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
吴伯宗 | |
---|---|
大明武英殿大学士 | |
籍贯 | 江西金谿县 |
原名 | 吴祐 |
字号 | 字伯宗 |
出生 | 元元统二年(1334年) 江西金谿县 |
逝世 |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 谪居云南途中 |
配偶 | 倪氏 |
亲属 | 曾祖吴可,祖吴泰运,父吴仪,母何氏 |
出身 | |
| |
著作 | |
|
吴伯宗(1334年—1384年),名祐,字伯宗,以字行,江西金谿人[1],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状元。
生平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中江西乡试解元。次年,联捷辛亥科状元,为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位状元。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修编《大明日历》[2]。当时胡惟庸独揽大权,欲其附庸,吴伯宗不屈从,后被贬职于凤阳。后上疏谈论时政,弹劾胡惟庸,后朱元璋准奏,并召还[3]。出使安南(今越南),取得四只大象归国。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武英殿大学士。同年九月,奉命与翰林学士李翀、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翻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洪武十七年(1384年)谪居云南,暴卒途中[4]。伯宗无子,殁时囊空如洗,由其妻倪氏勉力归葬乡里。
著作
著有《荣进集》4卷等。
注释
- ^ 《洪武四年辛亥科进士登科录》:儒籍,治《书经》,年三十八岁中式洪武四年辛亥科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八月二十九日生,其曾祖吴可,宋登仕郎漕贡进士、祖吴泰运、父吴仪,元乡贡进士;母何氏。具庆下,妻倪氏。中式第一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十四名。授礼部员外郎。
- ^ 《明太祖实录》(卷62):“洪武四年三月乙酉朔,策进士于奉天殿。登第者百二十人。赐吴伯宗等三名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赐同进士出身。诏赐伯宗朝服冠带,授礼部员外郎。高丽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朴实、柳伯儒皆不第。三人俱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厚给道里费遣舟送还。”
- ^ 《明史》(卷137):“吴伯宗,名祐,以字行,金谿人。洪武四年,廷试第一。时开科之始,帝亲制策问。得伯宗甚喜,赐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胡惟庸用事,欲人附己,伯宗不为屈。惟庸衔之,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辞甚恺切。帝得奏,召还,赐衣钞。”
- ^ 《明史》(卷137):“奉使安南,称旨。除国子助教,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改翰林典籍。帝制十题命赋,援笔立就,词旨雅洁。赐织金锦衣。除太常司丞,辞。改国子司业,又辞。忤旨,贬金县教谕。未至,诏还为翰林检讨。十五年进武英殿大学士。明年冬,坐弟仲实为三河知县荐举不实,词连伯宗,降检讨。伯宗为人温厚,然内刚,不茍弇阿,故屡踬。逾年,卒于官。伯宗成进士,考试官则宋濂、鲍恂也。”
参考书目
参看
外部链接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