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卡达/条目展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典范条目 典范条目

飓风基洛,又名台风基洛,是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第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以及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7个风暴。它亦是2015年继台风哈洛拉后,第二个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从中太平洋进入西北太平洋的风暴,更是自2000年来,第八个以热带风暴以上强度从中北太平洋跨区至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基洛”在中北太平洋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四级飓风标准,随后以三级飓风的强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





优良条目 优良条目

2006年中太平洋气旋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但其性质属非寻常的天气系统。此系统生成时间较正常的天气系统略晚,形成位置也高于一般热带气旋生成纬度。同时,此系统具备典型的副热带气旋及一般热带气旋的特征。然而,随着此系统逐渐进入东北太平洋海域时开始减弱,其残余云系造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强降雨。而气象学者及气象机构对于此系统具有不同的分析。一温带气旋在中北太平洋缓慢移动,然而此温带气旋所处的海面温度,连续两日高于历史均值摄氏2度。10月31日,此温带气旋发展出对流与暖心系统,中心也开始出现风眼。11月1日,此系统中心最高风速高达每小时100公里,系统的结构发展完全。之后,此系统逐渐减弱并以逆时钟的方向旋转,并往东前进至太平洋西北地区。11月2日,当此系统距离俄勒冈州海岸约840公里时,受到高垂直风切影响,导致此系统的对流在翌日几乎消散。此系统之中心在11月1日时在海洋浮标编号第46637号南方,该浮标测得此系统之最低气压约为989百帕。据其他海洋浮标数据显示,附近的低压笼罩区域与此系统有关。由于此系统并未直接通过海洋浮标编号第46637号所处海域,因此此系统实际中心最低气压可能较此数据更低。

2016年7月黄淮气旋是一股于中国北方形成、具高破坏性的温带气旋。此温带气旋引起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地区出现暴雨,间接引发洪涝、风雹灾害,造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黑龙江10省级行政区凡1500万人受灾。这次气旋导致184人死亡与13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50亿人民币。7月中旬,在中国淮河流域和长江之间的区域的锋面形成了一股梅雨。同时,在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不同寻常的向南和向西,阻碍西南气流的发展并让它完全流入中国大陆。此温带气旋在7月19日下午8时于河南形成,日本气象厅同时对其发布烈风警报。发展的同时缓慢的往北北东移动,并在7月20日下午2时于河北达到巅峰,测得中心最低气压992百帕且表面持续风速仍低于8级风。当日下午,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对此发布了暴雨三级警告。在达到巅峰过后,结构开始崩解且西南气流也已经断开造成强度无法顺利维持,并且滞留在北京附近直到余下浅薄的对流云系消散。此气旋在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带来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计是次洪涝风雹灾害造成161人死亡,123人失踪,共计1436.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254.1亿元。在此次的洪水,共紧急撤离了555万人,其中有1万5千人需要紧急救援,并且造成超过129,500栋房屋倒塌、农业损失面积超过12,049平方公里。而河南省的降雨量更是打破了当地纪录,此次降雨量最大地区是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市。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称,安阳市林州东岗雨量站6小时降雨量423毫米;砚花水雨量站6小时降雨量372毫米;安阳县新大堰雨量站6小时降雨量321毫米,均超过百年一遇。同样遭到暴雨袭击的湖北,据沙洋县马良站12小时降雨量测量,累积超过660毫米,创下当年气象国家级自动站监测数据的最高纪录。

飓风洛克,是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第四个于中太平洋命名的风暴。“洛克”在中北太平洋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标准,官方气象机构对于洛克在最终是否有跨洋并没有达到共识,而洛克自形成至消散皆未对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任何人口常住地区构成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