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学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天文学会(英语:Hong Kong Astronomical Society,简称HKAS)于1970年成立,是香港首个公开天文会社,1974年注册,原本称为香港业余天文学会,1992年改为现在名字[1]。学会在2002年购入现位于观塘创业街华基中心的会址。

历史

成立初期学会以油印单张出版《天文资料》,免费寄发给会员和各中学的天文学会,并开办公开讲座。1974年学会正式注册,同年与坐井会合办公开订阅的《香港天文通讯》,于1976年起独力出版,至1981年停刊(共出版34期)。1975年首次举办香港公开天文摄影比赛,并于香港大会堂举行“天文摄影展览”展出参赛作品。1977年获《华侨日报》邀请每月主编一期“天文版”,至1991年报馆转售易主才终止。同年租用铜锣湾办事处发展会务。1978年学会编印首本公开出售的书籍《月食观测手册》。1979年学会会员协助《科技世界》杂志读者组成香港观天会[来源请求]

1980年学会租用西环会址作办事处,并利用作为市区观测站。1982年与香港太空馆合办“第二届香港天文大会”。翌年学会与香港电台合办全辑34集,每集半小时的“宇宙行”电台节目介绍天文知识。1985年再与香港电台合作录制“再向宇宙行”,同年由会员集资4万港元购入西环会址,内设图书馆、磨镜机及暗房等。1988年学会成为国际掩食计时协会(IOTA)东南亚月掩星资料分发及收集中心,及国际小行星星历研究中心的远东区资料收发中心。

1991年学会与香港其他12个机构合办“中国航天科技展览会”,参观人数达10万人。同年学会掩星组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人造卫星观测计划资料分发第1139分站,并向中国业余天文学者发布掩星资料。1992年香港业余天文学会正式更名为香港天文学会。1993年“壁屋天文教育中心”正式开幕。1994年学会的掩星组由国际掩星计时协会授权代替美国海军天文台,计算和发放月掩星、行星及小行星、彗星掩星的预报,并发送予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外蒙古地区的天文台及掩星观测者。1995年学会的网页投入服务。1998年开始向《香港商报》每月供稿出版“天文版”。1999年学会再次与香港电台合作推出播节目“宇宙无限”。

设施

香港天文学会于1972年在元朗横州兴建首个观测站,设置有10厘米折射镜及25厘米反射镜。其后在大屿山水口设立天文观测站,站内有全天夜空摄影机,该站在2015年初交还业主,停止运作。

1988年设立香港天文网络 (Astro-Net),是香港第一个天文用途的BBS,亦同时是香港首个利用互联网设置,从事天文资讯分享的电脑网络。由当时学会掩星组维护及提供内容。

Astro-Net当时共有三条线路,称为Astro-Net (General) BBS两条自动跳线电话,开放给学会会员及公众。Astro-Net (CD-data) BBS一条专用电话线,只开放给天文学会会员,可供三位用户同时连接。Astro-Net (Robotic) BBS的9条电话线,用9部调制解调器,主要用作连接遥控天文设备试验,包括Davis Instrument气象站,连接电脑来提取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速风向、结露点等资料。控制电动UVBRI filterwheel ,电动调焦座,LX 200 GOTO望远镜,SBIG CCD照相机,GPS计时接收机,闭路电视监察系统。Astro-Net (Robotic) 实验BBS未公开开放给会员使用。Astro-Net (Robotic)实验BBS后来转化成为DOS based一条电话线控制一台经纬仪系统。最高峰时期控制9台 (+1台后备)5厘米口径全自动经纬仪,进行全自动化人工星体目标漂移监测工作。Astro-Net使用MS-DOS运行,Windows兴起,万维网图像化带来的方便令DOS base command line式操作有明显缺陷。1995年学会亦以网页代替Astro-Net,而Astro-Net只有Robotic实验BBS在1996年以后仍然继续试验,Astro-Net (General)和(CD-data) BBS在1996年停止运作。Astro-Net (Robotic) BBS亦于 2004年,用web base GIS interface取代而全面停止。

而其向香港政府租用前“壁屋公立小学”,投资约10万港元改建成的“壁屋天文教育中心”于1993年正式揭幕,内设44厘米反射及25厘米折反射天文望远镜。壁屋天文教育中心现已停止运作。

