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尔泰乌梁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泰乌梁海一旗之地图

阿尔泰乌梁海托忒文ᠠᠯᡐᠠᡅ ᡅᠨ
ᡇᠷᠠᡃᡊᡍᠠᡅ
,转写:Altai-in Uraːngxai),是清代科布多所属的一个部落,共七旗。游牧于今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以北、吉木乃县以西地方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南部一带。由阿尔泰乌梁海副都统管辖,隶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1907年改属阿尔泰。1919年阿尔泰改设阿山道,并入新疆省

历史

阿尔泰乌梁海原附属于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年)归附清朝[1],编阿尔泰乌梁海部落为七旗[2]。次年,以宰桑察达克为副都统,统领阿尔泰乌梁海。此后陆续有乌梁海人来降,亦编入七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定阿尔泰山以南、额尔齐斯河以北为该部牧地。乾隆二十七年,每旗设总管一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其分为左右两翼,以察达克、图克慎为左右两翼总管。

乾隆以后,哈萨克人陆续迁入阿尔泰乌梁海。同治四年(1865年)因新疆变乱,设立乌梁海台站,运送由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的军饷、文书。次年塔城失陷,塔城厄鲁特兵移至阿尔泰乌梁海。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初),阿尔泰乌梁海七旗改属阿尔泰。1919年阿尔泰并入新疆,后设管理。

旗盟

清代

清末,其游牧地界东至都鲁诺尔与科布多所属明阿特旗额鲁特旗接界,南至巴噶诺尔与新土尔扈特部接界,西至巴尔哈斯诺尔的中俄边界卡伦,北接俄罗斯所属原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地界。领十旗,每旗设总管一人(有的旗总管为兼任),不设盟。

  • 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四旗:副都统旗、散秩大臣旗、总管旗二
  • 阿尔泰乌梁海右翼三旗:散秩大臣旗、总管旗二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阿尔泰乌梁海常简称为“乌梁海”,分为左、右翼二盟。仍置十旗,改总管为札萨克,旗名也有所变化。

  • 乌梁海左翼盟
    • 乌梁海左翼旗
    • 乌梁海左翼左旗
    • 乌梁海左翼右旗
    • 乌梁海左翼后旗
  • 乌梁海右翼盟
    • 乌梁海右翼旗
    • 乌梁海右翼左旗
    • 乌梁海右翼右旗

设官

阿尔泰乌梁海部设副都统一人,总管七旗。左右翼各设散秩大臣一人,分理旗务。副都统、左右翼散秩大臣各兼任一旗总管。其余四旗各设总管一人。每旗设佐领一人、骁骑校一人。各官皆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简选后奏请补放。[2]

注释

  1. ^ 《清史稿》藩部传
  2. ^ 2.0 2.1 光绪《会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六理藩院设官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24》,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书目

  •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殿本
  •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殿本
  • 《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7,《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