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史公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史公珽(1302年—1348年),元朝學者、易學家,入元不仕。字搢叟,號蓬廬處士慶元府鄞縣人[1]

生平

出自宋朝門閥東錢湖史氏。家學淵源,自小學通諸子百家經史,精研《》理。文章引經據典、法則明晰,名重一時。在元朝不仕,隱居東錢湖畔數十年,以教書授學為業。在談論到南宋末年內閣故事和忠臣義士死節抗敵的歷史,必定會慷慨流涕[1]

家庭

今存文物《蓬廬處士史公墓誌銘》碑記載可知史公珽世係為[2]

有子史行可,登元末進士,明初洪武年間任山西按察副使[2][4]

代表著作

  • 《蓬廬稿》
  • 《易演義》,後有合為《蓬廬學易衍義》[5]
  • 《象數發揮》[1]

參考連結

  1. ^ 1.0 1.1 1.2 浙江名人詞典. 史公珽. 浙江檔案網. [2015年6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10日). 
  2. ^ 2.0 2.1 蓬廬處士史公墓誌銘. 史氏春秋. 2005-05-14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3. ^ 全宋文卷六九五〇. 宋. 
  4. ^ 《山西通志·卷七十八》:史行可進士洪武時任副使浙江鄞縣人。
  5. ^ 黃虞稷. 《千顷堂书目》.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