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以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以劻
個人資料
出生1912年7月2日
逝世2004年11月8日(2004歲—11—08)(9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國籍 中華民國(1912-1928)
 中華民國(1928-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2004)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職業職業軍人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時間1928年-1949年
軍階 中將

李以劻(1912年7月2日—2004年11月8日),廣東省電白縣坡心鎮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

生平

李以劻畢業於黃埔軍校二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陸軍步兵專校第一期[2][3]

1928年同在國民革命軍第十師軍官教導隊學習。其時李以劻也投身舅舅所在的教導營,開始其漫長的軍旅生涯 [4]

1932年隨十九路軍蔡廷鍇任侍從參謀,參加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福建事變時任蔡將軍警衛營長 [3]

1933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78師少校團附,第2路軍92師中校參謀、上校團長[2]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92師參謀處長、代理副師長兼參謀長,擔任過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級參謀、國民革命軍新編二十師少將師長,第27集團軍新編第20師代理師長,參加過台兒莊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 [2] [1]

1945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少將隊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官總隊副總隊長,國民政府參軍兼華東戰地視察官,國防部高參兼粵桂南區總指揮部參謀長[2]

1948年3月起任總統府戰地視察官,職務相當於「欽差大臣」,經常視察黃百韜邱清泉李彌劉汝明李延年等在前線的部 [2]

1949年時擔任第五軍中將副軍長兼獨立第50師師長,後又擔任第一二一軍中將軍長。同年李以劻在福州中國共產黨投誠,不久便進入俘虜營[1]

1960年,李以劻被特赦,擔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1]

1961年至1968年間,周恩來安排李以劻和末代皇帝溥儀等在北京順承郡王府全國政協委員會做文史專員。二人結下深厚友誼。李以劻在回憶錄里寫道,溥儀與他家住得很近,1964年至1966年三年中,兩家人每年春節都互拜新年。「街坊知道宣統來到我家拜年的消息,不少人以看李專員或李太太為名來我家,想看看『宣統皇帝』。溥儀禁不住哈哈大笑,引以為榮。這亦算一幕喜劇。」1967年,溥儀在「文革」中住院被斗,病情惡化,李以劻在旁陪伴多時。10月16日深夜,溥儀突然清醒起來對他說:「老李啊,你不能走呀!等我二弟溥傑來你才走呀!」次日溥儀辭世。李以劻和妻子、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和溥傑四人,一起把遺體送往八寶山火葬場[4]

1980年恢復投誠人員待遇[3]

1981年任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資料徵集組副組長[3]

1993年獲頒全國政協「榮譽證書」[3]

1995年被評為全國100名抗戰老戰士代表之一。曾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3]

上世紀70年代,李以劻舉家搬往香港。1997年7月1日,李以劻應邀出席香港交接儀式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4]

2004年11月8日,李以劻在北京病逝[1]

人物紀念

2015年9月20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暨《往事·南路抗戰》首發式在湛江開發區舉行。座談會結束後,記者採訪了專門從香港來湛出席此次會議的香港黃埔同學會理事長李龍生,聽他講述父親——廣東省高雷地區抗戰名將李以劻將軍的故事 [5]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李以劻. 中國政協文史館、中國文史出版社. 
  2. ^ 2.0 2.1 2.2 2.3 2.4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省軍區軍事志辦公室.廣東軍事人物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 ^ 3.0 3.1 3.2 3.3 3.4 3.5 呂東來.台兒莊大戰之黃埔師生錄.北京.團結出版社.
  4. ^ 4.0 4.1 4.2 逝者4·李以劻:他送了溥仪最后一程. 金羊網-新快報.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7). 
  5. ^ 血戰沙場殺敵寇 抗戰老兵不忘本.湛江晚報·數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