香港天文学会在1999年开始,开设e-group和讨论区,包括:hkas_tag@yahoo group,供HKAS理论组成员讨论理论天文及活动;hkas@yahoo group,供大众参加讨论天文话题及学会公开活动;hkas-org@yahoo group,只供学会会员参加讨论;hkas-exec@yahoo group,只供当届委员会及个别邀请会员讨论会务。

在2007年成立香港天文学会讨论区,forum.hkas.org.hk,掩星组资讯由1996年Astro-Net停止后,重新在2007年底经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Occultation Forum延续下去,2009年11月7日建立香港天文学会Facebook专页,2017年7月31日建立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Facebook专页,利用Facebook发布本地的天象预报。2018年2月9日建立《香港天文》应用程序新闻专页。2023年4月开始,采用 ChatGPT 4 聊天机器人回复用户在 Facebook Messanger 向香港天文学会、香港天文应用程序新闻专页中提出有关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太空科技的问题。

2012年5月19日设立《香港天文》iOS版本移动应用程序,2013年7月13日设立《香港天文》Android版本移动应用程序,2014年8月31日《香港天文》服务扩展至 Windows Phone 版本移动应用程序

《香港天文》为香港地区用户每日提供天文新闻、天象资料、天文活动、活动回顾、各区星空、晴天钟、16日天气预告、云量预测、月相、日、月出没、晨光昏影时刻及北极星对极辅助图、红灯助手和手场白灯。

2015年香港天文学会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合作的滇港宽视场巡天计划[2],在云南高美古建立的0.45米,焦距比f/2.8的宽视场遥控望远镜,进行小行星及系外行星的搜寻工作。

奖项

香港天文学会的智能手提电话应用程序《香港天文》获香港政府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选为2017十大健康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程序之一。[3]

学术研究

2010 香港天文学会会长杨光宇成功争取将一小行星名命为艾未未星[4]

2011年6月5日香港天文学会成员锺志民透过在屯门的遥控天文观测站首次摄得M51星系超新星爆发[5],该遥控天文观测站位于屯门保良局梁周顺琴小学,于2011年9月转往保良局西区妇女福利会冯李佩瑶小学,由保良局赞助约60万港元兴建,设有1台14折反射望远镜[6]。未来,他考虑在冯李佩瑶小学加设天象厅,大小与尖沙咀太空馆天象厅相若。

《香港天文》除了香港用户群外,澳门、中国大陆、台湾及海外华人用户亦不少。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天文媒体。为了方便编辑工作,《香港天文》制定了各种天文名词翻译准则,包括:彗星中文译名准则[7][8][9][10]流星雨中文译名准则[11][12]、恒星及系外行星中文译名准则[13]小行星命名及中文译名准则[14]、增补中国恒星名称准则[15]

2017年12月,国际流星组织流星雨日历决定由2018年起,采用香港天文学会 ZHR 的中文译法[16]及“流星雨中文译名准则”[11]为流星雨标准中文译名。

2021年,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开始采用弱人工智能进行各种天文模拟及无障碍智能天文望远镜进行小行星掩星、系外行星、近地小天体防御及彗星的扩展观测。

2022年,香港天文学会理论天文组在国际天文学术期刊发表香港上空设定天文学观察成果的研究报告[17]

暦算硏究

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执行,配合掩星组的小行星和彗星轨道观测(掩星组观测小行星和彗星的天文台编号是270[18]),数据提交国际天文联会小行星中心。掩星组以模拟方式进行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的轨道历算研究,进行相关预报,观测,修正模拟参数,再进行改良预报,再观测。

小行星及彗星研究

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进行,包括小行星掩星,彗星掩星,近地小行星的位置及光度变化,近地小行星的立体型状模拟。行星防御计划的观测并参与相关的论文[19]

2021年开始,进行近地小行星观测,利用天体位置测量技术来追踪近地小行星得到准确位置,加上差分天体测光技术量度这些天体位置和光度微小的周期性变动,得到这些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和利用光曲线反转方法[20][21]去计算小行星的立体形状。

