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七女湖起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惠州七女湖起義發生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孫中山派人到廣東惠州七女湖(今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發動起義,以響應黃岡起義[1]

經過

七女湖起義浮雕,位於惠州中山公園內中山雕像的基座上

1906年,孫中山派同盟會員鄧子瑜由新加坡回國,策動惠州起義,以與潮州黃岡起義相呼應。鄧回惠州後,即聯絡三合會,進行軍事布置,計劃於歸善、博羅、龍門等地同時起事。[2]

1907年5月,黃岡革命軍猝起,惠州方面軍事布置尚未就緒。鄧子瑜聞訊,立派陳純、林旺、孫穩等集合部分會黨,於1907年6月2日在惠州府歸善縣七女湖(今汝湖)倉促舉義,奪取清軍防營槍械,擊斃巡勇及水師哨弁多人。6月5日,起義軍進攻泰尾,清軍聞風潰逃,起義軍乘勝連克三連、楊村等地。6月7日,起義軍攻占柏塘,將清軍槍械全部繳獲。旋分攻公莊、八子爺等地。「各鄉會黨紛紛來會,聲勢大震」。歸善博羅龍門各地紛起嚮應,隊伍增至200餘人。[2]

時清軍聚集在潮州黃岡一帶,惠州兵力空虛,起義軍二百餘人得以轉戰水口、橫瀝、三徑、蔗浦等地,所向克捷。6月12日,林旺率義軍五十人,在八子爺伏擊清軍管帶洪兆麟部,擊斃洪兆麟以下大部官兵。兩廣總督周馥電飭水師提督李准部由黃岡從海路馳援惠州;又令新會右營守備鍾子才率所部巡防營從陸路進援惠州。李部由汕頭至澳頭登陸。起義軍聲東擊西,堅持戰鬥十餘日,使清軍疲於奔命。[2]

後因黃岡起義軍已經失敗,惠州孤立無援,只得在梁化墟附近掩埋槍械,宣布解散,大部分人退入羅浮山山區。[2]

其後,鄧子瑜被香港華民政務司勒令離境,陳純逃亡香港,再轉赴南洋,孫隱則於1909年被清政府廣東當局殺害。

紀念

惠州市政府,在七女湖起義舊址,今惠城區汝湖鎮政府附近的上廟,樹立「七女湖起義舊址」紀念碑,背面刻有七女湖起義經過[3]

參考資料

  1. ^ 廣東惠州七女湖起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人民網
  2. ^ 2.0 2.1 2.2 2.3 《辛亥革命英烈譜》. 惠州七女湖起义. 辛亥革命紀念館.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台灣). [202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5). 
  3. ^ 500年古榕樹見證惠州七女湖起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