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合成第一七九旅
合成第一七九旅 | |
---|---|
存在時期 | 1937年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中國 |
效忠於 | 中國 中國共產黨 |
部門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
種類 | 陸軍多兵種合成旅 |
功能 | 摩托化步兵 空中騎兵[1] |
規模 | 約6000人 |
直屬 | 東部戰區陸軍 |
駐軍/總部 | 江蘇省南京市 |
別稱 | 「光榮的臨汾旅」 |
冠名自 | 臨汾戰役 |
進行曲 | 《臨汾旅戰歌》 |
參與戰役 | 抗日戰爭 |
指揮官 | |
旅長 | 王文華 陸軍大校 |
政治委員 | 陸軍大校 |
著名指揮官 | 戎子和 黃定基 肖新春 魏金山 吳仕宏 陳炳德 |
合成第一七九旅(英語:179th Combined Arms Brigade),又稱「光榮的臨汾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一集團軍下轄的一個輕型合成旅,駐地江蘇省南京市。
歷史
山西新軍與抗日戰爭
該旅最早編制可追溯至1937年7月的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十團。1937年12月下旬,由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三總隊(1937年5月成立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十團於9月中旬在壽陽縣改編)和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六團、第七團一部分組建決死三縱隊。縱隊長是早年參加過中共後脫黨的舊軍官陳光斗(字耀三),政委戎子和,政治主任董天知,參謀長顏天明(顏承暇,1932年脫黨,1941年重新入黨)。山西省委軍事部部長黃驊負責領導決死三縱隊。部隊中共產黨的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第七、第八、第九總隊。1938年2月,顏天明繼任三縱隊隊長。
- 決死第七總隊(原老底子第三總隊):1937年5月在壽陽縣東關大營盤成立國民兵軍官教導第十團。學員是從晉南、晉東南和晉中的19個縣,經考試錄取的一批熱心抗日、思想進步的小學教員和知識青年。教十團編制為3個營,12個連,共計1600餘人。團設政訓處,連設政治指導員和工作員。1937年9月中旬在壽陽縣改編為決死第三總隊,總隊長李冠軍(1936年2月紅軍東征時任山西防共保衛團團長),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戎子和/牛蔭冠,從班到團各級軍事幹部都為山西防共保衛團舊人。9月28日調太原南郊狄村準備守城。山西省工委書記張友清指示不要死守。10月初奉命從太原南下曲沃,11月底董天知任政治部主任,楊獻珍任省工委聯絡員(公開身份是隨營三分校/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四分校教務主任、負責人)。1937年12月22日,李冠軍試圖拉部隊投奔陳誠(保定軍校八期同學),事敗自殺。繼任總隊長王子五(王振明,舊軍官中的進步分子),後為張濟(舊軍官),政治部主任董天知(兼)後為馬適安。
- 決死第八總隊:1937年底原第三總隊擴編為第七總隊。是用擴充的新兵組成的,幹部是從老底子決死第三總隊抽出的。總隊長劉寶堂(原教十團中校團附)後為白英傑(舊軍官),政治主任秦淮,後為董天知(兼)、紀忠
- 決死第九總隊:由原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六團的2個營和第七團的1個營組建而成。總隊長趙世玲(原防共保衛團團長),政治主任任映侖。
- 游擊十團,1938年10月成立。團長雷震,政治主任張維翰/戴雲程。來源:
- 1938年3月成立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學第四分校(簡稱民大四分校)游擊第一支隊和38年初組成的同蒲鐵路工人武裝自衛隊
- 1938年6月成立的民大四分校游擊第四支隊
