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桑寺
雅桑寺 | |
---|---|
基本信息 | |
国家 | 中国 |
位置 | 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 |
坐标 | 28°53′13.956″N 91°54′32.256″E / 28.88721000°N 91.90896000°E |
宗教 | 藏传佛教 |
宗派 | 雅桑噶举派 |
开基 | 雅桑·却吉门兰 |
开山时间 | 1206年 |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
亚桑寺 | |
地址 | 山南地区乃东县亚堆乡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宋 |
编号 | 6-72 |
认定时间 | 2013年12月2日 |
地图 | |
雅桑寺,又译“亚桑寺”,藏语称“雅桑贡巴”(藏语:གཡའ་བཟང་དགོན་པ,威利转写:g.ya' bzang dgon pa),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亚堆乡亚桑村,是一座藏传佛教雅桑噶举派寺院,也是雅桑噶举派的祖寺。[1]
历史
雅桑寺,在山南之乃东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贡德贡乡雅桑的卞可日半山腰上,海拔4330米。[1]
雅桑寺是雅桑噶举派的祖寺。雅桑噶举派是帕竹噶举派八小支系之一,开始于噶丹益西僧格(?-1207年)。噶丹益西僧格是门隅人,幼年曾替人牧羊,后拜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为师学习佛法。他的弟子却吉门兰于1206年(藏历火虎年)主持创建了雅桑寺。[1]
雅桑·却吉门兰(1169年-1233年),其名意为“法愿”,藏族佛学家,雅桑噶举派的创始人。1169年(藏历第三绕迥之土牛年)生于藏协玛莫地方,属于努氏家族,父名莫嘉,母名香江绷吉。幼年他依正·堪布却敦出家为僧,取法名“却吉门兰”;后来从轨范师学习《毗奈耶》、《甘丹法类》,能够自然生起修的功能。18岁,在嘉杜寺从亲教师鲁嘎、轨范师贡格瓦和梁·达玛思吉、屏教师麦恰等上师受比丘戒,精学《毗奈耶》,人称“鲁技律师”。25岁在尼达寺任副法座;28岁时先在夏相寺担任管家,后来师从帕木竹巴·多吉杰布的大弟子萨热瓦·噶丹益西僧格学习《大手印心要》、《耳传识面》、《那若六法》等等。38岁,他在山南的雅隆香波雪山(又译“雅拉香波雪山”)附近兴建雅桑寺,由该寺而得“雅桑噶举”。[1]
却吉门兰圆寂后,雅桑噶举进一步同当地地方势力结合。元朝时,雅桑万户是十三万户(即噶玛万户、止贡万户、蔡巴万户、塘波且巴万户、帕竹万户、雅桑万户、拉堆洛万户、拉堆洛万户、古尔摩万户、曲弥万户、襄万户、霞鲁万户、羊卓越万户)之一,势力不大,但较为活跃。14世纪中叶,雅桑曾与止贡、蔡巴联合与帕木竹巴为敌,到1349年前后,帕竹司徒·张曲坚赞(1302年-1364年)消灭了雅桑万户,将其辖地并入帕竹政权(帕竹政权于1354年取代萨迦政权,共传十三代法王。至1618年被藏巴汗创建的噶玛政权推翻,统治西藏264年),雅桑噶举自此衰落。格鲁派兴起后,在帕竹和雅桑两个地方势力的争斗中,格鲁派偏袒帕竹,排斥雅桑。雅桑地方势力衰落后,雅桑噶举的教法随之逐步失传。[1]
雅桑寺原来的主寺是布达拉宫的译仓(资料室),后奉林家族的拉章为寺。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成为废墟,仅存若干破墙及个别殿堂。该寺收藏的《雅桑噶寺史》,是研究该寺乃至雅桑噶举、西藏的历史的重要资料。[1]
后来,该寺获得恢复重建。2012年,乃东县亚桑寺管理委员会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先进寺庙管理委员会。[2]同年,亚桑寺寺庙管理委员会生活业务用房工程,作为山南地区乃东县寺庙管理委员会、派出所(警务室)项目的一部分,进行了工程招标。[3]
建筑
雅桑寺原来规模宏伟,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60米,面积9万平方米。该寺依山而建,建筑随地势层层升高,远看像六七排楼房,殿堂顶部饰以金顶,寺前有很长的“之”字形主道,与拉萨布达拉宫的气度相仿,故被称为“小布达拉”。该寺建成后,在其的周围先后兴建了雅桑历代师传喇嘛的功德殿,同时为各喇嘛分别兴建了面积14初(1初约40厘米)的灵塔。[1]
雅桑寺主供合金质的释迦牟尼佛像,比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高20厘米。此外,该寺还有缎制无量寿佛唐卡,传说此幅唐卡制成后举办了很隆重的开光典礼,所以此幅唐卡百年如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