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多瑪與蛾摩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所多瑪(英語:Sodom希伯來語סדום‎,天主教漢譯索多瑪)和蛾摩拉(英語:Gomorrah希伯來語עמורה‎,天主教漢譯哈摩辣)是聖經所記載的兩個城市,經考古學家發現極可能位於約旦河東岸、死海以北的位置,首次出現在《希伯來聖經》。根據舊約及新約聖經描述,所多瑪跟蛾摩拉是兩座迦南地區的城市,城裡的居民違反了舊約聖經裡,耶和華摩西頒布的戒律,於是被大火摧毀。現代考古發現此事與青銅時代晩期崩潰有關。[1]

聖經中的記載

耶和華因為索多瑪與蛾摩拉的罪惡,要毀滅兩城,亞伯拉罕向他求情,耶和華答應,若在城中能找到十個義人,他就不毀那城。結果,耶和華所派的兩位天使一去,所見義人,唯有羅得一家,天使告訴羅得到山上避難,逃難時切不可回頭看,羅得的妻不遵神諭回頭看了一眼,化作鹽柱。

在《申命記》中,被天火所焚毀的除了索多瑪及蛾摩拉外,押瑪洗扁亦遭同運:「又看見遍地有硫磺,有鹽鹵,有火跡,沒有耕種,沒有出產,連草都不生長——好像耶和華在忿怒中所傾覆的索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一樣。[2]

二城位置

《聖經·創世記》14:2-3 中提到,索多瑪與蛾摩拉是摩押平原死海的東南面)五城中的兩個。該五城分別是索多瑪、蛾摩拉押瑪(Admah)、洗扁(Zeboim)和瑣珥(Zoar)。亞伯拉罕跟他的姪兒羅得分離時,羅得就選擇了約旦河平原上的城邑,往東遷移直到索多瑪,因為當時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較富庶的。

相關的語句

  • 『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創13:13)
  • 『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那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做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做什麼。」眾人說:「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做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只是那二人(天使)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並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創19:4-10)
  • 『他們行姦淫,做事虛妄,又堅固惡人的手,甚至無人回頭離開他的惡。他們在我面前都像所多瑪;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像蛾摩拉。』(耶23:14)
  • 『看哪,你妹妹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她和她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結16:49)
  • 『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那些隨肉身、縱污穢的情慾、輕慢主治之人的,更是如此。』(彼後2:6-10)
  • 『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英譯:strange flesh),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鑑戒』(猶1:7)

註:聖經引用中的翻譯源自中文和合本聖經。

《古蘭經》中的故事

伊斯蘭教中,易卜拉欣的侄子就是魯特(羅得),他也是個先知。根據《古蘭經》,魯特(羅得)作為先知被派到那裡警告索多瑪與蛾摩拉的居民,要求改變他們的行徑。這個故事出現在章節呼德〈古蘭經第11章〉;呼德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先知們被派出去警告他們的國家要只崇拜安拉,之後真主要懲罰這些國家。

索多瑪與蛾摩拉盛行不良的行為,真主派遣羅得前去教化他們(古蘭經 7:80-81;26:165-166)。羅得勸他們停止使真主不悅的罪行,但他們嘲笑他(29:29),威脅放逐他(7:82;26:167);羅得祈禱真主搭救他及其家屬(26:169)。

三位天使喬裝成少年的樣子,顯現在羅得前面。羅得很了解索多瑪居民的惡行,深怕不能保護他們;他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日子。」(古蘭經 11:77)居民前去捉拿三少年(54:37),他試著勸他們停止企圖強姦的行為,願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11:78;15:68-71)。但他們說:「你確實知道我們的慾望。」(11:79)

以下引文來自中文版的《古蘭經》:[3]

74.當畏懼離開易卜拉欣,而喜訊降臨他的時候,他為魯特的宗族而與我的眾使者爭論。
75.易卜拉欣確是寬仁的,確是慈悲的,確是悔悟的。
76.「易卜拉欣啊!你避開這爭論吧!你主的命令確已來臨了,不可抵禦的懲罰必定降臨他們。」
77.當我的眾使者來到魯特家的時候,他為使者們陷入難境,他無力保護他們,他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日子。」
78.他的宗族倉猝地到他的家裡來,他們向來是作惡的。他說:「我的宗族啊!這些是我的女兒,她們對於你們是更純潔的。你們應當敬畏真主,你們對於我的客人們不要使我丟臉。難道你們當中沒有一個精神健全的人嗎?」
79.他們說:「你確已知道我們對於你的女兒們沒有任何權利。你確實知道我們的欲望。」
80.他說:「但願我有能力抵抗你們,或退避到一個堅強的支柱。」
81.他們說:「魯特啊!我們確是你的主的使者,他們絕不能傷及你。你應當帶著你的家屬在五更出行——你們中的任何人都不要回頭看——但你的妻子除外,她將與他們同遭毀滅。他們約定的時間是早晨,難道早晨不是臨近的嗎?」
82.當我的命令降臨的時候,我使那個市鎮天翻地覆,我使預定的連續的陶石像雨點般地降落在他們身上。
83.那些陶石是在你的主那裡打上標記的,它並非遠離不義者的。

伊斯蘭教觀點中的羅得和《聖經》中的羅得最大的不同之初在於,聖經包含了羅得和他兩個女兒的性關係,這一點在伊斯蘭教中是被決然否認的。因為羅得被指為上帝的先知[4],在伊斯蘭教,先知絕對不會觸犯上帝的律法

