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之戰 (前24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函谷關之戰
日期前241年
地點
函谷關
結果 聯軍攻至函谷關時敗退,轉而奪取齊國的饒安後返回。
參戰方
趙國
楚國
魏國
韓國
燕國
秦國
齊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龐煖
楚考烈王
春申君
呂不韋
蒙驁
兵力
聯軍:約1000,000人 秦軍:約200,000人(全國軍隊及後勤)
傷亡與損失
約670,000人 約25,000人[1]

函谷關之戰是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聯合進攻秦國的戰爭。

過程

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共推楚考烈王為縱約長,龐煖為聯軍主帥,共同攻打秦國。聯軍攻至函谷關時,秦軍出擊,諸侯聯軍敗退。聯軍轉而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奪取了饒安(今河北省鹽山縣西南)。[2][3]

爭議

關於此戰《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記載為(秦王政)六年,韓、魏、趙、燕、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為(趙悼襄王)四年,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不拔。《史記·卷四十·楚世家》記載為(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而《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則記載為攻秦至函谷關。梁玉繩所著《史記志疑》認為聯軍中無衛國,取壽陵也記載有誤。[4]而楊寬認為蕞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北,已經深入秦國境內,五國聯軍沒有能力攻到此地,應以《楚世家》和《春申君列傳》的記載為準。[5]

影響

函谷關之戰是戰國時期最後一次諸侯合縱攻秦之戰,儘管龐煖富於智謀,又善於縱橫之術,但最終無功而返。從此,六國更加無法抵禦秦國的兼併,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參考文獻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悼襄王)四年,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不拔;移攻齊,取饒安。
  3. ^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
  4. ^ 梁玉繩. 《史记志疑》第169页. 中華書局. 1981年4月. ISBN 710105109X. 
  5. ^ 楊寬. 《战国史料编年考证》第1076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720803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