系外行星研究

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执行,2021年起推动在香港市区光害污染的情况下,进行各种系外行星观测和初步分析工作[22]

至2023年初已经侦测了接近20颗系外行星,包括对照用的已知系外行星和未确认的候选系外行星,目前亦参与全球侦测系外卫星(exomoon)的观测研究。

发现

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联同澳洲南昆士兰大学,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确认一颗编号TIC 139270665 b 属于土星类型温暖致密的系外行星研究过程中,发现一颗编号TIC 139270665 c 的新系外行星 [23]

参与的学术论文

滇港(云南-香港)巡天计划

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新发现的一个磁活动双星系统,中国天文学报,第163卷第4期,2022年3月14日出版

New Detached Binary USNO-B1.0 1421-0485411 with Secondary Component having Large Albedo, AJ 163 No.4, 14 March 2022

Active longitudes and starspot evolution of the young rapid rotation star USNO-B1.0 1388-0463685 discovered in the Yunnan-Hong Kong Survey, MNRAS Vol. 514 Issue 1, 11 Jun 2022

理论天文组

Solar Eclipse Observations with small radio tlescope in Hong Kong in the 21 cm radio frequency band, Romanian Astron J., Vol.32, No.1, 2 Jul 2022

掩星组

The Unistellar Exoplanet Campaign:Citizen Science Results and Inherent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PASP 135: 015001, 2023 January

Light Curves and Colors of the Ejecta from Dimorphos after the DART Impact, Nature (2023), 1 March 2023

Confirming the Warm and Dense Sub-Saturn TIC 139270665 b with the Automated Planet Finderand the 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 Network,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67, Number 4 Published 2024 March 20 by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参见

参考资料

  1. ^ 香港天文学会会员手册,1999年9月第一版
  2. ^ 王建华; 顾盛宏; 王晓彬; 杨光宇; 吴伟坚. 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新发现的一个 磁活动双星系统. 天文学报. 2020年9月. 
  3. ^ 香港天文学会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香港天文》2018年6月1日新闻报导,余惠俊主编
  4. ^ 盡論中國:艾未未星開始閃耀. 苹果日报. 2011-04-25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 (中文(香港)). 
  5. ^ 香港天文學會首次攝得超新星爆發. 苹果日报. 2011-06-07 [201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中文(香港)). 
  6. ^ 香港製造 遙控天文觀測站. 苹果日报. 2011-06-07 [201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中文(香港)). 
  7. ^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彗星中文譯名準則.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8. ^ 香港天文学会《会讯》(第三十九届第四期),第25至29页
  9. ^ 香港太空馆《彗星》,第三版(2014年4月)第48至55页
  10.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天文馆期刊》,第六十四期(2014年5月)第8至11页
  11. ^ 11.0 11.1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流星雨和流星群的中文譯名準則.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12. ^ 香港天文学会《会讯》(第四十四届第二期),第8至13页
  13. ^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恆星及系外行星中文譯名準則.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14. ^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小行星命名及中文譯名準則.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15. ^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中國恆星名稱增補目錄.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16. ^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掩星組文件》ZHR 定義及計算方法.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4). 
  17. ^ Solar Eclipse Observations with Samll Radio Telescope in Hong Kong in the 21 cm Radio Frequency Band. Romanian Astron. Journal Vol. 32, No. 1, 2022 pp 35-50
  18. ^ IAU Observatory Code 与 Unistellar Network, Roving Observer 共用
  19. ^ Ariel Graykowski et. al.Light Curves and Colors of the Ejecta from Dimorphos after the DART Impact, Nature, 01-March-2023
  20. ^ K. Muinonen et. al., Asteroid lightcurve inversion with Bayesian inference, A&A 642, A138 (2020)
  21. ^ Johanna Torppa, Lightcurve Inversion for Asteroid spins and shapes, University of Helsinki 2007
  22. ^ Daniel OʻCornner Peluso et. al. The Unistellar Exoplanet Campaign: Citizen Science Results and Inherent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Volume 135, Number 1043
  23. ^ Daniel OʻConner Peluso et. al. Confirming the Warm and Dense Sub-Saturn TIC 139270665 b with the Automated Planet Finderand the 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 Network,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67, Number 4 Published 2024 March 20 by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