宗祀。进思才淑,傍综图史。发音在咏,动容成纪。壸政穆宣,房乐韶理。坤则顺成,星轩润饰。德之所届,惟深必测。下节震腾,上清朓侧。有来斯雍,无思不极。谓道辅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视祲告沴。太和既融,收华委世。兰殿长阴,椒涂弛卫。呜呼哀哉!戒凉在肂,杪秋即穸。霜夜流唱,晓月升魄。八神警引,五辂迁迹。噭噭储嗣,哀哀列辟。洒零玉墀,雨泗丹掖。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呜呼哀哉!南背国门,北首山园。仆人按节,服马顾辕。遥酸紫盖,眇泣素轩。灭彩清都,夷体寿原。邑野沦蔼,戎夏悲讙。来芳可述,往驾弗援。呜呼哀哉!
  4. ^ 王志高. 《南京麒麟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墓主新考》.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晓庄学院). 2006, (2006年第2期): 39—42 [2023-06-25]. ISSN 1009-7902. doi:10.3969/j.issn.1009-7902.2006.02.007 (简体中文). 
前任:
司马茂英
南朝宋皇后
424年—440年
继任:
殷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