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坎伯·摩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伯·摩根博士(George Campbell Morgan,1863年12月9日—1945年5月16日)是一位英国福音派布道家、杰出的圣经学者,曾长期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礼拜堂牧师(1904年-1919,1933-1943)。坎伯摩根也因其卓越的解经,而被誉为“解经王子”,许多人甚至从摩根身上得到许多帮助,例如布道家慕迪、孙德福博士、钟马田、史百克等。摩根留下的六十卷解经书,更使后人得着许多属灵帮助。[1]摩根能成为“解经王子”成功的秘诀除了有敬虔的属灵生活外,就在于他殷勤用功了。他说:“圣经从来不向懒惰的人说话,在一切文学作品中,没有一样比圣经更要求人努力运用。”[2]

生平

摩根出生在英格兰泰特伯里的一个农场。他的父亲乔治·摩根是威尔士人,曾是严格的普利茅斯弟兄会成员,后来成为浸信会牧师。他年幼时体弱多病,不能上学,在家接受辅导[3]。在他十岁时,德怀特·莱曼·穆迪第一次来到英格兰,穆迪的职事,加上摩根父母的奉献精神,给年轻的摩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13岁时就第一次讲道。两年后,他在星期日和节假日在乡村礼拜堂定期讲道。

1883年,他在伯明翰任教。1886年,23岁时,他离开教学岗位,献身于传道和解经。1890年他成为公理会牧师。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神学训练,但是他投身于圣经研究,使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圣经教师。他作为布道家和解经家的声誉传遍了英国,并扩展到美国。

1896年,穆迪邀请他为慕迪圣经学院的学生讲课。这是他54次越过大西洋布道的第一次。1899年穆迪去世后摩根担任诺斯菲尔德圣经大会主席。1902年获得芝加哥神学院神学博士学位[3]。1904年返回英国,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礼拜堂牧师。其间曾担任剑桥切森特学院院长两年[4]。他的讲道和每周星期五晚间查经班都有数千人参加。1910年,摩根的文章《道成肉身的目的》刊载在The Fundamentals第一册,该书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基要主义运动的基础。他在1919年离开威斯敏斯特礼拜堂,一度回到美国,进行巡回布道14年之久。1933年他又回到英国,再度担任威斯敏斯特礼拜堂牧师,直到1943年退休。1939年他引进钟马田到威斯敏斯特礼拜堂分享讲坛,并成为他的继任者。司布真等伟大的布道家都是摩根的朋友。[3]

摩根于1945年5月16日去世,享年81岁。


预备时期(1886-1893)

摩根二十三岁至三十岁为他的预备期,他先后至三所教会牧会,第一所在救世军(1886-1887);第二所是史东公理会(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 at Stone, 1889-1891);第三所是鲁吉利教会(Rugeley 1891-1893)。[5]


扩大时期(1893-1901)

接下来的四年,摩根在伯明翰的威斯敏斯特路公理会(the Westminster Road Congregational Church at Birmingham, 1893-1897);后四年则在伦敦托林敦公园纽寇特教会(New Court Church, Tollington Park, 1897-1901)牧会。摩根也在当地建造信徒的灵命,尤其是周三在威斯敏斯特路教会开设的“周间圣经学校”,借由系统化的查经,复兴了众多基督徒的灵命。他的朋友慕迪甚至在听了摩根的信息后,赞许说:“摩根曾被评为没有讲道能力,但在听过信息后,我只能说,摩根真的完全被神的灵充满。”因此,慕迪也邀请摩根每一年都至诺斯非特的夏令营圣经退修会讲信息。[6]


巅峰时期(1901-1933)

摩根在诺斯非特的夏令营圣经退修会服事了三年(1901-1904),他全职服事,并且深知神在他身上的心意,就是预备他服事众教会,而非单独一个教会,因此在其余剩下时间之内,摩根也在北美各地巡回讲道,他的讲道也渐渐受到欢迎。一九零一年,摩根全家移民美国;一九零二年,摩根的妻子甚至受到美国罗斯福总统亲自召见。一九零四年,摩根全家又迁返英国伦敦,开始在伦敦白金汉门的威斯敏斯特教会服事了十三年。[7]他所传讲的第一篇信息为:“我们传讲基督是主。”基督必须是教会生活和事奉的中心,一切事奉都必须为着主。也因此,摩根将威斯敏斯特教会的性质从社会服务转为传讲神话语的教会。[8]这段期间,威斯敏斯特教会在英国教会中占有极高的领导地位,也帮助摩根的奉献。摩根除了在威斯敏斯特教会服事主日讲台、周五晚间的圣经学校,同样在青年及同工间也有很好的服事。除此之外,摩根也积极支持宣教工作,特别是南美洲地区以及中国内地会。一九一六年,摩根身体虚弱,已无法负担威斯敏斯特教会的服事;因此于一九一七年,摩根向教会提出辞职。摩根服事的果效在于促成了六十年代美国福音派教会的复兴,也使众多信徒将信心扎根在圣经上。[9]

晚年时期(1933-1945)

摩根与妻子于一九三三年返英退休,但却还是在白金汉门威斯敏斯特教会服事了十年,他知道自己体力已虚弱,于是在一九三八年,邀请锺马田担任副牧,并作为继任人选。最后,于一九四五年,摩根走完人生道路,以八十二岁高龄安息主怀。[10]摩根最后一篇讲道以马太福音二十八章20节为分享,他说因信而活,是跟随主最深的盼望,作任何事情都需要成就主旨意,主就常与你们同在。[11]


批评

摩根的神学与钱财,常遭受批评。有人指责他挥霍无度了,因为当时英国传道人往往捉襟见 肘,收支很难平衡,摩根却是出入有汽车。但他为人慷慨,常常助人全家的生活。至于神学部分,对保守派的人来说太自由,对自由派的人来说又太保守了。摩根自认是基要福音派的传道人, 他不喜欢打着任何宗派的旗帜,也从不加入任何神学阵线。[12]

参考

  1. ^ 陈福中,《属灵伟人小传28:摩根小传》(香港:基督徒出版社,2001),2。
  2. ^ 培训站,《第三课传道人一定要讲道》,2022/6/8,https://cctraining.org/Common/Reader/News/FriendlyPrint.jsp?Nid=975&Pid=4&Version=0&Cid=89&Charset=gb2312
  3. ^ 3.0 3.1 3.2 Biography of G. Campbell Morgan. Pleasantplaces.biz. 1945-05-16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4). 
  4. ^ 'George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 Bible Teacher' on Believers Web. Believersweb.org.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6). 
  5. ^ 詹正义,《摩根略传》(香港:美国活泉出版社,1984),5。
  6. ^ 同上,7-8。
  7. ^ 同上,8-14。
  8. ^ 陈福中,《属灵伟人小传28:摩根小传》(香港:基督徒出版社,2001),70。
  9. ^ 詹正义,《摩根略传》,8-14。
  10. ^ 同上,14-16。
  11. ^ 张文亮,《上帝手中的墨水笔:解经王子摩根》(新北市:校园书房出版社,2022),293。
  12. ^ 泥巴,〈与属灵人同行解经王子─摩根的故事〉,2022/6/8,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17/04/1916-2012-103-110-05-2009-httpwww.html
  • Murray, Harold. G. Campbell Morgan: Bible Teacher. Ambassador-Emerald International, 1999. ISBN 1-84030-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