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林高志/沙盒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存技术及保存者

名称 照片 类别 公告日期 所在地 参考
Uploading unfree files after warnings 警告后上传取消自由档。
中山女子高级中学校门、大礼堂-3/31-中山女子高级中学校门及大礼堂分别建成于1963年及1972年,为女建筑师修泽兰所设计。大礼堂外观以高耸之弧形列柱环绕,充分显现现代建筑艺术之美。室内大垮距结构,上层为篮球场、下层为集会堂,体现功能主义之机能需求。修泽兰女士大胆追寻现代主义精神下,结合建筑美学之设计风格,常以圆弧、曲线等柔性造型表现形式实践,成为修泽兰建筑师之现代表现建筑之特色;其中必须搭配之结构工程技术,则由其夫君傅积宽工程师担当,使现代建筑呈现建筑美学时,亦能有结构力学之表现,同时具备双重之技术价值。 2.校门、大礼堂建成至今仍维持原有之功能,为该校于二战后之阶段性重要地标建筑,见证本市校园空间发展过程,具有集体记忆之历史价值。-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141号-141号/@25.048488,121.5352728-中山女子高级中学校门154125.jpg-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31000001
北投育成中心(温泉路119号)-3/16-北投区温泉路119号( A 栋、 B 栋)-本案建物 A 栋兴建于大正 2 年( 1913 B 栋兴建于昭和

19 年( 1944 ),为温泉地区会社休憩使用,具有日治时期温 泉建筑之历史文化价值。 2.A 栋和室空间虽有改变,惟仍保存原有格局, B 栋保存原 物较多,包括二间和室皆留有“床之间”、“违棚”、“栏间”、 原有“竿缘天花”、“缘侧”等,庭园保存原有踏石,石灯笼。 两座建物与庭园、溪流关系紧密。-台北市北投区温泉路119号/@25.1367187,121.5100957-北投育成中心135804.jpg://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28000001

青邨圆讲堂-圆讲堂外貌风格与中山楼、国建馆相似,皆以中国宫殿式建筑艺术为蓝本,与中山楼、国建馆同为政府提倡复兴中华文化之代表性建筑。青邨圆讲堂9863.jpg

2.圆讲堂曾作为国防部阳明山庄视听教室使用,为总政战部青邨干部训练班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之重要建筑群之一,亦为光复后党国政治体制之历史见证。133/11/20-

中山楼周边园区文化景观-本园区范围,起自阳明山中山楼以南,直至湖山路一段道路以北为界,包含市定古迹阳明山中山楼、历史建筑青邨国建馆及青邨圆讲堂,以及座落于阳明山中山楼风水景观轴线之建筑物,如介寿堂、舜水楼、梨洲楼、松柏村、八卦升旗台等区域。中山楼周边园区文化景观9878.jpg-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culturalLandscape/20131120000003
陈文澜古墓群-陈家为北台湾清代中后期重要家族,陈氏祖厝亦为国定古迹, 本墓葬群补充陈氏家族之发展历程,见证道光年间以后,大龙峒陈氏崛起的历史发展,具历史价值。-陈氏家族墓冢位处旧内湖大陂所在,来龙自金山面东出,三处墓冢包括1843年陈在镕墓冢,1857年陈凤阿(陈维藻) 墓冢,1824年陈文澜(1923年重修) 墓冢,陈鹇升(乙未年) 墓冢等,后续虽曾修建,惟墓体形式仍维旧制,为本市保持完整之古墓群,具稀少性。 3.陈文澜墓碑座墓身浮雕螭纹、龙首及惹草纹,碑后墓龟及太极图纹,极具特色,且墓埕现存旗杆、旗杆座、华表石柱,亦具稀有价值。-19/6/18- 台北市

内湖区

内湖路二段179巷63弄附近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90718000002

6143艋舺集义宫-223/7-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249号-集义宫创建于清末,原为艋舺地区货运苦力的信仰中心,具地方特色。2.集义宫仍保存古老祭祀礼俗, 2月15日普渡,十分难得。 3.建物重建于民国75年,保存神像、匾额、旗牌等文物,神龛木作,作工精致,品质精良。石雕为台湾观音山石,具本地特色。-万华区[email protected],121.4991203-艋舺集义宫173152.jpg

