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桥形饰
铜桥形饰或桥形币,或称璜形饰、磬形饰、桥形饰、铜璜、铜磬,桥梁币、磬币,中国古代的一种小型片状青铜器,形状类似拱桥或罄折。拱顶常设有一钮,无钮的拱顶内缘必有一孔;两端平齐或斜直,也有圆隆或兽头形的。器表有素面无纹的,但多在正面或两面铸有变形云纹或简单的几何形图案。[1]使用和流行于春秋晚期到西汉晚期[2] ,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山东、陕西、山西、湖南、甘肃以及内蒙古等地就有出土,尤以河南、河北和四川三省最为集中。学界为铜桥形饰的属性仍未有统一看法,主要有装饰品说和钱币说。[3]
性质
钱币说
清朝冯云鹏和冯云鹓兄弟《金石索》中有“此钱如罄。相传为压胜钱”的描述,日本钱币学家三上香哉也认为是磬币或桥梁币[4]。沈仲常、王家佑[5]、安金槐[6]、畅文齐[7]、罗开玉[8]、龙腾[9]等学者也均持钱币说。[3]
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中有收录“桥形币”,称其“桥形,单面见有外廓,上端中有穿孔”,但也说明其属性尚有争议[10]:3。
装饰品说
认为铜桥形饰为装饰品的学者有史树青[11]、吴铭生[12]、唐石父[13]、黄士斌[14]、林巳奈夫、徐基[1]、岳洪彬等。依据主要有:铜桥形饰并无一定的规格,形状、纹饰繁杂,大小、重量不一;出土地点广泛而缺乏文献资料证明;部分出土时与统领、玛瑙珠、骨管等小饰品放在一起;东周到西汉时期的钱币窖藏多有发现,但均无桥形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墓葬中并无随葬钱币的传统等。[3]
参考
- ^ 1.0 1.1 徐基. 是桥形币还是铜璜. 中国钱币. 2002, (2).
- ^ 何志国. “桥形币”质疑──铜璜考. 四川文物. 1998, (5).
- ^ 3.0 3.1 3.2 岳洪彬. 铜桥形饰的性质和用途再考. 华夏考古. 2002, (3): 60–72.
- ^ 三上香哉. 日本考古学讲座(第六册).
- ^ 沈仲常; 王家佑. 记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的古印及故货币. 考古通讯. 1955, (6).
- ^ 安金槐. 郑州二里冈空心砖墓介绍. 文物参考资料. 1954, (6).
- ^ 畅文齐. 山东永济县薛家崖发现的一批铜器. 文物参考资料. 1955, (8).
- ^ 罗开玉. 论古代巴、蜀王国的桥形铜币. 考古与文物. 1990, (3).
- ^ 龙腾. 四川蒲江蜀国船棺葬出土秦半两和桥形币. 中国钱币. 1999, (2).
- ^ 华光普. 中国古钱大集(甲).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06. ISBN 7543837196.
- ^ 史树青. 关于桥形币. 文物参考资料. 1956, (7).
- ^ 吴铭生. 并不是桥形币. 文物参考资料. 1956, (10).
- ^ 唐石父. 桥形币非钱之我见. 文物参考资料. 1957, (8).
- ^ 黄士斌. 巴、蜀王国的桥形铜币质疑. 考古与文物.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