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繼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繼儔
出生9世紀
唐朝
逝世924年1月26日
後唐潞州
職業晉國及其後身後唐將領

李繼儔(9世紀—924年1月26日[1]),五代十國時期晉國及其後身後唐將領,是晉王李存勖(後來的後唐莊宗)的養堂兄也是受尊敬的大將李嗣昭的長子。

生平

李繼儔生年不詳,僅知其弟李繼忠生於896年。父李嗣昭是晚唐大軍閥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養侄,母楊氏是李嗣昭的妻子,很善於理財,故李嗣昭家變得極富。據《李繼忠墓誌》,李嗣昭有八子,李繼儔為長子,有弟李繼韜李繼忠李繼達李繼能李繼襲李繼遠李繼鎔,其中李繼達、李繼鎔生母不詳,其餘六人都是楊氏所生。[2]楊夫人儲存的大量錢財對李嗣昭作戰有幫助,如天祐四年(907年)—五年(908年),時任晉王李克用(李克用死後由其子繼承人李存勖襲爵)麾下昭義節度使的李嗣昭被李克用的主要競爭對手後梁太祖朱全忠圍困於昭義軍部潞州,楊夫人的財物使他得以在被圍的情況下供養軍隊。[3]

十九年(922年),在李存勖命令下,李嗣昭率晉軍對抗張處瑾。張處瑾的父親張文禮先前領導針對李存勖盟友趙王王鎔的兵變,殺死王鎔,接管趙地,死後將地盤留給張處瑾。四月,李嗣昭在與趙國叛軍的一場戰鬥中喪生,李存勖命李嗣昭諸子護其喪車回晉都太原安葬。李繼能卻無視李存勖命令,聚集其父的數千昭義牙兵,擁喪車歸潞州。李存勖派弟弟李存渥追趕他們,重申李存勖之命。李繼能及其兄弟不但不遵李存勖之命,還想殺李存渥,李存渥逃回晉都。[2][4]

當時李繼儔任澤州刺史、檢校司徒,應在李嗣昭死後繼承軍鎮,也是李存勖中意的繼承人。但李繼儔為人懦弱,在苫廬守喪時,李繼韜趁機將他軟禁在其他房間,[5]上表李存勖稱士兵逼迫他為留後。李存勖面臨趙國叛軍、後梁和契丹帝國多線作戰,只得退讓,改昭義為安義以避李嗣昭諱,以李繼韜為留後。[2][3][4]

李繼韜投降後梁,後梁滅亡後重歸後唐,不久被莊宗誅殺。莊宗並殺李繼韜二子和與李繼韜同謀的李繼遠,命李繼儔權知潞州事。李繼儔占據李繼韜的家室及婢女、僕人、珍玩等,納妓妾,搜刮錢財享樂,莊宗召他還京師,他也不立即出發。李繼達見狀,稱次兄獲罪、兄弟、侄子四人被殺,而兄長卻無骨肉之情如此貪淫,引以為羞,無面目見人,生不如死,於是又著縗麻喪服率麾下百騎坐於戟門號召軍士一同造反,攻牙宅,派人入內斬殺李繼儔,[6]投首級於戟門內,隨即也敗死。[2][3]此時距李繼韜伏誅僅六天。[1]

冊府元龜》載同光年間李繼儔據潞州作亂被平定,誤。同光二年(924年)四月據潞州作亂者為牙將楊立

注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