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騎士團國
勃艮第騎士團國(德語:Ordensstaat Burgund),又稱黨衛隊勃艮第國,是依據歷史上的「條頓騎士團國」而設想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領導派特別是黨衛隊希望在西歐建立這個中心地區。
歷史
「勃艮第」一詞本身是一個模糊的地緣術語,該詞可追溯到古日耳曼部落的勃艮第人。在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使用過這個名字。
有關於此最尖銳的主張來自於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希姆萊認為勃艮第是「一個古老的經濟與文化中心」,但現在「只不過是法蘭西的附肢,人們只知道這裡的酒業」。他計劃將勃艮第變成一個獨立於大日耳曼國的模範國家,由納粹政府進行統治,但擁有獨立的軍隊、法律和郵政系統。這個國家的設想計劃包括以下領土:瑞士法語區(羅曼地)、皮卡第、香檳、特魯瓦、弗朗什-孔泰、沙隆、訥韋爾、埃諾、盧森堡省(屬比利時)。這個設想國家計劃從北到南貫穿歐洲,連結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峽,並以第戎或南錫(德語:Nanzig)作為首都[1]。德語將會是官方語言,但法語在前期也很有必要。
儘管希姆萊聲稱自己的設想得到了希特勒的全力支持,但在歷史上尚無記錄。希特勒的目標是永遠地消滅法國對德國的戰略威脅。1940年法國戰役在西歐的全面暴發實際上是為了確保德國的安全,以便於德國奪取蘇聯的「生存空間」[2]。考慮到這點,為了讓法國淪為一個小國和全面附庸國而制定了廣泛的計劃,並讓法國在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後牢牢地維持對德國的依存。
在希特勒的要求,德國規劃師們對1940年法國淪陷後如何徹底吞併大片的法國東部領土,並恢復至中世紀晚期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邊界疆域作出計劃。這份由德國內政部提出的計劃勾勒出了一條「東北線」,這條線從法國德占區中分出一片「禁區」,而其他地區則繼續置於軍事控制下。[3]按計劃要驅逐當地的法國居民並安置100萬德國農民至該區域[3]。除了這些地區外,希特勒還考慮把瓦隆建立成一個「真正的日耳曼地區」並將再次整合入德國[4]。
直到1942年,希特勒才提到屬於舊勃艮第王國的地區,那是「法國在德國最弱勢的時候趁火打劫才得到的土地」。在納粹德國合併「禁區」後,這些舊地區需要再次被德國吞併。但他並沒有明確指出需要被吞併的地區包括哪些。[5]
布列塔尼
還有計劃顯示納粹德國打算建立一個布列塔尼國[5]。希特勒自己也多次和他的下屬軍官們提及這個計劃[6],但似乎對這個計劃興趣不大[5]。
另見
參考文獻
- ^ Books: If Hitler Had Won. Time Magazine, Monday, Mar. 24, 1947.
- ^ Norman Rich (1973). Hitler's War Aims: Ideology, the Nazi State, 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p. 146
- ^ 3.0 3.1 Winkler, Heinrich August; Sager, Alexander (2007). Germany: The Long Road West. 1933-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4. ISBN 0199265984.
- ^ John Frank Williams (2005). Corporal Hitler and the Great War 1914-1918: the List Regiment. Frank Cass, p. 209
- ^ 5.0 5.1 5.2 Norman Rich (1974). Hitler's War Aim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Order.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p. 239
- ^ Janusz Gumkowski and Kazimierz Leszczynski. Hitler's Plans for Eastern Europe. Selections from Poland under Nazi Occupation. Retrieved 5 November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