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民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23年2月22日) |
酸民是指喜欢对事情发表尖酸刻薄言论,而不在乎事情对错的网民[1]。有一种说法是酸民一词是来自于批踢踢(台湾电子布告栏)[2],因批踢踢的使用者被称为乡民(源自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酸民即是发表尖酸刻薄言论的乡民。
酸民讨论的对象通常是媒体发布者(如新闻记者、YouTuber),其负面言论被认为并不是为了检讨缺点,仅是期望能对相关者造成伤害[3]。当负面评论产生时,透过网络的分享转发,可能会引起消极的螺旋[4]而当被批评的人士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负面的举动,甚至自杀[5]。
有一说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酸民是利用心理防卫机制里的转移来得到自我肯定[1]。所以被评论者面对酸民的批评,认为最好是不要正面回应[3][6]。有少数受到酸民指责的人士,离开当下环境后获得不同角度的评论,而获得成功[7]。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为确保社会对于特定议题永保严肃性,压制酸民文化纠正社会舆论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5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对于过世后认定为烈士的英雄人物包含军、警、消防、教师等发表公开侮辱性言论的为民事违法,由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等同于一种民事的公诉罪。[8]
谢勇案
2018年5月颁布后不久的5月14日就发生首起案例,江苏省淮安市某小区一幢高层住宅火灾,消防员谢勇与3名同事组成内攻小组进入楼内侦查,一名战友感觉设备故障身体不适向谢勇求救,谢卸下自己的空气呼吸面具给他使用,在火情浓烟弥漫情况下,谢勇在滑绳下撤过程中不慎坠楼牺牲。公安部批准谢勇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然而37岁的宿迁人曾某在人数一百人以上的微信群散布“不死是狗熊,死了就是英雄”“自己失误掉下来能怪谁”等言论,群中也有人告诫其符合触法条件,还表示“拘留算什么,坐牢我都不怕”。有网民向公安举报,曾某被以寻衅滋事罪先拘留控制,之后5月21日江苏省检察院批准,依法对曾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9]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此首例案例的庭审过程已经在专题节目中公开开庭,也被一些网民称为惩治酸民第一案。[10]而谢勇家属表示不希望事件染上经济赔偿色彩所以放弃民事赔偿诉讼要求,曾某公开悔过道歉并表示是与前妻吵架后喝酒的发泄行为,最终判决曾某于七日内在本市市级报纸上公开道歉。
叶挺案
西安摩摩信息技术公司旗下“暴走漫画”中侮辱叶挺烈士案,将其《囚歌》诗词改编为堕胎医院广告,叶挺烈士近亲属叶正光等起诉,9月28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消除其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并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人民币。
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沛分析认为,酸民文化其实是一种散布虚无主义,用于历史人物上便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自古便有亡其国必先亡其史的说法,有的人只为引人注意刷存在感有的则有政治目的,不论哪一种目的都是打着另一种观点、多元看事情的外衣面具,实质对一些严肃议题进行去严肃化、戏谑化、综艺化,最后让全社会去除庄严性和团结性。任何强大的文明都要有强大的英雄文化和人物典型,成为众人仿效的标竿与集体荣誉感的来源,有些人透过操弄事迹细节最后上升成质疑再披个多元观点外衣,其实内心深处目的根本路人皆知,也不必再多所辩论。[1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景胜表示,酸民现象在于以往违法成本是零,且认定已经过世的历史人物无法复活对他提起名誉诉讼,但此后这类公益公诉案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前提。[12]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 ^ 1.0 1.1 张郁梵; 黎佳燊. 酸民是愛酸人有偏見,還是內心有什麼話想說?3分鐘搞懂酸民心理學. 大家健康杂志. [2018-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中文(台湾)).
- ^ 【秒懂】你夠瞭解PTT鄉民文化嗎?看完這篇讓你秒懂!. 大数聚. 2016-08-05 [201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0).
- ^ 3.0 3.1 如何對付「網路酸民」?這一招回敬最有效. 苹果日报. 2016-03-24 [2018-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中文(台湾)).
- ^ 「酸民」4ni? 最新研究:心情差會讓人變「網路小白」. ETtoday健康云.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中文(台湾)).
- ^ 14歲女模不堪網路霸凌自殺 父邀酸民出席喪禮. 自由时报. 2018-01-11 [201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 ^ 老外:台灣酸民特別多 用這招對付他們. 苹果日报. 2016-02-20 [2018-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中文(台湾)).
- ^ 【酸民造就】醜到遭罵「不該被生下」 土台妹躍升時尚圈. 苹果日报. 2018-03-28 [201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中文(台湾)).
- ^ 新華社-英烈保护案宣判.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 ^ 央視-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庭审纪实.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淮安检察提起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案.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 ^ 法制網-法律捍卫英烈 清除历史虚无主义.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四问全国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来源
- Justin Cheng; Michael Bernstein; Cristian Danescu-Niculescu-Mizil; Jure Leskovec. Anyone Can Become a Troll: Causes of Trolling Behavior in Online Discussions (PDF). Stanford University; Cornell University. [2018-05-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2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