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4年英國廣播公司針對各國民眾對英國影響力的態度調查[1]
國別 正面 負面 中立 正負面差
 巴基斯坦 39 35 26 4
 西班牙 41 36 23 5
 土耳其 39 30 31 9
 中國 39 26 35 13
 墨西哥 40 25 35 15
 印度 43 27 30 16
 德國 51 34 15 17
 秘魯 41 21 38 20
 巴西 45 25 30 20
 俄羅斯 44 16 40 28
 智利 45 15 40 30
 印度尼西亞 59 26 15 33
 以色列 50 6 44 44
 日本 47 2 51 45
 奈及利亞 67 22 11 45
 英國 72 23 5 49
 法國 72 20 8 52
 澳洲 73 18 9 54
 南韓 74 14 12 60
 肯亞 74 10 16 64
 迦納 78 9 13 69
 加拿大 80 9 11 71
 美國 81 10 9 71

反英情緒(英語:Anti-British sentiment)是對於英國政府英國文化英國人英國海外領土公民的偏見、恐懼或仇恨。

一張帶有反英、支持獨立標誌的商店的照片,1960年,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各地反英情形

阿根廷

阿根廷的反英情緒主要來自於福克蘭群島領土爭端與1982年和英國的馬島戰爭。對此,反英抗議和破壞行為高漲。[2][3]

法國

瓜地馬拉

因為貝里斯-瓜地馬拉領土爭端,瓜地馬拉具有強烈的反英情緒。瓜地馬拉聲稱英國沒有履行數項條約。

印度

印度獨立運動時期,這種情緒十分普遍。[4]

伊朗

反英情緒,有時被(不正確地)描述為仇英,被形容為「深深地紮根於伊朗文化」,並且據報導稱在伊朗越來越普遍。[5]2009年7月,由於被指控干擾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一名哈梅內伊的顧問稱英國「比美國更糟」。在20世紀上半葉,大英帝國為了控制來自英伊石油公司的收益,對伊朗施加政治壓力。因此,英國的影響力被廣泛認為是在20世紀20年代卡扎爾王朝倒台,隨後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登基以及推翻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背後的影響力。[6][7][8]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伊朗資深部長及副總統穆罕默德-禮薩·拉希米聲稱英國人是「愚蠢的」和「沒有人性」。他的評論引起了英國駐伊朗大使賈斯以及英國媒體的批評和譴責。[來源請求]

2011年11月,伊朗議會投票決定對與英國關係進行降級後,英國開始制裁伊朗的核計劃。[來源請求]據報導,政客們高呼「打倒英國」。[來源請求]2011年11月29日,伊朗學生在德黑蘭衝進英國大使館,洗劫辦公室,砸碎窗戶,高喊「打倒英國」,並焚燒英國國旗。[9]

愛爾蘭

仇英的愛爾蘭民族主義有著悠久的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根植於來自多數是英國國教徒的盎格魯-愛爾蘭上層階級人士,對人數眾多的天主教窮人的仇恨感。在愛爾蘭後饑荒時期,反英情緒被引入到哲學,並作為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基礎。在20世紀之交,凱爾特人復興運動進行了一項調查,題為「反殖民主義和反英情緒劇增的社會下的文化和國家認同感」。

布爾戰爭期間,在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的反英情緒加劇,導致仇外情緒轉向仇英情緒。2011年,由於101年間第一位訪問愛爾蘭的君主伊莉莎白二世的到訪,反英情緒再次高漲。反女王的示威遊行在2月26日由一群愛爾蘭共和黨人在都柏林郵政總局前進行,同時一場模擬審判和伊莉莎白二世肖像的斬首儀式由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團體進行。其他抗議活動包括一名都柏林稅吏(凱爾特人球員安東尼·斯托克斯之父)掛橫幅,宣稱「女王永遠不會在這個國家受到歡迎」。[10]

以色列

在以色列,反英情緒根植於英國在歷史上巴勒斯坦託管地的統治和政策;在現代則根植於英國媒體反以色列的立場。[11][12][13][14]

根據2009年上半年在英國境內609起反猶太人的事件,[15]以及眾多英國組織抵制以色列的宣言,[16]一些以色列人聲稱英國是反以色列和反猶太主義的。[17][18]據埃坦·吉爾伯稱,「英國媒體系統性地支持巴勒斯坦人,並公開其對以色列帶有偏見的政策報告。左翼報紙衛報獨立報定期發表指責、反以色列的社論,並且其在以色列的記者寄給報社帶有偏見,有時甚至是虛假、錯誤的報導。著名的英國廣播公司則長期以來作為巴勒斯坦宣傳的傳聲筒。」[16]在2010年,前任右翼團體「強國教授」主席羅恩·布雷曼在以色列的主流報紙之一的國土報上聲稱英國已經扶植並為以色列在約旦阿拉伯區域的敵人進行武裝。他將英國媒體描述為反以色列的並稱英國「榮光已逝」。[19]他同時指責英國控制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19]並接著聲稱英國占領了愛爾蘭島[19]他還聲稱,通過占領福克蘭群島,英國是「歐洲式虛偽」的最佳例子,他還同時批評了英國「可恥的行為」。[19]

