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迎妈祖 (木刻水印版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迎妈祖木刻水印版画是台湾艺术家林智信创作于1975至1995年间的作品,耗时20年完成。灵感来自于画家受妈祖感应,长年气喘病神奇痊愈之际遇[1]

《迎妈祖》版画以详细写实的妈祖绕境场景纪录台湾早期的妈祖信仰文化,反映出艺术家取材自台湾乡土以及对妈祖信仰的崇敬。创作完成后曾受邀于其他国家展出,如:日本、立陶宛、拉脱维亚、德国、中国等地。

《迎妈祖》的妈祖飞升图也被运用在文创商品上,包含台南古迹限定妈祖赐芙、天后豌豆酥等,曾于上市后形成一波抢购热潮[2]

背景

林智信小时候曾经随祖父到台南市参观迎妈祖绕境活动,对绕境的活动场景留下印象。林智信曾多次表示,看到传统信仰文化在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变调,包含仪式简化、衣服道具粗俗、阵头表演人员传承出现断层等,林智信担心迎妈祖绕境会渐渐失传,升起想要保存及纪录迎妈祖绕境的想法。[3][4]

40岁那一年,林智信的气喘病再度发作,某日前往妈祖庙拜拜,发愿创作一幅长轴《迎妈祖》版画,希望妈祖庇佑他的气喘病能够好转。没多久,林智信的气喘病竟然真的痊愈[5][6]。1985年林智信开始广泛搜集文献史料、设计构图,并三次重新修正图稿及版画尺寸;1987年,正好是妈祖升天一千周年纪念,林智信选在重阳节的中午时刻正式开笔,进行版画创作[7];1995年,林智信于60岁时完成《迎妈祖》巨幅版画[8]

《迎妈祖》首展于台北市立美术馆举行,除了台湾以外,也受邀到国外的博物馆展出,包括:台中省立美术馆、日本明治大学、立陶宛色立斯国家美术馆(MK Čiurlionis National Museum of Art)、拉脱维亚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History Museum of Latvia)、海峡两岸文化处创意博览会、德国慕尼黑国立民俗博物馆(Museum Fünf Kontinente)、中国宁波博物馆、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等。2022年,第一次于艺术家的故乡台南的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完整展出68幅《迎妈祖》版画[9][10]

画作内容

《迎妈祖》版画以妈祖绕境为场景,主要内容讲述为了纪念妈祖飞升1000周年,信徒参加绕境活动的场景。画面从信徒于住家前摆设香案迎接妈祖开始、到最后完成绕境入庙,中间一队队的阵头艺阁、参与庙宇、随香信徒等,形成相连的活动场面。林智信以厚实的刀法刻划出随香信徒的朴拙与虔诚感,使得动态的绕境场景中,呈现出温馨祥和的平衡感[11]。总计68幅版画共有1066个人物,没有一个人物重复[3]

张承宗认为《迎妈祖》的出巡列队专精考究,如“百百旗”已无法在现今的绕境中看到。画作中亦可见到一些仅在南台湾地区特有的艺阁及阵头,像是白鹤阵、牛犁歌阵、竹马吹阵、十二婆姐阵等[12]

创作

《迎妈祖》版画全长共124米,由宽3尺、长6尺的68张版画连接而成。林智信以木刻水印方式创作,是自1980年后画家常用的版画技法[13]。林智信的木刻水印版画有其独特的表现,画家将版画制作分解为2道手续:版印、再加以手工彩绘,这样的表现手法既有版印的味道、又有手绘画的趣味[14] 。前奇美博物馆馆长潘元石认为:“林智信版画有三个特色,一是刻刀用法灵活、二是取景时总能化繁为简让木刻的趣味更加显现,三是套色丰富。”[15]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光男觉得:“林氏作品刀法俐落简洁、明快有力;用色大胆明确,光彩夺目,充分展现南台湾艳阳、庶民生活的力与美。”[16][17]