- 決死三縱隊游擊第十一支隊:由同蒲路護路軍排長王學林、八路軍文藝戰士彭棣生(彭飛,開國少將)於1938年3月初在安邑縣三里路村打出了「八路軍游擊支隊」,不到十幾天發展到近千人。3月下旬河東特委書記閻子祥任支隊政委,夏縣的孫雨亭任政治部主任,整頓清理了部隊。轄一、二、三中隊與手槍隊(隊長彭棣生(彭飛))、少年先鋒隊、幹部學校、兵工廠。河東特委向晉豫邊區特委匯報後,唐天際、聶真命名為「八路軍晉豫邊區游擊第五支隊「番號。但夏縣的負責幹部不同意讓它使用八路軍番號,1938年7月命名為夏縣游擊支隊第二區隊,並要由路西調到路東。最終移交給雷震領導,改稱決死三縱隊游擊第十一支隊。政治主任沈甸之。1938年9月由夏縣東山出發到浮山縣以東的山交休整。1938年10月編為決死三縱游擊十團第三營,營長王學林,營指導員宋淨明/張向善。
- 鐵路工人自衛隊(簡稱鐵工隊)編入一營
- 游擊十一團,1938年10月成立,團長李其昌(舊軍人)/劉修堂(舊軍官中的進步分子),政治主任楊紹曾。 二營營長盧育桐。六連掩護團部突圍。
- 三十二團,1939年8月在高平縣南北楊村、杜寨一帶,政保四支隊改編為32團。團長胡正平(紅軍幹部),政治主任賈啟允。來源:
1938年6月下旬,戎子和兼任第五專署專員,轄長治、長子、屯留、潞城、平順、壺關、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浮山12個縣。1938年7月成立五專署保安司令部,司令陳光斗/顏天明/戎子和,副司令員兼參謀處長王子玉,政治主任車敏樵。轄保安第一、二、三、四支隊。1939年6月整編為:
1939年4月,決死三縱隊與五專署發展到8個建制團,共8000餘人,閻錫山把三縱隊分編為兩個旅,各團均有新番號,但未能啟用。1939年12月25日凌晨1時,縱隊司令部參謀主任李翔初、副官長武振裔假借躲避晉軍獨八旅進攻並向七總隊靠攏,挾持縱隊部叛變。
- 獨立第三旅:旅長顏天明,政治主任董天知
- 第七總隊:1939年12月26日晚,總隊長張濟(後改名張仲舟)、副總隊長靳福忠,發動郭峪兵變(今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逮捕了縱隊政治主任郭鴻璜以下24人交給了孫楚。其中,197旅政治部主任張鳳閣、決死九團政治部主任郝庭珖兩人是到縱隊部開會,聽到縱隊部叛變,便想去決死七團暫避,結果決死七團也叛變而被抓。已轉移到郭峪村的陽城、沁水、浮山等縣的黨政軍機關30多人被抓。三中隊的戴錚率部經過四個月艱苦鬥爭,1940年5月8日完整拉回到太岳根據地。
- 第八總隊:1939年12月23日總隊長孫瑞琨、副總隊長袁士璉、三個大隊長劉樹茂、郭培恩、張德修,在沁水縣胡底鄉苗溝村叛變,逮捕63名政工幹部與進步軍官(大都是黨員)。在晉城縣大陽鎮大南溝村南的里季溝槍殺第八總隊政治主任陳士平、總隊政治處組織幹事(秘密身份是黨總支書記)張師周,中隊長李檉、塗成、溫東賢,中隊指導員仝振德、謝國璽等7名黨員幹部,投靠陽城的孫楚。
- 三十二團:1939年12月26日16時,董天知突然來信要三十二團從沁水縣撤回高平。胡正平當天將三十二團撤到沁水縣的一個小村莊,發現周圍駐有閻錫山的軍隊,為避免被閻軍包圍消滅,胡正平連夜將32團帶上山,遇到八路軍344旅687團一個營。但三十二團派到翼城、浮山打游擊的兩個連(五連、七連)在返回途中於12月28日在沁水縣必底村遭到閻軍獨八旅襲擊,被繳械。
- 197旅:旅長趙世玲,政治部主任張鳳閣。1939年12月25日,旅長趙世玲率旅部和第九總隊在安澤縣張家莊、河陽村叛變。
「十二月事變」中,決死第三縱隊損失慘重:叛變了一個縱隊司令部、一個旅部、3個團、1個營,被國民黨軍消滅1個營,共計損失4000餘人,各種物資不可計算。此外,由陽城經晉城東溝、高平宰李、陵川禺居到長治、武鄉的這條連接黨中央與八路軍總部的地下交通線亦被破壞。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個縣所有的抗日政府、犧盟會、各救會均被摧毀,大批基層黨組織遭到破壞。決三縱餘部1940年2、3月間陸續集結在壺關、平順。剩餘的部隊整編成第七、第八、第九團。司令員戎子和,政委董天知,副司令員李漢光(李壽軒)、政治部主任車敏樵、參謀長高體乾。
- 第七團:由保安第九團和保安第十團合編的保安團改編為五專屬保安團。原保九團編為第一營、第二營;一營長劉盛斌,教導員蔡劍橋。二營營長孫灝正(鄭其貴)、教導員曹振邦。保十團縮編為第三營,營長吳殿甲。共2000人。團長余能勝,團政委宋之春,參謀長史景班,政治處主任高治國。
- 第八團:第三十二團改編(原游擊十一團餘部編為第三十二團第一營,營長鄭其貴,指導員趙若襄;原第三十二團餘部編為第二營,高平獨立營編為第三營,營長王毓淮,指導員王健) ;團長宋紹廉,政委賈啟允,參謀長王毓淮,政治處主任郝培苗。1940年6月,第八團撤銷建制,部隊編入第七、第九團。
- 第九團:游擊第十團和平順獨立營合編。1940年6月第八團團部編入。團長李文昌(靳虎),政委楊紹曾,後為賈啟允,副團長賈定基(黃定基),參謀長武承先,後為王毓淮,政治處主任戴雲程後為郝培苗。
