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 (唐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泰
濮恭王
李姓
惠褒
封號宜都王→衛王→越王→魏王→順陽郡王→濮王
出生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年
逝世唐高宗永徽四年
653年1月20日(653歲—01—20)(33歲)
諡號

李泰(620年—653年1月20日[1]),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母長孫皇后。雅好文學,擅書法,工於草行[2],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畫鑑賞家[3]。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倍受寵愛,史載「寵冠諸王」,為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李泰好士愛文學,太宗就讓他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由於寵祿過驕,屢次遭到大臣的進諫阻擾。後因涉嫌與太子爭位,太宗為免眾子重蹈自己起兵奪位的覆轍,為了達到讓嫡子們共存,只好採取隔離政策,降封為順陽郡王,徙居均州之鄖鄉縣(今鄖縣),後進封濮王。高宗接位後,優惠有加,永徽三年(652年)死於鄖鄉。

生平

李泰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次子。他出生時,李世民還是秦王。620年,封宜都王,621年,封衛王,過繼為早夭的叔父衛懷王李玄霸的後嗣。李世民登基後,李泰歸宗。628年,改封越王、揚州大都督。631年,兼左武候大都督,633年,封鄜州大都督。634年,任雍州牧兼左武候大將軍。636年,改封魏王,領相州都督。貞觀十二年(638年),奏請撰《括地誌》,四年書成,修書五百五十卷。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失寵而和吏部尚書侯君集共謀刺殺李世民,準備政變,事敗之後被廢。李世民有意立李泰為太子,已經當李泰面許諾了,李泰也表態,自己將來身後將殺掉自己的兒子,傳位胞弟晉王李治,李世民很感動,但諫議大夫褚遂良卻指出李泰此言有悖常理,說:「過分寵愛李泰是造成李承乾之禍的根源,要立魏王,就先把晉王處置了吧。」而李世民卻不忍處置晉王,而長孫無忌等人也支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待群臣退朝後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說:「我三個兒子(指李承乾、李泰、李祐)一個弟弟(指李元昌)都做出這種(圖謀帝位的)事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甚至作取佩刀自刺狀,長孫無忌等上前抱持制止,奪下刀給李治,然後問李世民想立誰為儲,李世民說想立李治,長孫無忌當即表示奉詔,於是李治被立為太子。[4]

李泰對此並不知情,照常來見父皇,被囚於北苑,李世民下詔歷數李泰結黨奪嫡之過,罷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廢為東萊郡王、順陽郡王,遷均州鄖鄉。後來李世民說:「如果我立李泰為太子,等於說太子之位是可以通過經營得來的,這是給後世做示範。以後再有太子無道、藩王窺伺的,兩個都廢黜。」「如果立李泰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成;如果立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能保全。」647年,李泰被復封為濮王。

唐太宗駕崩後,繼位的唐高宗李治允許眾兄弟回京參加葬禮,但李泰不在此列。高宗在車服飲食方面予李泰以優待,允許他開府置僚屬。永徽三年十二月,李泰死於鄖鄉。唐高宗追封為太尉、雍州牧,諡號恭。子李欣嗣。

李泰著有《濮王泰集》二十卷,已失傳。

評價

蘇轍評唐太宗立太子:太子承乾既立十餘年,復寵魏王泰,使兄弟相傾。承乾既廢,晉王(李治),嫡子也,欲立泰,而使異日傳位晉王,疑不能決,至引佩刀自刺,大臣救之而止。父子之間,以愛故輕予奪至於如此。

作品

括地誌

括地誌》是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魏王李泰主編。全書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漢書·地理志》和顧野王《輿地誌》兩書編簒上的特點,創立了一種新的地理書體裁,為後來的《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開了先河。全書按貞觀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為單位,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等。徵引廣博,保存了許多六朝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原書字數無考,今留傳《括地誌輯校》四卷,約13萬字。

文集

李泰另有《濮王泰集》二十卷,現已失傳。《全唐文》有收錄他的一篇文章《請釋法恭為戒師書》[5]

芙蓉園

貞觀中,唐太宗把在長安城東南部,曲江南岸一帶的原隋朝離宮芙蓉園賜給了兒子李泰,此園「居地三十頃,大唐芙蓉園周回十七里」,園中「廣廈修廊,連亙屈曲,其地延袤爽塏,跨帶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綠被岡阜,東坂下有涼堂,堂東有臨水亭……」李泰去世後,高宗將此園賜給了太子,開元時唐玄宗作為御苑,這座御苑裡,水邊至南岸高地建有紫雲樓、彩霞亭等仙山樓閣般的宏偉宮殿群。唐代著名畫家李思訓之子李昭道有寫生圖畫傳世,宋人有變體摹本一併保存至今。[6][7]

都城之盛

貞觀中,唐太宗在東都洛陽「並坊地」以賜兒子李泰大宅,且在合併坊地後李泰的宅邸還是占了「東西盡一坊」之地,另有「瀦沼三百畝」,李泰為池,池與洛河之間,修建有堤以便人們來往,故名魏王池及魏王堤。魏王池與魏王堤古時被稱為「都城之盛」,是文人墨客的游賞聖地。特別是每年春天,這裡堤上楊柳依依,堤下河水清清,堤外湖水湖光水色,招來無數遊人。文人墨客在這裡賦詩詠嘆(唐代韓愈、白居易、韋莊、劉禹錫、宋代施宜生、梅堯臣、邵雍等均留下了不朽的詩篇),還在這裡舉行「修禊」等活動。古時以來,形成一種民俗,即在農曆三月上已日(魏以後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遊,以消除不祥。這就叫做「修禊」。魏王池與魏王堤,李泰因父親的寵愛而得,而如此勝景,又是因魏王李泰之名而聞名於世。[8][9][10]

