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6日) |
互联网 |
---|
互联网主题 |
网络隐私(英文:Internet privacy),是指在互联网上自行决定把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存储、重新利用、提供给第三方、展示的隐私权利[1][2]。网络隐私是数据隐私的一个小范围。大规模性电脑信息共享发生的初期,就已有相关的隐私担忧出现[3]。
网络隐私的范围涵盖了个人可识别信息及像网页访问行为般的个人不可识别信息。个人可识别信息是指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譬如只要找出物理地址和年龄,便可以确定某个没有明确公开自己名称的人是谁,因为这两个因素一般足以识别特定的人物。不久后的个人可识别信息还有机会包括应用所收集到的GPS数据,因为每日通勤和例行活动信息也足以识别特定人物[4]。
一些像史蒂夫·兰巴姆般的互联网隐私专家相信,隐私再也不存在;他表示:“隐私已死,忘掉它吧”[5]。事实上亦有意见指“线上服务的吸引力就是故意把个人信息散播出去”[6]。但安全专家布鲁斯·施奈尔却在一篇散文《隐私的价值》中指出:“隐私能保障我们免受滥权者的监控,即使我们在受到监控时没做错任何事”[7][8]。
风险
- HTTP cookies
- FLASH cookies
- Evercookies
社交网络的隐私问题
WEB2.0问世后,对于社交生活进行紧密的分析也导致对于互联网的疑虑更加发酵且受重视。Web 2.0是促进参与式信息共享和互联网协作的系统,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MySpace等社交网站。而这些社交网站从21世纪后期开始流行起来。通过这些网站,很多人都在互联网上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 一直以来关于海量的个人信息究竟是被谁收集以及使用等问题都在被广泛的讨论中。
法律威胁
政府机构使用了一系列旨在追踪和收集互联网用户信息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激发了热烈讨论——比起隐私倡导者、公民自由倡导者,一些用户信息搜集技术支持者认为采取此类措施是有利于执法部分跟上快速变化的通信技术的节奏。 具体事例:
- 2009年1月,在布鲁塞尔的欧盟部长理事会做出一项决定后,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通过了一项计划,允许警方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访问个人电脑。这个被称为“远程搜索”的过程允许一方在远程地点检查另一方的硬盘和互联网流量——包括电邮、浏览历史和访问过的网站。欧盟各国的警察现在可以要求英国警方代表他们进行远程搜查。如果一名高级官员认为此类措施能有效防止一场严重犯罪,搜查就可以被批准,收集到的材料也可移交,并用作证据。反对派议员和公民自由倡导者对这一扩大监控的举措及其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人权组织Liberty的负责人Shami Chakrabarti表示:“公众会希望通过新的立法和司法授权来控制这项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这项远程搜索政策)会对任何个人隐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9]
- FBI的“魔灯”软件项目在2001年11月公布时也引起了广泛争论。“魔灯”是一种特洛伊木马程序,它会记录用户的击键,使加密与密码对受感染的电脑无效。[10]
相关条目
网络隐私侵犯事件案例
在2018年的时候,Facebook遭到了骇客的网络攻击,超过5000万个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揭露出来。这起事件也是Facebook公司14年以来遭到的最大的网络攻击。骇客以Facebook的代码为介质,接触其用户的账号并最终加以控制。 Facebook公司声称代码的瑕疵是由于一个公司的生日祝福视频上传程序的程序错误导致的。该瑕疵使骇客得以窃取用户的访问令牌从而获得进入用户账号的能力。[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 ^ The Editorial Board. Republicans Attack Internet Privacy. New York Times. 2017-03-29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Wheeler, Tom. How the Republicans Sold Your Privacy to Internet Providers. New York Times. 2017-03-29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 ^ E. E. David; R. M. Fano.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Accessible Computing. Proceedings 1965 Fall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 1965 [201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8-16).
- ^ Valentino-DeVries, Jennifer; Singer, Natasha; Keller, Michael H.; Krolik, Aaron. Your Apps Know Where You Were Last Night, and They’re Not Keeping It Secret.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2-10 [2019-04-03].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美国英语).
- ^ Steve Rambam – Privacy Is Dead – Get Over It at The Next HOPE, July 16-18, 2010 in New York City. youtube.com.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 ^ Pogue, David. Don't Worry about Who's watching. Scientific American. 2011, 304 (1): 32 [2019-08-15].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11-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 The Value of Privacy by Bruce Schneier. Schneier.com.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2).
- ^ Bruce Schneier. The Eternal Value of Privacy by Bruce Schneier. Wired.com. 2006-05-18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 ^ Leppard, David. Police set to step up hacking of home PCs. [2022-10-09]. ISSN 0140-04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英语).
- ^ FBI 'Lantern' Software Does Log Keystrokes.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3) –通过Rumormillnews.com.
外部链接
-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to privacy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 advocacy
- Expectation of privacy for company email not deemed objectively reasonable – Bourke v. Niss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rnet Privacy: The Views of the FTC, the FCC, and NTIA: Joint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Commerce,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and the Subcommittee 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of th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ne Hundred Twelf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July 14, 2011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