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电池
叶绿素电池是一种有机电池,2008年由国立虎尾科技大学教授廖重宾与研究生杨秉晃、陈俊郎共同研发。其正负极由隔离膜隔开,其中正极由电解质制成,而负极上方则有碳棒用来通电,外部则由防水纸制成。不含汞、锂等,丢弃后将被大自然分解。于任何液体中,10秒内即能发电,没电时放入液体10秒可重复使用。[1]成本低,售价不到新台币5元。[2]效率高。因而获得2008年台北国际发明展金牌奖。
构想
叶绿素电池的构想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即叶绿素(chlorophyll)吸光、遇水后,会先成为离子态,再进行化学反应。
电池的基本结构包含电解质与导电材质等,若将其中电解质以叶绿素替代,加水形成离子态后,一样会有发电效果。
特别的是,叶绿素形成离子态后,还可与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3]
难题
叶绿素电池的最大难题是叶绿素为弱电解质,一开始研发的原型只能产生约 0.7V 的电压、1mA 的电流(一般碳锌电池的电压约1.5V电流约 1200 mA)。
为了改善情况,一开始研究人员提高叶绿素使用量,并增加接触水的面积,将粉状叶绿素压实做成片状,外覆以铝箔纸卷曲起来,再让其吸水产生电力。
然而单单让电池充份吸水,就得花两个多小时,而且吸水量太多又会破坏电池结构,因此增加叶绿素并非理想做法。
于是又以改善电池结构,并尝试实验各种集流体材料(收集正、负电子的载体),终于做出可以取代 3 号电池的有机电池,其电压为 1.5V、电流在 850mA 以上电化学电池。[3]
优点
- 未来若量产,价钱较一般干电池低。
- 使用叶绿素有机成分的部分,可以自然分解,再度回归到大自然,就这点较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
- 有水溶液便能发电,且可以重复使用,在野外生活时也可以使用。
- 电的转换力较太阳能电池高。[4]
缺点
- 发电效率低。
- 叶绿素为弱电解质,即便已经研发出较好的结构,但其电压与电流数值仍不达一般干电池的数值高。
- 电池续航力较一般的电池来的低。
- 如果在制造过程中需耗费大量能源,那么即便是有机也不见得环保。
- 使用上的普遍性和耐用性需要再探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