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说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说(?—1646年),字傅公,福建莆田县人。明末文人。

生平

弱冠入泮,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书经》中式壬午科福建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次年,因避嫌未参加癸未会试。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下江南,弘光朝廷覆灭。隆武二年(1646年),福京亦陷落。九月,林说遁入山林。其时剃发令严酷,林说作别亲友,绝食而死。[1]

参考文献

  1. ^ (明)谢杲撰,稿本《节义录》:林说,字傅公,莆田县人。弱冠游泮宫,崇祯壬午书经魁乡试第五名。癸未避嫌未试。南宫变,甲申、乙酉终日号哭,曰:“不能一革褁尸,死锋镝下,岂不负此七尺躯,罔称须眉男子。”丙戌秋九月,咏花蘂夫人诗曰:“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宫中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觧甲,更无一个是男児。”遁入深林。时薙髪令峻,踪迹难掩,作字禀父母,目子弟,诀亲知,不复粒食,越十余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