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屿
龟屿 Kusu Island ஆமை தீவு | |
---|---|
Pulau Tembakul | |
词源 | “乌龟之岛” |
地理 | |
位置 | 东南亚 |
坐标 | 1°13′22″N 103°51′40″E / 1.22278°N 103.86111°E |
群岛 | 马来群岛 |
面积 | 0.085平方千米(0.033平方英里) |
管辖 | |
新加坡 | |
地区 | 中区 |
规划区 | 南部群岛 |
人口统计 | |
人口 | 不适用(禁止居住在岛上)(2021)[1] |
其他资料 | |
官方网站 | 官网 |
Transport Marina South Pier |
龟屿是位于新加坡南部5.6公里外海的岛屿,面积约8.5公顷。岛上目前仅有一间华人庙宇和一间马来圣迹,每年农历九月吸引大批进香客。岛上没有公路,遍布羊肠小径,设有两个码头来往滨海南码头及圣约翰岛。
历史沿革
龟屿本为珊瑚礁,最早的历史记载始于17世纪。时任菲律宾总督Dom Jose de Silva 在1616年3月曾经到此一游,故将岛屿命名为“总督岛”(英语:Governor's Island),新加坡海峡称为“总督海峡”(英语:Governor's Straits)。马来人将岛屿称之为“Pulau Tembakul”。
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水文学家霍士堡将岛屿命名为“果阿岛”。新加坡于1819年开埠后,莱佛士爵士决定采用本岛作为船只驶入新加坡港的标志。
龟屿原面积1.2公顷,1975年政府用填海方式将其增加至现在的8.5公顷。本岛曾是新加坡开埠初期,因病在棋樟山病死的移民的葬身之地。
命名
相传某年农历九月,一只神龟为了拯救遇到风暴的船员,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岛屿。船员获救后为答谢神明在岛上建庙,流传至今。170年前,一位阿拉伯人和一位华人准备前往龟屿朝觐。那位华人在岛上生了重病,突然间岛上出现一艘载有粮食和水的船,救了两人。两人最后葬在岛上,成为后来的大伯公庙和马来圣迹。
公共设施
宗教场地
- 1923年由一富商建设的华人“大伯公庙”:设有“龟池”、“放生池”、“岩石堤”及凉亭等设施,每年农历九月举办“龟屿进香”活动;
- 马来人的“拿督公庙”(The Kusu Keramat)。
交通
欲到龟屿的访客可在位于本岛的滨海南码头乘船前往,全程大约为1小时。[2]
参见
参考文献
- ^ Southern Group (Subzone, Singapore) - Population Statistics, Charts, Map and Location. City Population (with data from the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 ^ Kusu Island. 新加坡旅游局 Visit Singapore. [2021-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