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智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0月12日) |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0年12月1日) |
個人資料 | |
---|---|
國籍 | 中華民國 |
出生 | 1904年 大清河北省天津府滄州徐官屯村 |
逝世 | 1972年(67—68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縣鳳山市(今高雄市鳳山區) |
母校 | 中央國術館 |
運動 | |
運動 | 武術 |
教練 | 陳玉山 |
現在執教 | 張文廣、蔣浩泉、康紹遠、溫敬銘、蘇昱彰等 |
師承 | |
---|---|
陳玉山 | 迷蹤拳 |
佟忠義 | 六合拳 |
傅萬祥 | 醉八仙拳 |
馬英圖 | 八極拳 |
學歷 | |
中央國術館教授班第一期 | |
經歷 | |
中央國術館教習 | |
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副教授 |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教官 | |
李元智(1904年—1972年1月24日),河北省滄州人,民國武術家,精通迷蹤拳、六合拳、八極拳等[1]。中央國術館草創期教員之一,長期任教於南京中央國術館、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今河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前身),來台後亦於軍中及民間進行國術教學[1]。
生平簡歷
李元智出生於河北省滄州一處農家中,自幼便勤勞吃苦,身體健壯。十歲便開始跟隨迷蹤門(別稱燕青拳)的陳玉山、醉拳的傅萬祥學習武術。十五歲投入時任直隸督軍的曹錕武術營中,三年後李元智升任為熱河鹽務局稽查隊長,專職查緝私鹽。他在一次外出時營區遭土匪縱火,究責時三人中兩人被槍決,李則幸得一位素未謀面的老人說情而獲釋[1]。
1927年,張之江在南京籌辦中央國術館(簡稱央館),公開招收武術教授班(即師資班)學員,李元智赴南京應試、入選[1]。在為期兩年的教授班後,李元智順利畢業並留在央館任教,為當時教員中最年輕的一位。隔年,二十六歲的李元智迎娶佟忠義之女佟佳宜。婚後的李元智先後在陸軍大學和中央司令部擔任教官,並在1933年出任央館教務處副處長、同時擔任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簡稱國體)的教師職,兩所機構的館長皆為張之江[1]。
在央館及國體任教期間,李元智曾向佟忠義學習六合拳、馬英圖學習八極拳[1],並編寫《梅花刀圖說》、《青萍劍圖解》、劈剌、拳擊、游泳等一系列講義[1]。
1943年,中日戰爭期間,三十九歲的李元智改在四川任教,抗戰結束後他回到天津[註 1]繼續擔任央館及國體教職。1948年受國共內戰影響,李前往漢口軍官學校任教官,隨著戰事輾轉遷至廣東、海南島。1950年3月,隨軍來臺的李元智在革命實踐研究院任教、並在隔年前往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繼續擔任教官,持續擔任武術教官,直至1959年才限齡退役轉為文職[1]。此後李元智前往臺北,於民間團體及中學教授武術。
1969年,李元智中風復發,病情嚴重使他不得不回鳳山養病,三年後於家中過世,享年六十九歲[1]。
逸聞
- 由於李元智前面已有兩位早夭的兄長,在他出生後母親將她過給和尚,並以紅布纏著褲帶將其套在李元智脖子上,每過一歲套一圈,直至十五歲為止[1]。
註解
- ^ 抗戰勝利後央館遷回南京,此處貌似是李維平女士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