康定路279号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8000007

1介寿堂-为青邨干训班、革命实践研究院时期的大型集会空间,前方正对日月池、八卦升旗台。 2. 介寿堂曾作为总裁办公室,为主要核心建筑,东侧空地曾举办美军顾问团庆园游会,系党国时代下空间建构与权力的展现。介寿堂0169.jpg-台北市 - 北投区 - 湖山段一小段 - 128-4-21/11/22-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0000003
5草山林间学校驳坎-约建于昭和8年(1935年),为中学生暑假体验山林、强身健体之体育休憩健身之所,有丰富生态资源,校舍虽已拆除,但驳坎安山岩砌石工整完好。2.日治时代教育设施残迹,为教育发展史之佐证。-台北市 - 北投区 - 湖山段一小段 - 156-台北市北投区阳明路2段15号-21/11/22-草山林间学校驳坎0084.jpg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0000005
“革命实践研究院院舍”秋瑾堂、育乐室、民众会堂、保健所-2014/10/9-革命实践研究院为中国国民党研究及教育训练场,于民国38年10月16日创办于阳明山,民国42年7月于木栅中兴山庄成立分院。本建筑约建于民国42年后,民国48年7月阳明山本院搬入木栅与分院合并,64年革命实践研究院搬回阳明山(现址由国防部青邨干训班使用)。民国83年1月革命实践研究院由阳明山搬回木栅。89年10月25日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沿用至今。-台北市文山区木栅路一段290号-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51004000001
3梨洲楼-台北市 - 北投区 - 湖山段一小段 - 74-台北市北投区-台北市北投区阳明路2段15号-21/11/22-梨洲楼在青邨干训班、革命实践研究院时期做为学员宿舍,为二层中庭合院型态住宿空间。 2. 建筑外观简朴,反映战后政经背景;建筑入口嵌有蒋介石总统落款之楼名,命名系纪念明儒黄梨洲。-梨洲楼0067.jpg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0000004
4舜水楼-台北市 - 北投区 - 湖山段一小段 - 74-台北市北投区-台北市北投区阳明路2段15号中山楼-21/11/22舜水楼0068.jpg- 在青邨干训班、革命实践研究院时期做为讲师宿舍、讲堂,蒋经国曾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第一期讲习班即住宿在此。

2. 建筑外观简朴,反映战后政经背景;建筑入口嵌有蒋介石总统落款之楼名,命名系纪念明儒朱舜水。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0000007

2八卦升旗台-21/11/22-台北市 - 北投区 - 湖山段一小段 - 196-2台北市北投区阳明路二段15号/@25.153195,121.5487051-八卦升旗台0161 (2).jpg

阳明山中山楼园区内的“日月池”(或称“牛奶池”),位在昔日国防部青邨干训班介寿堂南侧,是史前天然陷落的硫磺坑景观,前方则为八卦升旗台,原由军方列管,由于介寿堂是当年军政高层重大集会场所,日月池与升旗台如揽镜自照的地理位置,当年军中传为军运风水象征。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10000006

大沙湾考古遗址-基隆市中正区113号后方-包括新石器时代之讯塘埔文化、圆山文化、铁器时代的十三行文化,以及清末与日治时期阶段等。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210115000003
合库圆山分行Heku Yuanshan Branch
永明寺-台北市士林区台北市士林区仰德大道二段100巷20号永明寺阳明山永明寺/@25.1070245,121.547824-阳明山永明寺(华梵大学的发源地)A

)A440优质文教机构。地址:士林区仰德大道2段100巷20号。阳明山永明寺3192.jpg

永明寺为定法师(1929年-2000年,桃园人,自幼聪慧记忆超强,19岁入佛门,读经神速,曾一夜背会“楞严咒”)承恩师妙法师鼓励与大护法林阿九、李文褀献地及诸大德善信众等协助下,于1960年创立于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草山永福”;建寺之初,高人曾指称“这个地方以后会有文星出现”。   1968年代起22年慈悲的定法师,发心坚持不退转,特先后扩建般若禅院、玄妙堂、功德堂等建物、设备,与晓云法师共同在永明寺创办“莲法学佛园、研究所”等无数龙象僧材的养成学院,奠定华梵大学根基。,校门内雕像。

许远东曾任央行总裁-中央银行-中央银行/@25.0341102,121.5167686-台北市中正区螺斯福路1段2号-许远东曾任央行总裁155933 (2).jpg
- 生活器物-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211230000008
许远东于1995年接替梁国树
布袋戏在台湾的历史,一般认为始于道光咸丰年间,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广东潮洲等地传来台湾。在台湾的历史发展约略可分为九个阶段:(1)笼底戏时期、(2)北管戏时期、(3)古册戏时期、(4)剑侠戏时期、(5)皇民化运动时期、(6)反共抗俄剧时期、(7)金光布袋戏时期、(8)广播布袋戏、(9)电视电影布袋戏。
前内政部北区儿童之家院长宿舍15/9/22桃园市芦竹区吉林路36号-芦竹区营福里长春路5巷1号、
淡水清水岩/@25.1703568,121.4410754,
三峡长福岩清水祖师圣诞祭典-三峡祖师庙/17-三角涌迎尪公-新北市三峡区长福街1号三峡祖师庙-三角涌迎尪公-三峡祖师庙1911.jpg