以《聖經》中的所多瑪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 John Martin, 1852年.
紐倫堡編年史中的所多瑪與蛾摩拉事件, Hartmann Schedel, 1493年。
  • 繪畫
    • 索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 John Martin, 1852年.
    • 索多瑪與蛾摩拉事件, Hartmann Schedel, 1493年
  • 文學

延伸詞彙

因為《聖經》中對索多瑪「Sodom」的負面描寫,在英文中,由「Sodom」一字所生出的詞彙「sodomy」帶有貶義。在基督教中世紀的神學觀中,指非屬於神學自然法規範的性行為。大多用來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通常譯作貶義的「雞姦」。

違反中世紀基督教自然法神學觀的性用語還有Onanism。俄南(Onan)按聖經希伯來的習俗在哥哥死後,與兄嫂他瑪同房。不過俄南故意體外射精,不讓他瑪懷孕,耶和華認為這是惡,就讓俄南死了。Onanism因此成為手淫及性交中斷的代詞,日語也引進「オナニー」(Onani),作為手淫之意。

對兩個城市毀滅的其他解釋

探索頻道播出的《聖經的秘密—索多瑪與蛾摩拉》節目中[7],以科學角度(考古學天文學地質學)來研究並推測索多瑪與蛾摩拉為何毀滅。以下為其內容:

節目中說道,在前3123年6月29日清晨4點30分左右,有一枚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南歐阿爾卑斯山上空爆炸,造成碎屑進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後,並在死海地區降下大量隕石火球,造成死海周邊城市的毀滅。並在古城尼尼微遺址東方600哩處,發現了一件古蘇美文化的星相泥盤,此泥盤在18世紀出土,目前收藏於大英博物館。上面寫滿了楔形文字。泥盤上記錄了製作當晚的星相,天文學家與工程師幾乎能辨識出各星座;但有一未知圖形及楔形文字困擾著他們。大英博物館召集了一組專家解讀出來,文字的譯文為「發光物體急速飛過」。其由雙魚座方向穿過飛馬座,再由天鷹座墜落於地平線。經由推算此小行星延著阿登軌道行進,為阿登型小行星,該族小型星繞日軌道為金星與地球間,科學家利用火箭飛行軟體,計算當日地球自轉及該小行星運行軌道,計算出其並非直接撞上死海附近,而是撞擊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落在烏姆豪森歐瑟拉希谷一處叫柯佛Köfels,又譯科佛爾)的地方。但其並未直接撞擊地球,而是在山脈上方爆炸。其威力是核武的100倍,產生了砂石塵土混雜的蕈狀雲,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噴向數百哩的高空,瀰漫了整個地中海地區,估計這道煙柱有900公里高,接著大體積碎石再從高空中落下,與大氣層摩擦,產生了大量隕石、火球,落在離爆炸地點1500哩外的死海地區,使死海地區在1秒鐘,地表溫度飆高到攝氏400度,被火球直接砸到的人瞬間燃燒死亡,此次撞擊影響了全世界,大量煙塵覆蓋了整個大氣層,達數月之久。古氣候學家在南極洲中國西藏智利等冰層中找到撞擊證據。全世界在約5200年前,氣候遽變,許多地方短時間被冰封。原本富饒的中東化為沙漠

2021年9月20日, 科學報告雜誌刊登了在死海附近的最新考古成果[8]。考古團隊發現了一座3600年前 (約公元前1650年) 的古城遺蹟,毀滅於一場類似通古斯卡大爆炸的天災。計算機模擬推測當時一顆小行星在死海上空幾公里處爆炸,產生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地表溫度瞬間上升至2000攝氏度,古城裡無人能倖免。同時高溫氣化死海,產生巨量鹽蒸汽。鹽蒸汽降落之後,附近幾百平方公里內土地鹽鹼化,化為不毛之地,數百年無人棲息。該研究報導被認為可能對應「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尤其在舊約里描述羅德的妻子化為鹽柱,這可能對應當時從天而降的鹽蒸汽。2022年3月,另有一研究團隊發文[9]質疑了上述的研究成果,認為其文章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在該地有過地外天體的碰撞。

參見

其他歷史上瞬間被毀城市:

參考文獻

  1. ^ http://www.chineseapologetics.net/archaeology/Sodom-Gomorrah.htm
  2. ^ 參看申命記29:23。
  3. ^ USC-MSA Compendium of Muslim Texts.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4. ^ Qu'ran, 6:86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1-28.
  5. ^ 商周,台灣,2004年7月
  6. ^ 聯合文學,台灣
  7. ^ Biblical Mysteries Explained.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2). 
  8. ^ Bunch, Ted E.; LeCompte, Malcolm A. A Tunguska sized airburst destroyed Tall el-Hammam a Middle Bronze Age city in the Jordan Valley near the Dead Sea. Scientific Reports. 2021-09-20, 11. doi:10.1038/s41598-021-97778-3 (英語). 
  9. ^ Jaret, Steven J.; Harris, R. Scott. No mineralogic or geochemical evidence of impact at Tall el-Hammam, a Middle Bronze Age city in the Jordan Valley near the Dead Sea. Scientific Reports. 2022-03-25, 12. doi:10.1038/s41598-022-08216-x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