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猫理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 picture of a striped cat in an apparent seated position with its legs spread, looking at the camera. In the upper left corner is the text "Why U Wanna Censor Me?" in white capital letters
Lolcat图片常常被网络上的使用者分享。

可爱猫理论是关于网络行动互联网审查的一种理论。“可爱猫”是由伊森·佐克曼(Ethan Zuckerman)于2008年所提出[1][2],用于代称流传于网络上,价值偏低但极为热门的事物。这个理论假定多数人对于网络上的行动主义激进主义没有兴趣,使用网络通常是用以进行日常的活动(包含但不限于浏览色情网站、阅读并传播迷因Lolcat等)。为了这些日常活动所打造出来的工具(如FacebookTwitter与其他类似的社群网络服务平台)不仅是对一般人,同时对社会运动行动者也是非常有用的,这些人通常缺乏资源来自行打造专用的类似工具。这使得这些行动者们较能免于受到政府的报复,因为相较于关闭一个私人的网站,关闭一个受欢迎的公众平台更容易受到一般民众的抗议。[3]

网络审查、网络封锁与后续效应

常见的网络审查与封锁透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封锁关键字、封锁网址、进行域名服务器快取污染、封锁IP地址。封锁关键字所需耗费成本极为高昂,需要建立一套封锁列表并对整个国家之中所有的网络封包进行检查;封锁网址则效果甚微,网站营运者只需改写网址即可绕过封锁;域名服务器快取污染尽管执行方式简单有效,却会使网络用户在发现无法存取所需网站后,改使用未经污染的域名系统服务,自此之后这个手法将无法再对该用户起作用。封锁IP地址通常是极权国家政府最常使用的一套方式,低成本且高效率的限制了该地区所有网络用户对特定网站的访问。[3]

封锁某个受欢迎的网站服务带来的通常是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将使网络用户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匿名的代理服务器服务,以及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前者可能让原本对相关议题毫不关心的一般人开始了解议题内容、并且看到更多原本极权政府不愿意普通民众了解的事情(例如政治镇压社会运动社会不平等等) 后者将消耗执政当局的政治资本,可能为执政者带来不稳定的局面。[3]

相关案例

突尼斯

突尼斯异议人士萨米·本·加尔比亚(Sami Ben Gharbia)长期关注其国内之人权议题,其本人在2011年之前是居于荷兰的政治难民。萨米认为,突尼斯总统宰因·阿比丁·班·阿里擅长用良好的公关掩饰突尼斯对人民的压制,故他选择制作影片揭穿突尼斯政府或使其感到尴尬。在阿拉伯之春事件中,萨米及相关人权运动者曾经在网络上发布影片,其内容是批评该国第一夫人使用总统专机前往欧洲多个都市购物,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由于萨米的部落格早已被突尼斯政府封锁,于是他们将影片一同发布在DailyMotion(法语世界中广为使用的影片分享网站)上,使得突尼斯政府封锁了该网站。[3]

巴林

巴林的社会运动者透过Google地图制作了一份PDF档案,用以揭露在这个拥挤的国家之中,土地都保留给皇室宫殿此一事实。由于阻止PDF档案的传递将对商业造成严重打击,巴林政府封锁了Google地图,这使得该国部落客,如知名的言论自由倡议者Mahmood Al-Youssif大为光火。在短暂的时间后,巴林政府就放弃了封锁。[3]

政府的反制手段

包含但不限于:禁止代理服务器服务、透过商务或法律手段迫使外国公司遵循该国政策、建立或培植能够被政府控制的类似工具。

中国

中国政府建立了一套防火长城用于网络言论审查,被由哈佛法学院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共同组建的“开放网络促进会”(OpenNet Initiative)评论为“全世界最发达的。比起其他有些国家的类似系统,中国的网络过滤范围广,手法细致,并且效果显著。”。此外,由于语言的不同,中国的网络公司开发出了中文版的社交软件如微信百度等,取代了欧美国家中常见的软件或网络服务,这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自然受到中国政府的管制。[3][4]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政府曾经建立了一个模仿Google的网站,其中大部分搜索都会导向一个结果,其中显示“KGB正在午休时间,请稍后再试。”[3]

参考文献

  1. ^ Shirky, Clay. The Political Power of Social Media. Foreign Affairs. 2011-01-01 [2012-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6). 
  2. ^ Shapiro, Samantha. Revolution, Facebook-Styl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9-01-22 [201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Bright Green: The Cute Cat Theory of Digital Activism. Worldchanging. [2012-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4. ^ Zuckerman, Ethan. Cute Cat Theory: The China Corollary. 2007-12-03 [201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