新北市三峡区秀川里长福街1号-三峡长福岩清水祖师庙主祀清水祖师,相传清乾隆年间先民自泉州安溪清水岩奉请清水祖师香火来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峡、莺歌、树林、大溪的泉州籍移民倡议建庙,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于三峡建立长福岩清水祖师庙,并以姓氏分为七个股,由七股的信徒管理庙务。


新北市三峡区新北市三峡区礁溪段264-8地号三峡拱桥-新艺术风格,其灯柱外观以当时流行之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具时代性的设计风格。新北市三峡区礁溪段264-8地号三峡拱桥/-三峡拱桥1902 (3).jpg

愿以此功德 庄严修净土 上报四重音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声极乐国


愿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 庄严修净土 上报四重音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声极乐国


愿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C

1997年10月随李登辉总统赴中南美洲访问。 9月公布实施中央登录公债时作业要点。

修正中央银行对于银行办理融通作业要点。

1997年11月修正信用合作社资金转存期融通办法。

1998年赴洪都拉斯参加中美州银行理事会年会。

1998年12月2月16日参加余印尼举行的东南亚国家中央银行总裁年会后,回国途中与飞机失事因公殉职于台湾。

8月修定购置住宅贷款办法。

1989年62岁参加美国总统布希的就职典礼。 1989兼任银行公会理事长,

11月设立土银企划部,调查研究室。

1990年担任中央银行理事。

1990年3月接任台湾银行董事长。

1992年12月合库,土银,中小企银,在比利时成立联合银行。

1995年接任中央银行总裁。

1995年 建置金融同业调拨清算作业电脑系统。

1996年5月任财团法人建弘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许远东先生毕业于龙山国小成功中学台湾大学政治系。

1953年进入合作金库担任办事员

1957与鹿港黄免水免结婚。

1957长李秋阳出世

1959长子志平出世

1961次李文馨出世

1977年于合库设立推动实验银行制度,账户管理员制度,强化授信业务功能。

1979年52岁生升任土地银行总经理。

1980年53岁身任第一银行总经理。

1982年55岁调任财政部金融司司长。

成立舒困工商困难指导小组。

8月筹备召开金融业务检讨会。

推动农业信用保证制度原理加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方案。

1983年56岁办理银行法,修正保险法,并研拟存款保险条例草案,推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1984年57岁调任土地银行董事长。

许远东安息处-阳明山永明寺-台北市仰德大道2段100巷20号-永明寺/@25.1070245,121.547824

许远东安息处 104438.jpg


许远东(1927年5月22日-1998年2月16日)-台湾苗栗县头份火车站/@24.6046138,120.9073049,台湾苗栗县人。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历任台湾财政金融界公股要职。许远东故乡2220.jpg 许远东1953年进入台湾省合作金库花莲支库任办事员,1954年担任合作金库总行研究室办事员,1959年为合作金库储蓄部企划课长,1968年为合作金库农贷部副理,1974年为合作金库副总经理,1979年担任土地银行总经理,1980年担任第一银行总经理。1982年担任财政部金融司长,1984年担任土地银行董事长,1989兼任银行公会理事长,1990年1月担任中央银行理事,7月担任台湾银行董事长。

许远东于1995年接替梁国树担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阳明山美军福利社4826.jpg
:草山水道系统#111市定古迹。草山水道系统 4319.jpg-草山水道系统8215.jpg

  草山水道系统,地址:北投区湖田段2小段597地号及士林区福林段2小段540地号等72笔地号之部分土地。

  草山水道系统为台湾第一个系统性古迹。兴建于1928年,至1932年完工,为治台北市第二套饮用水源工程。计有取水井导水渠水管调整井、水管桥、发电所等,共14项设施,全长超过十几公里。部分仍持续使用中。

  水管路分为平面段与阶梯段,供行人行走的路则称为水管路步道

  平面段,指的是气瀑室至调整井之间几乎相同等高线的部分,输水管就位于道路下方。步道阴凉,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像赤蛙、藻类等。

  阶梯段,指的是从调整井下山到三角埔发电所的部分,输水管大多位于阶梯步道旁,多为露出地面的大型黑色金属制水管。利用水的落差将水送至三角埔发电所发电,此水管原为陶瓷制,后来才使用高压钢铁管。

  三角埔为天母地区旧名。三角埔发电所是全台唯一用自来水的发电厂,完工于1931年(昭和6年),利用上方调整井(标高300米)与发电所之间落差进行发电。

沿途风景秀丽,虫鸣、鸟语花香很愉快的旅程。

谢金汀苗栗县政府7190.jpg
摩耶精舍 1 0340.jpg
林语堂阳明山 故居1914.jpg
国民革命军阵亡政工人员纪念碑-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北路二段70号-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北路二段70号/@25.1397093,121.4917428国民革命军阵亡政工人员纪念碑 155758.jpg-建于民国43年,为纪念政治作战学校学生,于民国42年分发部队实习,在东山岛突击战役壮烈成仁。本纪念碑彰显政治作战学校训练精神,以及纪念年轻学生为国犠牲之情怀,具见证现代史价值。
复兴武德精神堡垒-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北路二段70号-复兴武德精神堡垒台154516.jpg
北投温泉浴场#40三级古迹。北投温泉浴场7010.jpg-台北市北投区中山路2号/@25.136692,121.5071488

