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拿来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拿来主义一说,最初来源于1934年6月7日鲁迅发表于《中华日报·动向》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国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取舍,他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他在此文中说要“拿来”的,主要指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然而鲁迅在不少杂文和讲演中所说的要“取法”亦即“拿来”的东西,是古今中外一切的好东西,并不限于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所以,鲁迅的拿来主义理解为广、狭二义。狭义的拿来主义,指取法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广义的拿来主义,更为广泛——凡有益于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东西,不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鲁迅都主张“拿来”。这个“拿来”是占有,挑选和吸取,亦即取法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有益的、好的东西——“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全集》,第6卷)

2012年2月24日,前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林浊水说,民进党的许多主要领袖常在不求甚解,采取拿来主义在不同路线中前后摇摆;至于中央党部、立法委员、县长、市长之间各行其是、甚至唱反调的,就更不用说了;“长期下来,使得国内外尤其是国际的信赖感根本建立不起来”[1]

参见

  1. ^ 林浊水. DPP的轉型問題. 台湾新社会智库. 2012-02-24 [2016-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