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屋山古坟
34°27′56.6″N 135°47′51.5″E / 34.465722°N 135.797639°E
岩屋山古坟 | |
---|---|
位置 | 日本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大字越小字岩屋山 |
规格 | 形状:方坟或八角坟 规模:边长45米 墓室形态:横穴式石室 |
建成时间 | 古坟时代末期(7世纪中期至后期) |
被葬者 | 传齐明天皇 |
现状 | 史迹指定:日本国史迹 |
岩屋山古坟(日语:岩屋山古墳/いわややまこふん Iwayayamakofun)是位于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大字越小字岩屋山的一座方坟或八角坟,1968年成为日本国指定史迹。
概要
由于古坟的横穴式石室一直呈可见状态,因此自古开始便为人所知。古坟被认为是边长45米左右的方坟,有些说法则认为是八角坟。1978年,由于遭到水灾影响,曾经遭到挖掘的坟丘西面崩塌,因此为了重整展开过考古调查。
横穴式石室全部使用了花岗岩建成,内部经过精细的切割加工。玄室的壁画分为两段,尽头的部分为上下各一,侧面则是上段两幅,下段3幅,各面墙壁的上方部分均向内侧倾斜。顶部则是一块巨大的岩石[1]。羡道两侧的墙壁在尽头一半的部分是一层过组成,前半部则是两层。玄室长4.9米,阔2.7米,高3米,羡道长12米,阔1.9米。在奈良县和南河内之间的地域,有不少古坟的结构跟此古坟相同或只是缩小版[2]。其中,与同县樱井市的峰坂(ムネサカ)第一号坟的横穴式石室同一形状和大小,橿原市的小谷古坟和天理市峯冢古坟则是缩小版。另外,位于大阪府传圣德太子墓的叡福寺北古坟的石室虽然无法入内调查,但是按照古文献记载亦与岩屋山古坟属同一形式[2]。考古学家白石太一郎将这些类似的古坟统称为岩屋山式,视为古坟时代末期具代表性的横穴式石室之一。另外,同县的艸墓古坟和西宫古坟则因为简化了墙壁表面,而被称为岩屋山亚式[3]。进行考古调查时,石室内已经处于散乱状态,甚至有被认为是中世的墓在玄室中央被发现,亦未能发掘出陪葬品[4]。
坟丘
坟丘西面虽然被大幅破坏,经过考古调查发现,边长约为45米,高12米的两层结构所组成,并且经过夯土处理。由于古坟的下半部分明显是方形而被认为是方坟,但是在白石基于测量图的分析下发现,虽然下层是方形,但是上层却是八角形,因此也有是八角坟的说法,而八角坟则有传天智天皇陵的御庙野古坟和传天武天皇和持统天皇合葬陵野口王墓古坟等飞鸟时代天皇的陵墓。
岩屋山古坟的建造时期
白石认为,按同属岩屋山式的小谷古坟的家形石棺的形式和同年代横穴式石室出土的须惠器推断,古坟可能是建于古坟时代末期(7世纪中期至后期)。被葬者方面则可能是天智天皇6年(667年)被认为葬于越智岗上陵的齐明天皇[5]。
另外,由于被认为是岩屋山式的叡福寺北古坟可能是死于621年或622年的圣德太子墓,而冢穴古坟则可能是死于603年的来目皇子墓,因此有些说法认为古坟的建造时期可能是7世纪前期。这是建基于岩屋山式前一代的石舞台古坟是建于苏我马子就任大臣时的572年,而非死后的626年[6]。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 白石太一郎“畿内における古坟の终焉”‘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第1集’ 1982年 79页-120页
- 伊藤勇辅“岩屋山古坟”‘大和の古坟を语る’ 六兴出版 1984年 168页-169页
- 土生田纯之‘古坟’(历史文化ライブラリー)、吉川弘文社、2011、pp.184 - 186
- 大冢初重・桜井清彦・铃木公雄编‘日本古代遗迹事典’、吉川弘文社、1995、p.567
- 岸本直文“横穴式石室の型式は被葬者の活跃期を示す”‘考古学研究’58巻第1号 通巻229号 考古学研究会 2011年 78页-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