地址:台北市北投区中山路2号

从日据时代开始,北投即有温泉乡的美名,北投温泉博物馆以前叫北投温泉公共浴场。1913年,当时的台北州厅,为了要避免露天泡澡的不雅,提升享用温泉的品质,仿照日本静冈县伊豆山温泉的方式兴建而成,是当时规模最大、最华丽的公共浴场。1923年为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来台,又增建了特别休息所,成了今天所看到的规模。


      北投温泉博物馆,占地约700坪是两层楼仿英式砖造建筑,一楼为砖造,设有大型温泉浴池;二楼为木造,内有休憩室、娱乐室、餐厅,为当时最富盛名,规模最大的公共浴场,也是北投温泉发展的象征。


二战后,1994年北投国小吕鸿文、黄桂冠、谢淑玲、许家宝老师规划教学主题,以“乡土教学”为重点。进入“台北县议会招待所”,发现这栋建筑即是“北投温泉公共浴场”,知道这栋建筑的历史价值。又同年逢甲大学建筑系学生陈林颂由北投温泉公共浴场等北投历史空间之研究,为逢甲大学毕业论文,几经陈情要求保存这栋建筑,1996年,正式由内政部核定公告为三级古迹。后经市政府拨款修复,于1998年,正式成立北投温泉博物馆对外开放,展出北投的历史、人文、产业等。

北投縠仓#98市定古迹、北投赖氏祖祠#213历史建筑。

1.北投縠仓,地址:台北市北投区大同街153号。北投縠仓 6970.jpg-台北市北投区大同街153号/@25.135742,121.4989188

  北投縠仓建于日治昭和13年(公元1938年)。当时属于有限责任北投信用购买组合所经营。战后北投成立农会,继续为农民服务。

  北投榖仓平面呈曲尺形,包括办公室、碾米机房及长条形的榖仓。谷仓的屋顶凸出通气小屋顶,内部以中央输送带分为左右两边的仓库,为了隔热,又有砖造栱廊。谷仓共分隔为十二间,隔间以砖砌成,墙上有竹编网,可使稻榖避潮。屋顶桁架全为木结构,迄今仍完整。碾米机等设备仍为质地优良桧木所造,目前仍保存良好,为全台所罕见之实例。各地谷仓略有差异,农民多将所生产的稻谷卖给有工厂的农会团体。台湾因水利设施改良而稻米生产量大增。北投及关渡平原的稻米生产量很多,农会谷仓业务繁忙,除了供销外又有信用贷款之服务。


2.北投赖氏祖祠,地址:台北市北投区文林北路221巷18-1号

  北投赖氏祖祠,清乾隆45年(1780)赖氏先祖来台,此建筑为1915 年所建之独栋砖造一层楼屋,屋顶为两批水斜屋顶,正门入口有凹寿设计,并有传统式砖百叶,屋身与护龙并不连接,是台北市中罕见、有特色的传统闽南式砖造建筑,展现生活形态特征。

周氏节孝坊#23三级古迹。地址:北投区丰年路一段36号前。      25.1341265,121.4977834周氏节孝坊 6930.jpg

  周氏节孝坊是为表扬节孝而建立,陈玉麟之妻周绢娘(1788年-1846年),年轻时就丧夫守节抚养孩子,并且事奉翁姑尽孝。周娟娘的坚贞事迹,经内阁中书陈维英奏闻,旨谕立坊表扬,此外尚有绢布“捷报”一枚。自此文官经过此地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连关渡妈祖巡视绕境,也都经过此地以示尊重。

 周氏节孝坊于咸丰11年(1861年)建成,牌坊原有三层,清光绪23年(1897)大地震,石坊二层以上护龙及圣旨牌全倒塌,牌坊只剩一层,当时日治之际,子孙无法立即修复,1985年内政部指定为三级古迹。1992年,台北市民政局立有“三级古迹周氏节孝坊”碑。近年才由市政府民政局予以复原整修,周氏节孝坊已成为当地街巷的重要指标。

  周氏节孝坊是一座四柱三间的石造牌坊,用观音山石建造,在坊额题有“天旌节孝”四字,大梁雕双龙护珠,龙首雕刻雄劲有力,造型富有古拙之美,颇具特色。观音山石建造,较易受风化,所以碑文已有部分损坏。