三龕記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其次子魏王李泰在龍門山賓陽洞開鑿佛窟,為母求取冥福。於賓陽南洞正壁雕造了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彌陀佛高約8.20米,面相飽滿,額方頤豐,頸部刻橫紋二條,頭作高肉髻,刻波狀發紋。內著僧祗支,胸間束帶,外披雙領下垂袈裟。兩側侍立的二弟子高約5.80米,身披袈裟,雙手合十,神情謙恭。外側侍立的二菩薩高約6.50米,頭戴高花蔓冠,頸下戴項圈,身披披帛和聯珠紋瓔珞,下身著百褶長裙,身體呈直筒狀,立於蓮台上。

《伊闕佛龕碑》又名《三龕記》、《褚遂良碑》,是李泰貞觀十五年十一月在賓陽洞完成造像後鐫刻的發願文,碑文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丹,共計一千八百餘字。此碑現存洛陽龍門西山賓陽中洞和南洞之間,雖名為碑,實為摩崖刻石,通高約5.00米、寬1.90米,是龍門石窟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碑首上有蟠螭形浮雕,上有仿木結構的屋檐建築,正脊兩端配鴟尾,脊正中有迦陵頻伽鳥,龜跌座首已殘毀。關於該碑的記載,最早見於宋嘉佑六年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傳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明初拓本為最佳,拓工精緻、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餘字,1960年發現一宋代拓本,現均藏於北京圖書館

家庭

李泰妃閻婉(622-690年),工部尚書閻立德之女,育有二子:

  • 長子:李欣(633-685年?),字伯悅,嗣濮王、潁州刺史。
    • 孫:李嶠,嗣濮王,國子祭酒。
  • 次子:李徽(644-683年),字玄祺,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封順陽縣開國侯,永徽四年(653年),封新安郡王;永淳二年(683年)九月廿三日,死於鄖鄉縣,時年40歲,嗣聖元年(684年)三月十四日,遷葬於馬山。順陽縣開國侯、新安郡王。

家族墓

李泰家族墓地,位於湖北鄖縣城東1公里處的棒棰河西岸,唐代稱此為馬山,當地群眾俗稱此地為大李王墳、小李王墳。從已發掘的4座李唐王室家族墓群得知,墓主是李泰、閻婉、李欣、李徽。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李泰墓為磚室墓,由墓道、甬道小龕、墓室組成。1975年3月,湖北省博物館會同鄖陽地區及各縣文物幹部聯合對李泰墓進行發掘。發掘時,發現此墓已被盜過,本次發掘共出土各類文物442件。其中,陶器99件、瓷器9件、銀器13件、金器121件(重3102.35克)、玻璃器9件、石器7件、鐵器2件、珍珠2件、水晶珠2件、銅器178件以及殘存墓內壁畫若干幅。縣博物館收藏225件。省博物館收藏217件。其中,陶器42件、瓷器3件、銅器18件、銀器11件、金器121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陳列價值的文物品有陶俑、儀仗俑、樂隊俑、金獅子、墓志銘等。

閻婉墓位於李泰墓西北隅。墓葬形制為長斜坡墓道的磚室,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組成。出土文物共34件,其中陶瓷器2件。其餘為銀銅器和鐵器。銀下頜托、銅境、壁畫以及墓志銘,為研究唐代政治、文化提供了依據。

李欣墓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組成。此墓被盜2次,墓內大量積水,出土文物較少,主要有小銅馬鐙、鎏金小馬鐙、銅飾花片、石飾牌、白素珠、鎦金開元銅錢等。具有科研價值的主要是墓志銘和壁畫。

李徽墓為磚室墓,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組成。出土文物共82件,以陶瓷為主,次為銅器、鐵器、少部分金、銀、骨、蚌器。珍貴文物有三彩龍首杯、三彩瓶、三彩盂、三彩角杯、瓷硯、石熏、銀勺、鐵斧、陶甑以及墓志銘和壁畫。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76》,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080》,出自《新唐書

參考

  • 資治通鑑·唐紀十二》
  •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

注釋

  1. ^ 舊唐書:「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則生於618年,與長子李承乾同歲,現採用墓志銘為33歲,生年為620年(武德三年)。
  2. ^ 唐·張懷瓘《書斷列傳》:唐漢王元昌,神堯之子,善行書。諸王仲季並有能名,韓王、曹王亦其亞也。曹則妙於飛白,韓則工於草行。魏王、魯王亦韓王之倫也。
  3. ^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古今公私印記》:……唐朝魏王泰印。〔龜、益〕……已上諸印記千百年可為龜鏡
  4. ^ 《太平御覽》:又曰: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晉王,而限以非次,惶惑不決。乃御兩儀殿,群臣盡出,獨留長孫無忌及司空房玄齡、李勣,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心無聊。」因自投於床,抽佩刀欲自刺。無忌等驚懼,爭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晉王。無忌等請太宗所欲,報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謂晉王曰:「汝舅許汝也,汝宜拜謝。」晉王因下拜。太宗謂無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論何如?」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於是建立遂定。
  5. ^ 《全唐文》,卷九十九
  6. ^ 《太平御覽:居處部:園圃》
  7. ^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三》
  8. ^ 《新唐書:長寧公主傳》
  9. ^ 《河南志》
  10. ^ 《明一統志: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