中國

清朝

中國清代的反英情緒主要來源是侵略問題。19世紀前,英國已經通過鴉片貿易扭轉了英國與中國間的貿易逆差,但鴉片導致的上癮和經濟問題等誘發犯罪活動,而且導致吸食者身心健康嚴重受損,因此中國民眾對英國的反感情緒略比其他洋人嚴重。1842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得到香港島,此後近一百年間,英國陸續通過多個條約獲得在華特權,例如租界通商權傳教權。信奉自由主義的英國將中國視為未開化國家,其國民深受壓迫,需要英國人用宗教來解救,必要時需要動用武力,而經濟利益則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而在保守主義華夷之辯盛行的中國,英國被視為蠻夷,英國對中國的干涉是侵略性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毀壞和威脅。

中華民國

清朝滅亡時,中國革命黨領導者大部分有日本留學經歷,所以革命經費和準備活動地往往是日本,但孫中山則有在英國的生活經歷。對於孫中山而言,清朝的立憲派不可靠,其中很多人仍舊是舊勢力的代言人,所以有復辟的可能性,所以英美的資本主義民主體制(英國君主基本沒有實權)更有利於中國革命。

但租界和特權的存在依舊令中國大部分精英階層對英國表現出冷淡或排斥,因為過度接近英國有可能會被冠上賣國賊的稱號。在英國粗暴干預國民革命軍北伐後,革命軍於1926年收回漢口和九江英租界的事件令精英階層中的民族主義回潮,反英情緒高漲。

1943年,由於二戰期間中國國民政府與英美同屬反法西斯陣營,加上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後對歐美租界的侵略已經實際上把租界廢除了,二戰取得勝利後,英國順水推舟把在華特權取消,即使香港繼續由英國管治,這段時間亦淡化了反英情緒。

汪精衛政權

參加印度反英獨立運動大會的在滬印度僑民

抗日戰爭期間,作為日本傀儡國的汪精衛政權成立中華民族反英美協會,組織反英活動[20][21]。1942年9月11日,印度反英獨立運動大會在上海市靜安寺路跑馬廳召開[22]。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後攻占或接收的在華英租界也被交給汪精衛政權管理,實際上等同於交還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於戰後英國在國際事務上追隨美國,加上中國民眾對於外來侵略的痛恨,以及建國後廣泛宣揚的馬克思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批判,中國民間對英國的敵意明顯增加。

1967年英國對於香港左派暴動的鎮壓和中國官方在國內的宣傳引導導致中國民間反英情緒高漲,加上文化大革命的狂熱情緒,發生了火燒英國駐華辦事處的事件。中英關係跌入谷底。

改革開放後直到2013年前,由於對外部世界的認知發生轉變,加上經濟合作有利可圖以及出於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的考量,中國官方對英國的敵對情緒逐漸緩和。這一時期英國文化在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廣泛傳播,中國民眾對英國的認知因英國發達的經濟和福利而提升,英國的文化符號例如米字旗倫敦地標建築等出現在中國城市中。

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及港府的處置措施令英國認為中國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干預和摧毀香港的民主體制,因此英國提升了對香港反對派的支持,中國政府認為此舉表明英國粗暴干預中國內政,中英關係開始走下坡路。

2018-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中這種情況再次出現並更加惡化,中英關係進入不確定期。加上中方的戰狼外交和英國追隨美國放棄使用華為設備,兩國關係持續惡化,民間的反英情緒在政府的宣傳和引導下進一步高漲。2021年英國宣布將向南海爭議海域派遣軍艦後中英關係進一步惡化,反英情緒更加高漲。

參考文獻

  1. ^ 2014 BBC World Service poll[永久失效連結]
  2. ^ Argentina to see biggest anti-British protests for years.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3. ^ Anti-Brit Argies firebomb HSBC.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4. ^ Anti-British sentiment in India. Tourism of India. [2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5. ^ Jonathan Freedland, If this crisis can be overcome, think about the negotiations that matter, The Guardian, 4 April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4 November 2009
  6. ^ Ali Ansari, Why Iran is obsessed with the British wily fox, The Times, 25 June 20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4 November 2009
  7. ^ Tara Bahrampour, In Wake of Unrest, Britain Replacing U.S. as Iran's Great Satan, Washington Post, 17 July 20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4 November 2009
  8. ^ Conference on "Iran and British colonialism", March 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4 November 2009
  9. ^ 存档副本.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10. ^ 存档副本.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7). 
  11. ^ Why are the Brits so anti-Israel?. Jewishmag.com.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7). 
  12. ^ Rosenblum, Jonathan. UK Anti- Semitism. Aish.com. 2005-06-04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6). 
  13. ^ Liphshiz, Cnaan. Watchdog: British anti-Semitism doubled after Gaza war. Israel News. Haaretz.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3). 
  14. ^ British anti-Semitism. Israel Opinion. Ynetnews.com. 1995-06-20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15. ^ Watchdog: British anti-Semitism doubled after Gaza war - Haaretz - Israel News. [201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3). 
  16. ^ 16.0 16.1 存档副本. [201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17. ^ Why are the Brits so anti-Israel?. [201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7). 
  18. ^ UK Anti- Semitism. [201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6). 
  19. ^ 19.0 19.1 19.2 19.3 End British obsession with anti-Israel propaganda - Haaretz - Israel News. [201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8). 
  20. ^ 雷頤. 狭隘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进步的重要障碍. 澎湃新聞.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21. ^ 裴京漢.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2021-07-29]. ISBN 978-7-80190-14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6) (中文). 
  22. ^ 印度反英独立运动大会 | 上海年华. memory.library.sh.cn. [2021-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