2.日军震洋特攻队格纳壕#474历史建筑。位置:北投区关渡宫后方河滨公园旁,洞口前为知行路河滨段。    

  二战末期台湾地区的震洋特攻队部署在高雄左营、台北关渡等地,震洋艇平时藏在山壁挖凿的山洞(即格纳壕),各壕间有横坑相通,格纳壕为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遗迹,见证二战日军自杀性特攻战术的历史。

  邻居林君称:震洋艇置大壕,驻军住小壕。当时以人工挖掘而成的格纳壕,其工艺技法对比现今使用大型机具开凿的隧道工程,具特殊性。515当天行前下雨,到关渡放晴,拍照后大雨感恩。

阎锡山故居#114市定古迹、阎锡山墓#148市定古迹。阎锡山墓 5517.jpg-地址:士林区永公路245巷34弄273号及277号。阎锡山故居5236.jpg

阎锡山(1883-1960),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国军陆军一级上将。北洋军阀晋系领袖。38年北平失陷,南京撤守,阎锡山率部浴血作战,最后守军全部壮烈牺牲,史称“太原五百完人”。嗣后阎锡山于广州就任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试图扭转大陆危局。年底,大陆撤守,政府迁台,一度代理总统。39年3月,蒋中正复任总统职,阎锡山以中枢负责有人,卸行政院长职,转任总统府资政,晚年隐居。

  古迹本体石头屋名为“种能洞”,阎先生因怀念家乡,欲仿山西高原窑洞建筑,基于军事防卫需要,择于可居高临下俯视淡水河口与台北盆地之防风山坡上建造。红砖屋墙厚九十公分、楼版厚度为三十公分,窗户加装钢板,具防卫功能。建物历经半个多世纪,目前保存状况良好,属战后防御性及避世概念故居,具保存价值。

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故居现为重要文化古迹。阎锡山定居阳明山,过着“十年隐居,十年著作”的生活,故居与墓园现为市定古迹,但仍由阎锡山侍卫打理(105年3月4日参访时与张日明86岁老先生请益:表示山西来客指定参访的人很多)。

   1939年12月至1943年4月任山西大学校长,其著述有:《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阎伯川言论集》等。

北投文物馆#80市定古迹。1.北投文物馆,地址:台北市北投区幽雅路32号。

 北投文物馆,始建于日治时期1920年,原为一座温泉旅馆“佳山旅馆”一度曾为日本神风特队所使用,政府迁台后由外交部等接管,之后拍卖民间,由私人豪宅转变为“台湾民艺文物之家”,1984年正式改为“北投文物馆”。

2.北投不动明王石窟、#82市定古迹,地址:北投区幽雅路杏林巷2号对面。北投不动明王石窟8225.jpg

“北投不动明王石窟”为台湾较少见的佛教石窟,佛教密宗护法神。醒目的红白木造亭,后方是台湾难得一见、目前保存完整的不动明王石窟寺。不动明王是日本人普遍恭奉的佛教神祇,奉如来佛之命在世间弘法,属密教之真言宗。

 而不动明王寺的创建者佐野庄太郎是为了寻找治疗气喘的方式来到北投,创于1925年,也为旅馆星乃汤经营祈求生意兴隆创建,与北投温泉区之开发关系密切。此寺为本市少见石窟形式寺庙,有人工瀑布、石窟及各时代建立的石碑等石造遗迹,颇具文化宗教之价值。

3.张学良故居,北投区复兴三路70号。

  建筑始建于民国49年,为张学良于民国50年至83年软禁期间之住所,张学良为发动“西安事变”重要人物,影响中国近代史至深且远,具见证历史人物及事件之意义及价值。建物包括主房、车房、门房、地下礼拜堂、岗哨等,建筑虽经改建,惟仍保留当年居住期间之建筑配置,可提供研究张学良在台生活的资讯。现以少帅禅园经影餐厅等。

台大农业陈列馆#273历史建筑、台大农业陈列馆9519.jpg台大机械馆#416历史建筑。地址:大安区基隆路四段1号。

1. 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为台大仅存之洞洞馆,洞洞馆本来共有三栋(哲学系、人类学系及农业陈列馆),为类似三合院规格,因故拆除其中2栋。

  农复会(现农委会)利用美援经费补助兴建。1964年落成启用。最初的设立目的是宣扬、展示中华民国政府农业计划的政策,像是土地改革成果,记录农业方面的历史以及重大里程碑。

  建筑师张肇康先生,将农业陈列馆内部的设计,规划在方格模矩上,梁柱的分布也配合着地板上黑色的方格。为现代主义在台湾发展过程中有创造性、有地域风格且施工技术精良的作品,可见证具有学术研究之地位与价值,为台大历史中代表战后初期重要之一页。

  内部两侧一方一圆垂直梯亦是1960年代流行风格的表现,其他像格子梁结构系统、皆为现代主义表现的综合体。窗户的设计,是以琉璃瓦孔群来构成,日光可借此映射入屋内,回廊展现传统建筑特征。