《迎妈祖》具体详细的绕境场景,让观者透过观赏画作了解台湾早期的民间妈祖信仰。林智信表示:“从资料收集、揣研构图、刻版、彩绘、典故说明等,均由本人一手擘划独立制作完成。《迎妈祖》收集了台湾各地妈祖绕境中的重要阵头、精采曲艺、艺阵和艺阁等,再精研筛检其内容重点,依据传统的形式及排列的程序,加以取之精随、重新布局构图而成为现在的全貌。”[18]

评价

国立成功大学名誉教授萧琼瑞表示:“林智信的版画创作,紧紧抓住和人们生活、民俗、节庆相关的主题,成为台湾历史文化的一部分。”[19]

台北市立大学苏振明教授则指出《迎妈祖》版画宛如“台湾妈祖祭仪与艺阵表演的百科全书”[20]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胡懿勋觉得《迎妈祖》版画兼具历史事实与艺术表现,他认为:

“《迎妈祖》以长卷式的表现手法,使整体结构展现出具音乐性的律动感,一如北宋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一般,描绘出北宋首都的市民生活。此类具有民俗性、时代性、地方性的艺术作品必须根据客观的事实......忠实的呈现当时代的样貌。......迎妈祖版画所显现的地方性民俗内容亦为台湾后世子孙作出了图像的纪录。”[11]

而《迎妈祖》版画赴国外展出的推手、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光男指出:“迎妈祖巨幅版画详实纪录台湾常民文化、宗教仪式,以及艺术家对妈祖信仰的尊崇,并藉以阐明台湾乡土的文化精神 。”[21]

参考书目

  1. ^ 洪荣志. 2件世界之最台南首度完整展出 林智信:要獻給台灣這塊土地. 中时电子报. 2022-04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2. ^ 曹婷婷. 媽祖加持就是不一樣! 台南「媽祖賜芙(福)」缺貨趕製中. 中时电子报. 2020-04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3. ^ 3.0 3.1 林智信. 藝術家自序《海神媽祖-林智信媽祖木刻水印版畫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0. 
  4. ^ 林君颖. 耗時20年完成版畫巨作《迎媽祖》 台藝術家記錄消逝的廟會文化. 香港01. 2020-09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5. ^ 一棵木棉樹瘤啟發終身追求藝術的夢想《林智信全集》. 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2022. 
  6. ^ 潘襎. 民藝.躍動.林智信.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2. 
  7. ^ 林智信—迎媽祖傳統木刻水印版畫作品展.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2017-10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8. ^ 雋藝風華:林智信回憶錄.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9. 
  9. ^ 罗智华. 世界最長版畫 迎媽祖台南展出 林智信回饋故鄉. 人间福报. 2022-04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10. ^ 洪瑞琴. 台灣藝術人文歷史傳承 文化部長李永得參觀林智信大展. 自由时报. 2022-04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11. ^ 11.0 11.1 胡懿勋. 林智信迎媽祖版畫的內在意義解析《海神媽祖─林智信迎媽祖木刻水印版畫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0. 
  12. ^ 海神媽祖 歐洲巡航-德國慕尼黑國立民俗博物館展覽側記-海神媽祖 林智信迎媽祖木刻水印版畫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0. 
  13. ^ 萧琼瑞. 生活 民俗 節慶 林智信的版畫成就《林智信全集》. 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2022. 
  14. ^ 林智信. 土親、人親、畫更親-自序版畫創作《台灣印記-館藏林智信原鄉板刻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2. 
  15. ^ 潘元石. 有情、有義、有愛的版畫原鄉《台灣印記─館藏林智信原鄉版刻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2. 
  16. ^ 黄光男. 海神媽祖─林智信版畫展. 50 (艺术家). 2000. 
  17. ^ 张承宗. 美麗的印信《台灣印記─館藏林智信原鄉版刻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2. 
  18. ^ 林智信. 迎媽祖標題暨開筆上墨《林智信全集III 立體造型/文獻卷》. 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2022: 123. 
  19. ^ 萧琼瑞. 生活 民俗 節慶 林智信的版畫成就《林智信全集》. 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2022. 
  20. ^ 苏振明. 迎媽祖長卷版畫的解讀與文化省思《林智信─迎媽祖版畫》. 台南县文化中心. 1996. 
  21. ^ 黄光男. 巨大創作的身影《台灣印記─館藏林智信原鄉版刻全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