1940年1月叛變的部隊被閻錫山改編為第207旅,旅長張仲舟(原名張濟)。轄:
半年後因給養不濟,旅長率部南逃投靠中央軍嫡系。第207旅最終抵達河南孟縣時,原本2000人的隊伍只剩下300餘老弱病殘。裴昌會部將該旅殘餘人員全部繳械,除少數軍官外,其餘人員全部遣散。
十二月事變後
決死三縱隊列入八路軍第二縱隊序列。不久第二縱隊主力南下,決三縱改歸八路軍第一二九師。
1940年4月底,日軍進攻晉城一帶。第8集團軍總司令孫楚部撤退前,於農曆五月初一在陽城縣岩山村秋川河一帶把決死三縱隊197旅政治主任張鳳閣、7總隊政治部主任郭鴻璜、9總隊政治部主任郝廷珖、浮山縣抗日縣長武之誠、陽城犧盟特派員江濤(女,延吉縣人)與張哲、七總隊一大隊長盧正維、七總隊二大隊指導員王恩俊、七總隊三大隊指導員何希聖、七總隊政治處組織幹事(黨總支書記)王貴廷、七總隊中隊指導員李發先、寧翔高、仇星彩、九總隊政治處組織幹事楊鳳鳴等24名被捕的決死三縱隊黨員領導幹部處決。
1940年1月叛變的部隊被閻錫山改編為第207旅,旅長張仲舟(原名張濟)。轄:
- 第30團:團長楊占梧
- 第31團:團長武啟厚
半年後因給養不濟,旅長率部南逃投靠中央軍嫡系。第207旅最終抵達河南孟縣時,原本2000人的隊伍只剩下300餘老弱病殘。裴昌會部將該旅殘餘人員全部繳械,除少數軍官外,其餘人員全部遣散。
1940年4月底,日軍進攻晉城一帶。第8集團軍總司令孫楚部撤退前,於農曆五月初一在陽城縣岩山村秋川河一帶把決死三縱隊197旅政治主任張鳳閣、7總隊政治部主任郭鴻璜、9總隊政治部主任郝廷珖、浮山縣抗日縣長武之誠、陽城犧盟特派員江濤(女,延吉縣人)與張哲、七總隊一大隊長盧正維、七總隊二大隊指導員王恩俊、七總隊三大隊指導員何希聖、七總隊政治處組織幹事(黨總支書記)王貴廷、七總隊中隊指導員李發先、寧翔高、仇星彩、九總隊政治處組織幹事楊鳳鳴等24名被捕的決死三縱隊黨員領導幹部處決。
百團大戰後,1940年12月決死三縱隊兼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1943年3月,第三軍分區與八路軍三八五旅合併。縱隊司令員戎子和,政委傅雨田,後為王一倫(地委書記兼),縱隊副司令員兼分區司令員李漢光,後為郭國言,參謀長劉昌義(劉昌毅),政治部主任車敏瞧,代理主任彭光,副主任先後為賈啟允、楊紹曾。根據上級精兵簡政的指示,縱隊將七、九兩個甲種團改編成3個丙種團,每團轄4個連:
- 決七團團長余能勝,後為尹立海,政委高治國,副團長兼參謀長賈定基,政治處副主任兼黨總支書記李再含,後為蔡劍橋。
- 決八團團長開始暫缺,後為郭本銀,政委譚友夫,副團長吳鳳高,參謀長陳瑞符,政治處副主任周政宜。
- 決九團團長鄒善芳,政委宋之春,後為郝培苗,再後為張恆業,副團長劉勝斌,參謀長王毓淮,政治處副主任兼黨總支書記李思元。
1942年3月,再次撤銷決八團建制,連隊分別編入決七團和決九團。
- 決七團團長尹立海,後為郭本銀,政委高治國,後為孫灝正,參謀長戴錚,政治處副主任兼黨總支書記孫灝正,後為趙若襄。
- 決九團團長賈定基,政委張恆業,後為谷景生(榆武路西工委書記兼,未到職),副政委郝培苗,參謀長王硫淮,後為呂士英,政治處副主任兼黨總文書記李永順,後為燕登甲。
1943年3月再一次進行精兵簡政,一二九師三八五旅與太行第三軍分區合併:太行第三軍分區司令員陳錫聯.後為魯瑞林,政委彭濤(地委書記兼),副司令員趙輝樓、魯瑞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盧仁燦,參謀長王智濤,政治部副主任車敏瞧。不久,陳、趙、車調延安學習,盧調第五軍分區任政委兼五地委書記。合併後的第三軍分區轄七六九團、十四團、決七團和決九團。9月,決七團奉命調往晉、豫邊境的太行第八軍分區,在太南、豫北開闢新根據地。
1945年初,決九團擴編為2個營8個連的乙種團(包括5個營屬連、1個機炮連、1個特務連)。團長賈定基,政委吳殿甲,參謀長楊一清,政治處主任張向善。1945年10月太行軍區陵高縣獨立營併入,並補充豫北新兵千餘,擴編為3個營11個連的甲種團。團長賈定基,政委張向善,副團長張振華,參謀長趙之焱,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蔡劍橋。屬於大行第八軍分區建制的決七團,1945年元月補充黎城、襄垣部分新兵擴大為兩個營。在1945年9月也擴編為3個營11個連的甲種團。團長程英林,政委孫灝正,參謀長古忠,後為李毅,政治處主任張洪,後為郭鐵。1945年12月在長治蘇店,決七團、決九團分別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十三旅的六十七團和六十九團,汾東遊擊支隊改編為六十八團(原系太岳軍區汾東支隊(為景仙洲組建之游擊隊,故又名景支隊),創始於1938年。當時僅數十人,常活動於洪洞、趙城、霍縣、臨汾地區,一直堅持了這一地區的游擊戰爭。1945年發展到兩個營的乙種團,曾參加上黨戰役。1946年元月編入23旅時,將冀氏縣新成立之獨立營併入,始成3個營的建制團。)。二十三旅旅長賈定基,政委車敏瞧,政治部主任孫灝正,均為原決死三縱隊領導幹部;旅部也是原決死三縱隊人員為主所組成。後為臨汾旅。