台大机械工程馆 7676.jpg2. 台大机械工程馆创建于 1943 年,日据时期台北帝大工学部的建筑案例,具体展现工学部创建发展特色,为大学工业教育的先驱,具突出的历史代表性。机械工程馆山墙立面素壁高耸,南北侧扶壁柱、兼具通气排水用途的排气管柱、日式RC出窗、屋顶三段式防火隔墙等,呈现工学部实验教学建筑之特色。

台大农业陈列馆#273历史建筑、台大机械馆#416历史建筑。地址:大安区基隆路四段1号。

1. 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为台大仅存之洞洞馆,洞洞馆本来共有三栋(哲学系、人类学系及农业陈列馆),为类似三合院规格,因故拆除其中2栋。

  农复会(现农委会)利用美援经费补助兴建。1964年落成启用。最初的设立目的是宣扬、展示中华民国政府农业计划的政策,像是土地改革成果,记录农业方面的历史以及重大里程碑。

  建筑师张肇康先生,将农业陈列馆内部的设计,规划在方格模矩上,梁柱的分布也配合着地板上黑色的方格。为现代主义在台湾发展过程中有创造性、有地域风格且施工技术精良的作品,可见证具有学术研究之地位与价值,为台大历史中代表战后初期重要之一页。

  内部两侧一方一圆垂直梯亦是1960年代流行风格的表现,其他像格子梁结构系统、皆为现代主义表现的综合体。窗户的设计,是以琉璃瓦孔群来构成,日光可借此映射入屋内,回廊展现传统建筑特征。


2. 台大机械工程馆创建于 1943 年,日据时期台北帝大工学部的建筑案例,具体展现工学部创建发展特色,为大学工业教育的先驱,具突出的历史代表性。机械工程馆山墙立面素壁高耸,南北侧扶壁柱、兼具通气排水用途的排气管柱、日式RC出窗、屋顶三段式防火隔墙等,呈现工学部实验教学建筑之特色。

.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和平东路一段183巷7弄6号#254历史建筑、-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和平东路一段183巷7弄6号 3782.jpg-2.和平东路1段187号#218历史建筑。3.台湾大学公共宿舍-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248巷8号、10号#325历史建筑。

1.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医学院院长杨思标寓所。地址:大安区和平东路一段183巷7弄6号。

1.杨思标,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院学士,1953年荣获日本新泻大学医学博士,为台湾胸腔内科知名权威学者,尤专长肺部X光片判读,对肺结核及肺癌研究、诊断与治疗,有独特的技巧与贡献。

      杨思标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科主任、省立台中医院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客座教授、台大医学院附设医院、院长、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中沙医疗团团长、慈济护理专科学校校长。

         杨思标博士于1983年接掌台大医学院院长,在附设医院实施专勤制度(1984年8月),完成编辑《枫城四十年》,于1985年荣退,仍远赴花莲接掌佛教慈济护专校长,主持校务,培植护理新军。

  杨思标校长寓所,建于1930年代,由台北帝国大学教授佐藤佐教授等发起,学人教授自资兴建供为住家使用之建筑。为殖民时期昭和町旧址之高级文人住宅区,是台北市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况良好,格局完整,值得保存。

2.平东路1段187号,面临大马路商业价值较高,虽同建于1930年代日式建筑,有部分修建,门墙上装置一个老式的大喇叭,甚为显眼。

3.為臺灣大學公共宿舍
台北市福景宫#302历史建筑、下内埔营舍#217历史建筑。台北市福景宫,地址:大安区光复南路698号。

  福景宫为主祀福德正神道教庙宇。兴建于1921年(1952年重建),为位于台北大安区的中型传统建筑庙宇。 土地神乃民间信仰普遍的,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

  下内埔营舍,大安区辛亥路三段的和平国小用地范围内。下内埔营舍 9858.jpg是40年代政府撤退来台时,陆军工兵以鱼鳞木板所建造的一层楼军舍,系砖墙与木桁架屋顶构造物,约20栋,民国57-58年始分配予陆军退伍军官做为单身宿舍之用。已拆除。是非常时期退员生活文化、记忆、空间之环境氛围,具历史意义与特色。

汀州路台铁旧宿舍#181历史建筑、汀州路台铁旧宿舍 3751.jpg2.台铁旧宿舍─济南路三段15号#236历史建筑、3.台铁旧宿舍─临沂街63巷19号#237历史建筑、4.海军将官官舍中正区泰安街1巷2、4及6号#253历史建筑。

