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城 (农学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城
个人资料
出生1908年9月27日
 中国奉天省辽阳县 [1]
逝世1963年12月8日(1963岁—12—08)(55岁)
 多哥 康代
国籍 中华民国
学历
经历

金城,(1908年9月27日—1963年12月8日),字叔坚,辽宁省辽阳县人,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学系主任,负责新竹海埔新生地研究规划工作。

生平

出身于东北富农之家。

抗日战争时期

1934年,金城先生回国后,适8年抗战,遂毅然投身第三战区任少校技正,隶薛岳将军摩下,覆毡草檄,常澈夜不眠,旋调第九战区升任中校技正,至为薛将军所倚重。

1939年,金城先生应四川省水利局之聘,任工程师一年。1941年至1946年间,先后任教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大学农学院时在贵州湄潭,战时生活清苦,先生家累綦重,每至飨飧不继,而乐育为怀,平居盖晏如也。课余从事研究工作,其间曾应湄潭茶场之请,为设计一栏水坝,自测量开始,至施工完成,躬亲其事,往返跋涉,不以为苦。

台湾大学农学院

1946年8月,金城先生应国立台湾大学校长陆志鸿先生之邀,任农学院农业工程学系主任。日治时期结束后,农业工程学系仅留有日籍高坂知武教授、学生亦仅9人,而设备则不过勉敷教学,金城先生到校后,即多方物色教授,增加设备,更以身作则,尽力于教学与研究。

1950年间,在台大农学院农业试验场农工分场开始水稻灌溉需水量之试验,连续8年,首就水稻灌溉之基本问题-即田间需水量、灌溉积水深度、灌溉期距等着手试验,然后进行适量之轮流灌溉试验,并检讨轮流灌溉对于水稻之生理与肥力之消耗及土壤理化性之变化,根据试验研究之结果,与周礼先生合倡轮流灌溉方法,经农林厅、水利局采纳,自1954年(民国43年)起推行全省。以研究轮流灌溉方法成功,于1959年(民国48年),获教育部农科学术奖金。

新竹海埔新生地

1957年,金城先生应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之邀请,负责新竹海埔新生地研究规划工作。

当中央气象局发布台风警报时,金城先生总是台大那边事情交代完毕后,便急忙赶往新竹视察堤防。

影响及评价

使此海埔新生地,今已遍植水稻,其得以地尽其利,化海涂为良田者,实有殊绩,1961年春荣膺 蒋总统褒奖七等景星勋章一座。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1954年12月,创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今社团法人台湾农业工程学会〉,任历届理事及理事长,出版有农业工程学会学报。 [2]

访问团、技术团、考察团

1959年6月,经济部之邀请,参加赴老挝经济友好访问团,为时三周。1960年(民国49年)1月接任中华民国驻越南农田水利技术团团长,任期2年内,为越南政府设计灌溉试验场一所,并进行水稻灌溉试验,所订农田水利初步开发计划,规划水利工程数处,其工作之辛勤努力,被邦政府当局与人民咸所赞佩,此不仅尽瘁学术,而于敦辑怜谊,尤有殊绩。

1963年11月,奉派参加非洲农业考察团,同月6日飞往塞内加尔,考察塞内加尔、狮子山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四国,然后转往多哥。同年12月8日傍晚由多哥国首都洛梅赴达板哥,拟寻觅可用为水稻之试验田区,在洛梅以北约442.6公里康代附近停留,不幸车祸殉职,享年55岁。[3]

晚年

1963年1月请辞始获解任,由张建勋教授接任,乃得返国回校任教。任水文学,灌溉排水原理、灌溉工程与专题讨论等课程。

个人生活

金城先生赋性鲠直,纳言敏行,平生不善交际,以为徒托空言,不如见诸身体力行之着明深切,故其课诸生也,身教重于言教。授课时尽可能利用图表、幻灯片,以助教学。平日善摄影,旅行时常以照相机为伴,摄取与教学有关之照片,为学生放映,以代口说。讲学之余,不忘国家建设,于台湾省农田水利问题,尤所关心,各有关机关如糖业公司,电力公司水利局嘉南大圳暨凤梨公司,咸有所请益,甚至请托进行专题研究。于国家农业政策及教学方针,亦时有独到之建议,献替良多。

例假之日,则常喜率学生往附近山水名胜;作一日之游,登临为乐。尝席地为诸生解说水利与地理知识,或讲述旧事,娓娓不倦,从游者如坐春风,于品学之祇娴熏陶,有足多者。台大农业工程学系历届毕业生多能有所树立,其教育之功为不可泯。

相关条目

注释

  1. ^ 今 辽宁省
  2. ^ 社團法人台灣農業工程學會.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3. ^ 訪農學院張院長及毛主任 談金叔堅主任事蹟. 中央日报. 1963-12-26. 

参考文献

  • 金城教授 治丧委员会
  • 《台湾省新竹海埔地北区开发总报告》,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序言,1969年
  • 《新竹市之海埔地开发》,竹堑文献杂志,56页至77页,2006年8月
  • 《新竹市之海埔地开发工程的概述》,竹堑文献杂志,95页,2006年9月
  • 《台大校友双月刊》,台大校友会,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