1979年12月28日,在陽城縣太岳烈士陵園,山西省隆重舉行「十二月事變」死難烈士英勇犧牲40周年紀念會,在安葬31名烈士遺骨的新墓前,豎起「十二月事變殉難烈士紀念碑」,碑上刻著馬明撰寫的碑文。
臨汾戰役
1948年3月開始的臨汾戰役前夕,臨汾駐守有國民黨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部第66師、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第30旅及六個保安團和兩個補訓團,共計2.5萬餘人,由國民黨軍第6集團軍副司令兼晉南武裝總指揮梁培璜指揮。
臨汾城牆高15米,上寬10米,基厚30米左右,城周碉堡林立,壕溝縱橫,內外暗道相通,從城外到城內構成外圍警戒陣地、護城陣地、城牆主陣地、城內縱深陣地四道防線,易守難攻。臨汾城池像一個橫置著的「呂」字,東關恰如右側的一個「口」。戰役的第一、第二階段是掃清外圍據點和奪取東關; 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東關後,蔣介石、閻錫山嚴令梁培璜死守臨汾, 臨汾戰役至此進入白熱化階段。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第二十三旅在奪取臨汾外圍據點、攻克東關、占領護城陣地、控制外壕後,採用坑道爆破作業攻城。經地面、地下二十七晝夜的反覆爭奪, 於5月15日,23旅將兩條坑道成功貫通至城牆底部,一條長 117米,另一條長 115米。據統計,晉冀魯豫野戰軍友鄰參戰部隊全線共挖破城坑道15條,掩護坑道40餘條,絕大部分被破壞,僅存三條主坑道。
5月17日中午一時,八縱二十三旅在南邊的一號主坑道共裝黑色炸藥6200公斤,北邊的二號坑道共裝黃色炸藥2500公斤,另又裝硝氨炸藥500公斤 ,共計裝填炸藥9200公斤。總攻時間預定在5月18日。5月17日中午,23旅一號坑道監聽到反坑道的挖掘聲;徐向前決定,總攻提前至當天19點。1948年5月17日19點整,巨大的爆炸聲響起, 東城牆分別被炸開寬37米、39米的兩個大缺口,23旅69團突擊隊率先登城,後續部隊直插縱深,對臨汾戰役 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臨汾戰役 是一場歷時72天的城市攻堅戰,其坑道作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堅作戰的戰史上是罕見的。臨汾戰役勝利的第二天,由周恩來擬稿的賀電如下:"徐向前、薄一波、滕代遠、賀龍、李井泉、周士第諸同志暨晉冀魯豫人民解放軍、晉綏人民解放軍全體同志們:慶祝你們解放臨汾,全殲閻胡守敵的偉大勝利,尚望繼續努力,為消滅全部敵軍,解放華北而奮鬥"。這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少有的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出的賀電之一。臨汾戰役結束不久,中央軍委即把長達 19頁的《臨汾戰役坑道作業經驗》發給各大野戰軍首長,供在攻堅作戰中參考。
1948年6月4日,晉冀魯豫軍區第八縱隊在山西洪洞縣召開慶功大會,時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野戰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徐向前,代表第一野戰兵團授予第二十三旅「光榮的臨汾旅」獎旗的決定,還親自將一面寫有「光榮的臨汾旅」的橫幅錦旗授予旅長黃定基和政治委員肖新春予以表彰嘉獎。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爭年代唯一正式頒布的最大的榮譽單位。8月9日,華北野戰軍一兵團在榆次縣相立村召開前委擴大會議上,徐向前在《晉中戰役總結報告》中,表揚「臨汾旅」以小的傷亡取得很大的勝利。並說「臨汾旅」是兵團一個「拳頭」。
