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鉞(1891年1月7日—1987年2月5日),原名柏丸,字擘黃福建侯官人,中國心理學家、翻譯家,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唐鉞早年曾在英華書院福州中等商業學校學習。1911年考入清華學校,1914年畢業。此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學習心理學與哲學。後又就讀於哈佛大學心理學系,1920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過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商務印書館哲學教育部主任編輯、國立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首任所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在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任心理學教授。此外,他還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市分會第一屆理事長,第二至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除了在心理學領域的貢獻之外,他還是著名的翻譯家,曾翻譯過許多西方哲學與心理學名著,包括康德《道德形上學探本》、約翰·密爾《功利主義》、威廉·詹姆士《心理學原理》、恩斯特·馬赫《感覺的分析》(與他人合譯)等。

參考文獻

  •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2. 
  • 唐钺. 北大譯網.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