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深海帶
水生層 |
---|
水層 |
參見 |
半深海帶(英語:bathyal zone或bathypelagic)[1]由希臘語:βαθύς(bathýs)衍生而來,這裡也被稱作午夜區(midnight zone)或深淵帶[2]。這一區域位於海平面下1,000公尺(3,300英尺)至4,000公尺(13,000英尺)之間,平均溫度大約為4 °C(39 °F)。 半深海帶的動物密度較低。陽光到達不了這一區域,這也就意味著這裡不可能有初級生產,因此這裡才被稱作午夜區。由於這裡缺乏光線,這裡僅有蝰魚屬與皺鰓鯊有眼睛。許多種類的自游生物生活中半深海區域,如魷魚、大鯨魚和章魚;海星、海綿多孔動物門、腕足動物、海膽也在這裡很常見,但這個區域對於其它魚類來說太難居住。因為這裡很少會有有營養的食物,不易捕食,在這一區域中生活的魚類便通過減緩新陳代謝來節省它們的能源。這裡的魚類沒有天敵,因此它們有著無力的肌肉,柔軟的皮膚與黏糊糊的身體。
如果海洋不是特別深的話,半深海帶通常可以延伸到海平面下1000米至4000米之間的位於海床上的大陸斜坡的區域。
參考來源
- 文獻
- Bathyal zone (ocean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半深海區域(海洋學)大英百科全書 2009-3-21.(英文)
- Enig, C. C. Bathyal zones on the Mediterranean continental slope: An attempt. Research on marine benthos: 9th Iberian Symposium on Studies of Marine Benthos. Madrid: MAPA, SGT: 23–33. 1997. ISBN 8449102995 (英語).
- 引用
這是一篇與海洋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