179旅(師)前身是1937年12月在曲沃組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3縱隊,為山西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縱隊在1939年「十二月事變」中遭受重大損失,重新整編後歸八路軍129師領導。1940年12月,決死3縱隊兼太行軍區3分區。1943年3月,3分區與八路軍385旅合併。1945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以太行3、8分區部隊為基礎,在山西長治蘇店鎮組成第8縱隊23旅,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委車敏瞧。1946年1月,8縱番號撤銷,23旅劃歸太岳軍區建制。不久,調入4縱建制,改番號為12旅,下轄34、35、36團。1946年7月,12旅改為太行軍區獨立旅,下轄第7、8、9團。同年11月,再次劃歸太岳軍區建制,恢復12旅番號。
1947年1月,12旅改稱23旅。同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第二次組建第8縱隊,23旅歸其建制,仍下轄67、68、69團,旅長黃定基、政治委員肖新春。1948年5月,23旅隨8縱歸華北軍區1兵團領導。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79師,隸屬18兵團60軍建制,下轄535、536、537團,師長黃定基、政治委員肖新春。4月24日,全師參加太原戰役。7月12日該師隨軍進軍大西北,參加扶眉戰役。8月29日,該師參加秦嶺戰役,為60軍右路縱隊。12月30日,該師達到四川成都參加了聲勢浩大的入城儀式。1950年2月,該師進入茂縣地區,兼茂縣軍分區,協助地方建立政權,與中華民國國軍交戰。6月13日,奉西南軍區命令將投降的國軍的95軍126師編入該師。1998年該師縮編為旅,改番號為12集團軍179旅。
建國後
1961年1月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1971年,經中央軍委批准,「臨汾旅」成為駐京外的陸軍部隊中唯一對外開放的單位,先後接待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政府首腦,為外賓進行軍事表演600多場,榮獲外國勳章、紀念章1000多枚。一直駐守南京至今,2017年整編為輕型合成旅,為現有編制。[2]
沿革
參考資料:[3]
部隊番號 | 使用時期 |
---|---|
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十團 | 1937年3月-1937年12月 |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三總隊 | 1937年12月-1939年11月 |
八路軍決死第三縱隊 | 1939年11月-1945年12月 |
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二十三旅 | 1945年12月-1948年11月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九師 | 1948年11月-1960年1月[註 1] |
陸軍第一七九師 | 1960年1月-1985年9月 |
步兵第一七九師 | 1985年9月-1998年11月 |
摩托化步兵第一七九旅 | 1998年11月-2017年4月 |
合成第一七九旅 | 2017年4月至今 |
榮譽
- 光榮的臨汾旅: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第二十三旅,現為本旅。
參考來源
- ^ 徐鳳佳 (編). 实战实训!“临汾旅”联合陆航旅开展机降演练. 騰訊網. 2021-10-25 [2021-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9).
- ^ 陳忠龍. 《光荣的临汾旅》.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997708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各步兵師沿革•步兵第179師》
參見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山地合成第四十旅 (「決死勁旅」,同樣改編自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下屬部隊)
注釋
- ^ 1951-1953年期間曾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軍第一七九師身份」番號入朝參戰,回國後改回解放軍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