1.汀州路台铁旧宿舍地址:中正区罗斯福路3段316巷9弄1、3、5、7号。

2.台铁旧宿舍─济南路三段15号。

3.台铁旧宿舍─临沂街63巷19号。

  台湾铁路管理局,负责经营台湾传统铁路路网,为台湾规模最大的铁路业者,在职员工共1万余人,营运路线共有13条,长度达1085公里,其亦为国际铁路联盟准成员。

  台铁的创建,可追溯至清治时代的1887年由台湾巡抚刘铭传成立的全台铁路商务总局日治时代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现今的组织编制与路线规模多奠基于此时期。二战后由政府接收, 1998年精省后改由交通部管辖。

  1970年代之后铁路电气化自负成本与人事退制度等累积庞大债务,加上运输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于1990年之后的营运状况已经处于严重亏损,至2000年已累积至将近新台币千亿元。

  所以汀州路台铁旧宿舍,靠近公馆商圈,得以出租增加收入,济南路三段15号已拆除似做改建的准备,临沂街63巷19号闲置,张贴广告拟出租。

4.海军将官官舍中正区泰安街1巷2、4及6号#253历史建筑。建筑年份约为昭和时代(1920─30年代)。为殖民时期之高级文人住宅区。

义芳居古厝#30三级古迹、芳兰大厝#89市定古迹。义芳居古厝4289.jpg

1.义芳居古厝,地址:大安区基隆路3段155巷128号。

2. 芳兰大厝,地址:大安区基隆路3段155巷174号。

1.     义芳居古厝创建清光褚二年(公元1876年),为台北早期开拓者陈朝来所建。位于昔时台北盆地边陲,名下内埔庄,靠蟾蜍山。属于单进多护龙的三合院民居,由前埕、正身、左右护龙、左右外护龙空间组构而成。

  因过去地处散村聚落,故常以莿竹围篱环绕,缺口为宅第入口。前埕石板采用棕黄色砂岩铺成。祖先厅在中央明间,正厅左右房为主人居所。子孙廊除通左右厅房外,有防御的功能,在窗台下石砌墙面有铳眼。为防御系统的设计,包括门后的暗闩、独立的铳柜。

2. 芳兰大厝;义芳居开台祖陈振师经商得法,50岁即成大富。于嘉庆11年(公元1806年)时。先买下二落大厝,重建为三合院宅第,名之为“芳兰”大厝。

3. 六张犁高氏古厝:大安区和平东路三段212巷39号、41号。

为三合院格局之传统住宅,建筑构造之特色反映泉州安溪地区之特色,出檐用二跳斗拱,正面无退缩之“凹寿”,屋脊用燕尾式。正面大门、窗、左右山墙及后墙,部分砖构造,其余大多仍保持土埆壁。最具特色为正门门槛,为石造。

4.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旧北楼”: 大安区信义路3段143号。

设计于民国37~38年 ,兴建地下(无)地上二层,加强砖造加木桁架屋瓦顶,一字型,简易本国式一般教室18间,总坪数为605坪。

.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丁观海、丁肇中寓所#255历史建筑、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丁观海、丁肇中寓所 3996.jpg2.台湾大学日式宿舍-新生南路一段97巷5号#261历史建筑。3. 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瑞安街264巷16、18号日式宿舍-#341历史建筑。

1.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籍贯山东省日照市,为华裔美国人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次原子粒子J粒子”。1956年9月,丁肇中以志趣不合为由休学,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物理学。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伯顿·里克特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基本粒子。1976年,两位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及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他是首次用中文在颁奖典礼发表演讲的科学家。他在演讲中强调实验和理论工作同样重要。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早年求学于光华大学交通大学,因国共内战,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入台湾,担任国立台湾大学工程学教授。母亲王隽英是心理学教授。

2-3.三所日式宿舍均系学人教授自资兴建供为住家使用之建筑。为殖民时期之高级文人住宅区,现况良好,格局完整,值得保存。

“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罗铜壁寓所”#131市定古迹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12巷5号“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罗铜壁寓所”3696.jpg

  罗铜壁生于民国16年南投县人。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师承野副铁男先生,曾公费到美国进修生物化学3次,1960年得日本仙台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72年应时任钱思亮院长邀,在中央研究院开办生物化学研究所,为首任所长任期6年。

曾任台大生化所所长、理学院院长、教务长。198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应李远哲院长邀请,以台大教授兼中央研究院代理副院长,1995年从台大退休生效的同时,真除中央研究院副院长,1997年卸任。专长天然物化学之研究,蛇毒蛋白分子之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研究、脑下腺激素蛋白分子之分离纯化、化学结构、功能、分子选殖、表现及基因结构研究。

刘荣标教授寓所#138市定古迹。地址: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7巷2号。

  刘荣标教授寓所,建于1930年代,由台北帝国大学教授等发起,学人教授自资兴建供为住家使用之建筑。

  为殖民时期昭和町旧址之高级文人住宅区,是台北市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保存。于1930年代的台北帝大教授宿舍,建筑格局、形式与一般官式宿舍不同。战后为台湾大学兽医系刘荣标教授寓所,建物原材料百分比极高,包括玄关、客厅应接室及后面长廊均为原物。刘荣标教授夫妇往生后,媒体报导105年由富邦文教基金会得标建物。

