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好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好礼(1294年—1368年),中国元朝政治人物。敬可,真定蠡州(今河北省蠡县)人。

丁好礼精通律算,在户部初试,担任中书掾,授户部主事,擢昇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入朝为户部为员外郎,拜监察御史,又入户部为郎中,升为户部侍郎。担任京畿漕运使,建议在通州置司,讲究漕运的优缺点,定为成法,人们以为方便。担任户部尚书。当时国家财政紧张,丁好礼能节制财用。昇任参议中书省事,转任治书侍御史,出任辽阳行省左丞,没有成行,留下担任枢密副使。至正二十年(1360年),元顺帝拜他为中书参知政事

当时京师饥荒,父子相食。天寿节,朝廷想要按照成例大宴会,丁好礼请求削减用度。朝廷不听,请求退休,于是以集贤大学士致仕,给全俸家居。扩廓帖木儿扈从皇太子还京,送给朝贵山东粟米,给丁好礼一百石麦子,丁好礼不受。至正二十七年(1368年),再被任用为中书平章政事,因为论议不合,再请退休,特封赵国公明朝大军入京城,有人劝他拜见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丁好礼怒叱道:“我从小吏官至极品,爵上公,现在老了,所恨无以报国,所欠惟一死而已。”数日后,明朝大将召丁好礼,他不肯行,被带到齐化门,与中书参知政事郭庸抗辞不屈而死,时年七十五岁。

传记资料

  • 元史》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三 忠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