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唇齒塞音
濁唇齒塞音 | |
---|---|
b̪ | |
IPA編號 | 102 408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b̪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062 U+032A |
X-SAMPA音標 | b_d |
ASCII音標 | b[ |
IPA盲文 |
濁唇齒塞音(voiced labiodental plosive)是輔音的一種,類似於濁雙唇塞音/b/,但發音時下唇與上排牙齒相接觸。它在國際音標中的符號是⟨b̪⟩。目前未知有將該音作為音素的語言,不過該音可作為同位異音出現在一些語言中,例如在南島語系的Sika語中,濁唇齒塞音是唇齒閃音⟨ⱱ⟩的同位異音。 db的連字⟨ȸ⟩偶爾也能見到,尤其是在班圖語中常見,但未被IPA認可。
特徵
濁唇齒塞音的特點有:
見於
語言 | 單詞 | IPA | 意義 | 注釋 | |
---|---|---|---|---|---|
丹麥語 | 標準方言[1] | véd | [b̪̆e̝ːˀð̠˕ˠ] | 知道 | 相當短;也被描述為[ʋ]的近似。一種罕見的變體是擦音[v]。[2] 參見丹麥語音系 |
Ibanag | bavi | [bab̪ᵛiː] | 豬/豬肉 | 輕微帶擦音;是/v/在一些老年使用者口語中的條件變體, 特別是沒有前牙的。 可能是閃音/ⱱ/。 | |
Sika[來源請求] | 在精確記音中是/ⱱ/的條件變體。 |
參見
- ^ Basbøll (2005),第27頁.
- ^ Basbøll (2005),第27, 66頁.