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 (嘉靖丙戌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遂

大明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籍貫 江西南昌府豐城縣
諡號 襄敏
出生 弘治十七年甲子
逝世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
配偶 配賴氏,贈夫人;繼配晏氏,封夫人
親屬 (子)李栻李材、李樞
出身
  • 嘉靖元年壬午科舉人
  • 嘉靖五年丙戌科同進士出身

李遂(1504年—1566年),字邦良,號克齋,又號羅山,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明朝官員,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

生平

李遂博學多才,長於用兵。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江西鄉試舉人,嘉靖五年丙戌科進士。初授行人,升行人司司副,十年五月典四川鄉試,歷任刑部山東司郎中,調南京禮部祠祭司郎中,十三年九月忤首輔夏言,因事彈劾他與儀制司郎中張元孝二人,被逮下詔獄,謫湖州府同知,升任浙江衢州府知府[1]。二十年二月擢山東按察司蘇松兵備副使,遷福建布政司左參政,二十六年(1547年)冬升廣東按察使,進山東右布政使。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升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二十九年九月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專督薊鎮主客兵糧。三十二年十月丁父憂。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以原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兼巡撫鳳陽四府。防備倭寇。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倭寇侵犯揚州,李遂親自到泰州督戰,大勝。倭寇轉攻淮安,李遂在姚家盪率軍截擊,斬殺八百人,史稱淮揚大捷。以平倭寇功,升南京兵部右侍郎,三十九年五月升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不久再升本部左侍郎。四十年(1561年)五月李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四十四年十二月以疾乞致仕,四十五年十月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敏[2]

家族

曾祖李瓛,景泰二年進士,官四川按察司副使。祖父李與鎬,贈南兵部尚書;祖母林氏,旌表節婦。父李萬平(1471年-1553年),字惟衡,號茫湖,嘉靖十二年以季子遂貴封刑部山東司郎中,贈南京兵部尚書。母劉氏,封太宜人。兄李選,太學生;李逢,嘉靖八年進士,官德安府知府;李遠,河東鹽運司知事。

參考

  1. ^ 四庫全書本《浙江通志·卷119
  2. ^ 《江西通志》:李遂字邦良豐城人嘉靖進士授行人歴刑部郎中錦衣衛送盜十三人遂辨釋其餘抵一人罪調禮部忤宰臣夏言因事劾之下詔獄謫湖州同知遷衢州知府擢蘇松兵備副使遷廣東按察使進山東右布政使江洋多盜以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倭擾江北廷議請特設廵撫遂以故官撫鳯陽四府時淮陽四府倭寇歳復大水遂請餉增兵恤民節用次弟畫戰守計明年四月倭數百艘寇海門遂語諸將曰賊趨如臯其衆必合合則侵犯之路有三由泰州逼天長鳯泗陵寢驚矣由黃橋逼瓜儀以搖南都運道梗矣若從富安沿海東至廟灣則絶地也乃命副使劉景韶游擊邱升扼如臯而身馳泰州當其沖賊知如臯有備將犯泰州遂急檄景韶升遏賊連戰丁堰海安通州皆捷賊沿海東掠遂喜曰賊無能為矣令景韶升尾之而致賊於廟灣賊據險不出攻之月餘不克遂令景韶塞塹夷木壓壘陳火焚其舟賊乗夜雨潛遁江北倭悉平璽書奬勵賊駐崇明三沙者將犯陽州景韶戰連勝圍之劉莊㑹副總邱顯來援遂檄諸軍盡屬顯攻破其巢追奔白駒場時遂已遷南京兵部侍郎甫數月振武營軍變振武營者尚書張鏊募徤兒以御倭者也素驕悍以給餉逾期鼓譟圍督儲侍郎黃懋官署許犒十萬金乃稍定遂乃託病閉閣給免死劵以安之而密諭營將掩捕首惡二十五人系獄止誅叛卒三人餘戍邊衛未幾擢南京參贊尚書事奏調鎮武軍䕶陵寢一日㪚千人留都自是無患越四年以老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諡襄敏白志按尹洞山集所撰李遂墓誌與此所紀小有異同又羅念菴集載遂之父名萬平字惟衡以諸生終老所著有飢豹穴游桑榆諸稾今不傳。
  • 《中國將相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