“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130市定古迹。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9巷5号/@25.0276266,121.5327694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9巷5号。“国立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9664.jpg

翁通楹寓所为殖民时期昭和町旧址之高级文人住宅区,是台北市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虽然格局较小,部分增建,然内部原物多,庭院宽阔,内外大致保存完整。现住者翁通楹教授,曾任台大工学院院长。

紫藤庐#43市定古迹、台北监狱围墙遗迹#56、原台北刑务所官舍历史建筑#338。

紫藤庐 9079.jpg

1. 紫藤庐,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大安区新生南路三段16巷1号

2.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地址:台北市大安区金山南路电信局边墙(略)

3. 原台北刑务所官舍,地址:大安区金华街135号等19户门牌地址及爱国东路3号(略)


1.     紫藤庐为日式住宅集中区的一座古雅的木造建筑,环境宁静而清雅;战后1981年开设茶艺馆,因屋前的老紫藤缘著屋檐蔓伸,遂命名为“紫藤庐”。整栋古屋充满了文艺气息,吸引了许多关心时政、前卫文化及艺术工作者常来聚会,此处逐渐成为自由主义及社会、政治改革运动的空间代名词。为彰显紫藤庐的文化价值,经各界奔走,紫藤庐于1997年被指定为市定古迹而获保存,乃取其精神之故。


房屋是一间木砖混合的二层楼建筑,1920年代房屋始建完工。1945年以前,作为台湾总督府的高等官舍所使用。

殷海光故居#109市定古迹。殷海光故居9096.jpg1.殷海光故居,地址:大安区温州街18巷16弄1-1号。

殷海光故居位于弄底,公元1945年所建,此区日据时代为台大教授的宿舍群,植物浓绿青翠,充满浓厚的文艺学术气息。殷海光(1919年—1969年)原名殷福生,湖北省人。著名哲学家。曾师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等。

1949年来台,除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授课,另外为《自由中国》撰写政论文章,秉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以文笔对抗言论思想禁制,对台湾后来的民主政治发展产生影响。

此栋屋舍为一层楼之日式木造房屋,基地呈现一三角形,与周遭其他宿舍相连。保存了殷海光先生重要的文化资产。台湾大学近年来开放故居供学校做校外教学之用,并于2008年月委任财团法人纪念殷海光先生学术基金会经营管理。整体环境清净优雅,树木花卉茂盛,传统日式木造房屋,已改为磨石之地,室内摆放许多书籍文物等,屋前挖出一个小水池,听说是主人的泡澡及孩子的游泳池 已干枯仅有落叶片片。

台湾师范大学原高等学校校舍(讲堂、行政大楼、文荟厅、普字楼)‪#‎57市定古迹。台湾师范大学原高等学校校舍 4793.jpg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1段162号。

  台湾师范大学前身为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创立于1922年,1926年改称为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为日治时期进入大学前的预备教育。

  古迹建于1929年,由总督府官房营缮课所设计,可视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里程碑。师大的旧校舍包括礼堂等都采用略带中世纪歌德建筑风格,特色是将屋顶女墙作成古堡的城垛造型,门窗采用尖拱,并有凸出窗,以便引入较多的光线。讲堂外观雄伟而庄严。

战后于1946年设立台湾省立师范学院。1955年改名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 1967年改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讲堂:目前作为礼堂使用。

行政大楼:现作为行政大楼使用,仍旧维持日据以来使用功能。

文荟厅:内部空间改成学生福利中心及自修室。

普字楼:现作为教学大楼使用。

     另于2008年与2009年获教育部补助“师资培育之大学发展卓越师资培育计划”。2011年于“卓越教学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皆获得教育部补助,其中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藉以推动国际华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

金山南路1段30巷12号日式宿舍-金山南路1段30巷12号日式宿舍3657.jpg-台北市中正区金山南路1段30巷12号-光复初期国民政府中央官员宿舍,建筑内、外部空间仍保有日式宿舍之建筑特色,具当时都市住宅群落特征、其整体布局与建物构造
锦町日式宿舍群台北市大安区金华街84、86号-锦町日式宿舍群 3834.jpg

锦町日式宿舍群之空间格局为日式住宅风格,外观特征系编竹泥墙外贴雨淋板、屋架为木桁架、屋面铺日式黑瓦。总体建筑构造为木结构形式,总体保有日式建筑之特色。

台北市福景宫#302历史建筑、下内埔营舍#217历史建筑。台北市福景宫,地址:大安区光复南路698号。台北市福景宫9834.jpg

  福景宫为主祀福德正神道教庙宇。兴建于1921年(1952年重建),为位于台北大安区的中型传统建筑庙宇。 土地神乃民间信仰普遍的,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